舅舅曹安民是這家影院的老板,所以早留了下場的票,用不著排隊等待。
從談話中得知,何卓從小受舅舅影響,對電影格外的喜好。經常拿著舅舅送的票混跡在各個映廳里,后來報考燕影導演系與其不無關系。
一部電影越火,影院越高興。
像何卓的《石頭》拿下1.3億票房,其中影院方占分賬票房的50~56%,約6500萬。
出現《星際俠侶》這樣的爆品,不僅所有巨幕場、3D場黃金時間全包了,2D場的排片比例也很高。
“影院的春天來了,國產電影的危機也來了。”舅舅在一旁說到。
好萊塢大制作進入內地,對從業者來說是好事,因為海外電影票房收益的80~85%都會留在國內。加上前期的宣傳費,其實比例更高。
對國內制片單位卻是一個挑戰,就如同一個桌子上的菜肴。一份是咸菜,一份是佛跳墻,差不多的價格。
誰都想吃佛跳墻,甚至有的人還會多點幾次。
說到底,技不如人怨不得誰。
何卓擔心嗎?
他一點不擔心,票房越高,說明電影市場越好。
同檔期的電影才會擔心。
總不會一年12個月,每個月都有一部票房十多億的海外大片上映。
前世也是在16年才達成年度票房前十全部破十億。
就算華影發行想賺這個錢,海外也沒那么多精品,更別說華影上面同不同意的事。
“哥,你一定要拍一部跟《星際俠侶》一樣的電影。”
“太壯觀了!”
“好看!”
劇情雖然簡單,說的就是在浩瀚的宇宙中,一顆星球遭遇入侵,一對情侶帶領星球土著抵抗入侵者的故事。
恢宏壯麗的場景,熱血的鏡頭,讓每一個觀影者的腎上腺素飆升。
《星際俠侶》首日票房3500萬!
次日票房4400萬!
第三天票房5700萬!
三天破億,成為國內最快破億的電影。
這些早于何卓沒了關系。
1月4日,卻有一個特別的人找上了門。
左賓奴服裝的經理。
那個拿出50萬贊助《瘋狂的石頭》電影的慈善家。
“你們公司還好吧?”何卓有些心虛的問到。
前世《瘋狂的石頭》弄垮班尼路的傳聞可不少,何卓怕對方是來找他報仇的。
張經理呵呵笑道:“最近還不錯。”
不錯?
這個時候還跟我嘴硬。
“張經理這次特意跑到蓉城來是?”
“何導,我就直說了。因為我們左賓奴贊助《瘋狂的石頭》……”
果然,來了。
該問責了!
贊助費給了,卻收獲了反效果。
任誰都不會開心。
何卓已經做好最壞的打算,在《人在囧途》免費給左賓奴插個廣告?
“銷售……大增!我們決定拿兩百萬贊助何導的新電影。”
看吧。
果然是來要贊助的!
等等……兩百萬?
“你剛剛說贊助費多少?”
“兩百萬!何導不滿意的話,我們可以繼續談。”
臥靠,還能繼續談?也就說還能往上加。
“能加多少?”
“額……”張經理一時語塞。這話讓他怎么接,哪有直接問能加多少的。“要不何導報個價?”
既然左賓奴沒有因為《石頭》虧損,他也就沒有內疚心理了,一切按商場上的來。
談判這樣的博弈,每一個細微的表情都很關鍵。他回想著曾經聽過的幾個談判技巧,琢磨自己應該怎么說。
誰都想為自己爭取更大的利益,何卓也一樣。思索片刻后,說了一個自以為合適的價格。
“兩百五十萬。”
張經理臉上有些為難。“這個……太高了。220萬,需要保證有一個主演鏡頭身穿左賓奴,并且提到品牌。”
對方為難就對了,對方猶豫就是有戲。好像是這么說的,何卓覺得自己勝券在握。
這對編劇出身的何卓來說簡單的很,不就加一個鏡頭的事。
制作成本才800萬,250萬贊助確實有點高。
何卓想了想,說道。“230萬,一人退一步,今天我們就簽合同。”
他想表現出爽快大氣的樣子,直接用簽合同來吸引對方。
明面上是一人退一步沒錯,可是步子大小有點不一樣。
何卓退20萬、張經理退30萬。
賺了。
張經理思索了片刻,直接爽快的答應了。還直接掏出了合同,送到何卓面前。“合同我已經帶來了,現在就簽吧。”
你不再思索久一點?表現得為難一點?
這么爽快,我心里有點難受啊。
完全沒有勝利的喜悅。
我剛剛忽略了什么?狗屁談判技巧,屁用沒有。
何卓哀怨的瞧了這小胖子一眼,應該堅持250萬的。
踏馬的,我就不適合談這玩意。
這個矮胖的張經理拿著簽好的合同樂呵呵地伸出手:“合作愉快。”
合作就是這樣,一方答應得太快,另一方就會懷疑是不是自己吃了虧。所以看到張經理肉臉上笑容,何卓的心情很不好。
強顏歡笑著握了下手,打發著張經理趕緊走。
張經理完全不在意何卓的態度。
《瘋狂的石頭》可是直接讓左賓奴服裝大爆,足足比上月銷量高了五成。
何卓可是左賓奴的福星,所以他們才會劇本都沒看,聽到消息急沖沖的找過來了。
……
何卓回到燕京,已經是1月8日。
《星際俠侶》首周電影票房已經出來了,7天2.7億。票房還在不斷上漲中,下周可能會更高。
同檔期羅令杰天王主演的《墨子》首周票房慘淡,七天收獲三千二萬,每日票房不斷下跌已注定虧本。
李幼清公司發行的《迷途》更慘,首周票房一千八百萬,票房曲線雖相對平穩,但也在每天下滑。
不過何卓已經沒心情關注這些。
因為今年的春節車票已開售,電影也要開機了。
《人在囧途》講的是春運期間李成功回家與牛耿討債的故事。
最佳的拍攝時間自然是在春運前后,電影里諸多場景才會有過年回家的氣氛。
何卓計算過,影片里從SJZ到長沙,場景一直在變化。
作為一個公路片還全部靠自己搭景,成本大了去。公司可沒這么多錢做費力不討好的事情。
特別是李成功與牛耿在商場的鏡頭,只能選擇過年前兩天拍攝。
好在所有場景選擇都由鄧飛帶領的導演組完成,不需要何卓親自去做。
這次的《人在囧途》的拍攝,還特意搞了個開機發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