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象棋入門與提高:象棋布局精要(升級版)
- 劉錦祺編著
- 1737字
- 2021-03-19 20:58:43
第二節 中炮局的常見應法
象棋的行棋方式是紅黑雙方交替行棋,紅方走出第一步棋以后,黑方必須做出應對。那么黑方常見的應對方法都有什么,雙方又會形成一個什么樣的典型陣勢呢?這是我們本節中要探討的主題。
當紅方第一步棋走炮二平五以后,黑方有多少種應法呢?
通常黑方有四種選擇:炮8平5、炮2平5、馬8進7、馬2進3。
1.黑方炮8平5形成順炮系列陣勢
如圖1-16,黑方應以炮8平5,雙方形成順炮布局。

順炮布局源遠流長,遠在宋代的《事林廣記》中就有兩則記載,而在明代《橘中秘》問世后,順炮布局已初具規模。由于順炮雙方爭奪的焦點趨于中心地帶,往往布局未幾即會展開緊張激烈的廝殺,因而備受攻殺型棋手的青睞。在眾多棋手的潛心挖掘和不斷探索下,該布局漸漸地由量的積累達到了質的飛躍,現已形成了順炮直車對橫車、順炮橫車對直車和順炮直車對緩開車三大體系。
(1)順炮直車對橫車
布局過程:
① 炮二平五 炮8平5
② 馬二進三 馬8進7
③ 車一平二 車9進1
(圖1-17)

第三回合中紅方先出右直車,而黑方則車9進1出橫車,形成了順炮直車對橫車的基本陣形。以后紅方可以選擇車二進六、兵三進一、馬八進七等應法。
(2)順炮橫車對直車
布局過程:
① 炮二平五 炮8平5
② 馬二進三 馬8進7
③ 車一進一(圖1-18)

第三回合紅方起橫車形成順炮橫車的陣形,黑方可以選擇車9平8出直車,也可以選擇馬2進3以后待機再走車9進1或車1進1。
(3)順炮直車對緩開車
布局過程:
① 炮二平五 炮8平5
② 馬二進三 馬8進7
③ 車一平二 卒7進1
(圖1-19)

紅方第三回合出直車以后,黑方選擇卒7進1搶先活通左馬,左車待機而動。形成典型的順炮直車對緩開車陣勢。以后紅方可以選擇馬八進七、兵七進一等應法。
2.黑方炮2平5形成列手炮系列陣勢
如圖1-20,黑方應以炮2平5形成列手炮布局,又叫逆手炮布局。具體可以分為大列手炮布局和小列手炮布局。

(1)大列手炮
布局過程:
① 炮二平五 炮2平5
② 馬二進三 馬8進9
③ 車一平二 車9平8
④ 馬八進九 馬2進3(圖1-21)

(2)小列手炮
布局過程:
① 炮二平五 炮2平5
② 馬二進三 馬8進7
③ 車一平二 車9平8
④ 馬八進七 馬2進3
(圖1-22)

3.黑方馬8進7系列陣勢
(1)中炮對屏風馬
布局過程:
① 炮二平五 馬8進7
② 馬二進三 車9平8
③ 車一平二 馬2進3
(圖1-23)

黑方雙馬正起,像一道屏風,故稱為屏風馬。對抗中炮最強最有彈性的防守性布局是屏風馬陣勢。中炮對屏風馬布局經過幾百年的演變,已經成熟。事實證明,中炮進攻性強,且可根據形勢發展演變為五六炮、五七炮、五八炮、五九炮,而屏風馬反彈力強,可應付所有中炮類布局,兩者勢均力敵。中炮對屏風馬布局類型包括:中炮急進中兵對屏風馬平炮兌車、中炮直橫車對屏風馬兩頭蛇、中炮七路馬對屏風馬雙炮過河、中炮過河車對屏風馬右炮過河、中炮過河車對屏風馬左馬盤河等。
(2)中炮對左炮封車
布局過程:
① 炮二平五 馬8進7
② 馬二進三 車9平8
③ 車一平二 炮8進4
(圖1-24)

黑方炮8進4左炮封車,壓縮紅方右車的活動空間,雙方易展開復雜的爭斗。以下紅方可以選擇兵七進一、兵三進一等應法。
4.黑方馬2進3系列陣勢
如圖1-25,黑方先跳右馬,陣形更富于變化,除可以演變成屏風馬陣形以外,還可以演變成反宮馬、單提馬等陣形。

(1)中炮對屏風馬
布局過程:
① 炮二平五 馬2進3
② 馬二進三 馬8進7
(圖1-26)

(2)中炮對反宮馬
布局過程:
① 炮二平五 馬2進3
② 馬二進三 炮8平6
③ 車一平二 馬8進7
(圖1-27)

細心的讀者可以看出來,黑方屏風馬之間“夾”了一個炮,這個陣形就稱為反宮馬,所以黑方陣勢又稱夾炮屏風馬。反宮馬利用士角炮對紅方馬八進七這步棋進行牽制,以延緩紅方的出子速度,贏得反擊時間,是其布局思想的一個基點。在舊的象棋理論中,反宮馬被認為由于士角炮對左馬(按照通行的行棋方向)的妨礙而削弱了中防,一直被當作“偏局”看待,直到20世紀60~70年代一代宗師胡榮華對其進行了重新的研究探索,并著《反宮馬專集》,反宮馬又重新成為象棋舞臺的主角之一,并在20世紀80~90年代得到很大發展,與屏風馬一起成為后手對抗中炮的兩大主流布局。
(3)中炮對單提馬
布局過程:
① 炮二平五 馬2進3
② 馬二進三 馬8進9
③ 車一平二(圖1-28)

黑方的馬2進3和馬8進9兩步棋形成單提馬的基本構架。古代多采用直車,反彈力欠佳。經過近代及現代的研究,現今多采用單提馬橫車對付中炮,反彈力較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