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孩子學整理:從收拾玩具到管理自己
- 螞小蟻
- 1735字
- 2021-02-07 18:11:18
書籍繪本
良好的閱讀習慣可以讓孩子受益一生,這是很多爸爸媽媽的共識。但如果家里的書籍繪本收納不當,可能反而會阻礙孩子養成閱讀習慣。
不同年齡段的孩子閱讀的書籍種類不同,自身閱讀能力也有差異,因此,書籍也需要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
小嬰兒的時候,一些撕不爛的布書、黑白彩色卡片、非常簡單的小繪本,可以采用和玩具類似的方式,直接裝在小型收納盒里。
等到孩子開始獨立閱讀之后,書籍收納按下面三個原則來做就可以了:
1.“正在讀”和“沒在讀”的分別收納;
2.書籍的分類擺放不宜過于整潔細致;
3.不過量購買,及時淘汰。
第一,“正在讀”和“沒在讀”的分別收納
希望孩子愛閱讀,就不能把他常看的書籍像成人的一樣全部整整齊齊塞在書柜里。對于孩子來說,只能看見書脊上的書名是沒有什么吸引力的,也不方便尋找。
童書繪本的封面都設計得非常有趣,采用展示型的繪本架,把漂亮的封面朝外擺放,孩子可以輕松挑選,有的時候只是無意路過,也會被吸引而駐足,拿出一兩本來翻閱一番。
但繪本架也有它的缺點,就是通常容量非常小。一個4~5層的繪本架也只能放30本左右的書籍,塞再多的話,又變得不好拿取了。
因此,我們可以將這兩種方法結合起來:準備一個繪本架,再準備一個小書柜(或者把爸爸媽媽大書柜的一部分空間空出來也可以)。
孩子可以獨立閱讀的、最近喜歡讀的,或者我們希望他多閱讀的書,展示式收納在繪本架上。
需要我們陪伴閱讀、最近不常讀,或者提前購買的超齡書籍,則直立收納到書柜當中去,由父母管理。為了方便拿取,可以在中間多擺放幾個書立,或者用幾個文件盒分區。
睡前親子共讀的書,可以裝在收納筐里,放在孩子的床頭。這部分書籍的數量不宜太多,只放當前正在看的就可以,書脊朝上,孩子也能自己挑選和查找。
這三類書籍,根據孩子閱讀的需求,定期進行置換。

小書裝在收納筐里

繪本架有利于展示書的封面

書柜里的書

睡前閱讀的書裝在收納筐里,孩子可以自己挑選

睡前讀物、獨立閱讀的書、備選讀物三類定期置換
第二,書籍的分類擺放不宜過于整潔細致
成人書柜通常會按照內容、作者、尺寸、色彩細致分類,看上去一絲不茍,但這樣的方法并不適合孩子。
小朋友們在拿書的時候喜歡隨拿隨放,過于細致的分類方式對他們來說太難記了,也很難維持。我遇到過一個客戶,因為希望兩個孩子多看書,在家里設置了七處書籍收納點,采用了非常復雜的分類方式。最后連家里的大人都記不清楚,更不用說孩子了,結果就是想看書的時候總是找不到,看完了也懶得放回去,家里到處都是散落的書籍。
我建議她把分類方式簡化,書籍收納點減少一半,明確各人的歸屬。這樣做之后,全家人都覺得輕松了許多,也并沒有影響到孩子閱讀的熱情。
書是自重比較大的物品,無論你把書本擺得多整齊,當你拿走一兩本之后,剩下的總會有那么幾本東倒西歪,我們自己都懶得去扶好,更何況孩子。
這樣的問題解決的方法就是:不用解決。
不要過分在意孩子的書籍放在書柜里是不是那么整齊劃一,只要不混入其他莫名其妙的雜物,書本身再怎么亂也亂不到哪里去。只要它們基本上都能被放回書柜里,就可以算是完成歸位了。
第三,不過量購買,及時淘汰
不管自己是不是個愛閱讀的人,許多爸爸媽媽都會給孩子購買各種各樣的書籍。我曾經在一個親子社群里,看到大家動輒以“百”為單位來團購孩子的書籍。給孩子買書是一件很容易沖動消費的事情,因為我們容易產生一個錯覺:“買了”等于“學會了”,覺得只要把各種書籍全都搬到家里,書上的知識就進入孩子的小腦袋里了。
有的父母每天都帶幾本書給孩子,自己卻拿不出十分鐘來陪伴孩子閱讀;看到獲得大獎和好評的童書繪本,不買就覺得孩子錯過了什么,卻不去分辨到底什么樣的內容適合孩子現在的年紀;家里幾百上千本繪本,也不區分到底哪些才是孩子近期常常閱讀的。

孩子的書籍并不是越多越好
買回來的書,有多少看完了?這一點如果連我們自己都感到慚愧,又如何去要求孩子呢?
把孩子的書整理一遍,那些不再適合他年紀的圖書,贈送給低齡的小朋友,或者直接舍棄。從現在起,當看到各種媒介向你推薦童書的時候,先問自己幾個問題:
“這是我希望孩子閱讀的嗎?”
“以孩子現在的能力,能看懂嗎?”
“以孩子的喜好,他會喜歡看嗎?”
“家里已經有類似的書了嗎?”
要知道,我們想要的從來不是整潔的書柜,而是越來越愛看書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