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田玉鑒定與收藏寶典
- 趙科鞅編著
- 543字
- 2020-11-21 17:25:51
前 言
“言念君子,溫其如玉”,古人以玉譬人,它溫潤雅致,剛柔并濟,表里如一,被視為君子的象征。
中華民族自古就有用玉、尊玉、愛玉、佩玉、藏玉的情懷,玉石成為美好事物與高尚品德的象征和代表,幾千年來不絕于史,并最終孕育出了中國特有的玉文化,深深影響了中國人的思想觀念,成為中國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凡玉,貴重者皆出于闐。”早在新石器時代,昆侖山下的先民們就發現了和田玉,兩千多年前張騫兩次出使西域,所走的“絲綢之路”,正是在古代“玉石之路”的基礎上拓展出來的。無論是神秘樸拙的史前玉器、凝重典雅的商周玉器、繁縟華麗的戰國玉器、浪漫豪放的漢代玉器、豐滿圓潤的唐代玉器、傳神清新的宋代玉器、豪邁粗獷的元代玉器、瑞麗多姿的明清玉器,均有著和田玉的身影。和田玉細膩溫潤,精光內斂,呈現凝脂般的含蓄光澤,給人一種剛中見柔的感覺。和田玉以其獨特的審美品質,成就了中國玉文化的豐富思想和精神內涵。
《和田玉鑒定與收藏寶典》系統全面而又重點突出地介紹了中國和田玉玉器的歷史演變、鑒賞與收藏的方法,撮真要者,以饗讀者。希望它的出版,能夠為和田玉的收藏愛好者提供幫助。
特別感謝中國著名鑒賞家、制片人,主編姚澤民先生對本書給予的指點和幫助,感謝廣大玉友的鼓勵和支持。書中不足之處,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趙科鞅
2019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