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趣說物理:改變世界的工程師
- 劉行光編著
- 1046字
- 2020-11-15 17:54:17
1.7 小職員的大發現
科學巨星愛因斯坦的盛名無人不知,他以超凡的智慧揭示了宇宙的基本規律,成為科學家中的佼佼者。有人說“愛因斯坦對于20世紀一如牛頓對于18世紀”。科學家朗之萬認為:“他也許比牛頓更偉大,因為他對科學的貢獻更深入到人類思想基本概念的結構中。”朗之萬所言主要體現在愛因斯坦對相對論的構建。

愛因斯坦
雖然現在一提愛因斯坦大家都知道,但在創立狹義相對論時的愛因斯坦卻只是個小職員。原來大學畢業后,愛因斯坦沒有立即找到工作,因為他是猶太籍出身,加上不修邊幅,很受人歧視。為了謀生,愛因斯坦向各地中學寫求職信,希望能找到一個教師的職位,但是沒有結果。1901年,愛因斯坦在大學同學的幫助下,被瑞士伯爾尼聯邦專利局聘用,作了三級技術鑒定員。專利局的職責是審核申請專利權的各種技術發明創造,這使愛因斯坦有機會接觸到許多最新的科學成就,從而促進了他對物理學方面的研究與探索。
1905年,愛因斯坦提出狹義相對論,建立了不同于牛頓體系的相對時空觀。狹義相對論有兩條基本原理。
第一條是相對性原理。早在16世紀末意大利物理學家伽利略就提出,物體的靜止和運動都是相對的。比如人們平時所說的物體的運動或靜止,總是指它相對于地球而言的。如果某人在行進中的火車里垂直向上拋出一個物體,它還是會落在某人手里,而并不會因為火車在運動而發生偏向。但是愛因斯坦通過對光的實驗,得出了更廣泛的結論:不但物體的運動和力的作用的規律如此,就是光、電磁波等的規律也是如此。
第二條是光速不變原理。愛因斯坦認為,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是一個不變的常數——30萬千米每秒。它和光源的運動速度沒有關系,和觀察者本身的運動速度也沒有關系。
根據狹義相對論這兩條基本原理,愛因斯坦推導出很有趣的現象,預言了一個奇妙的世界:在高速運動情況下,物體的長度會縮短,時鐘會變慢,即通常所說的“尺縮鐘慢”效應。1905年9月,愛因斯坦又根據狹義相對論預言,物體的質量會隨著運動速度的增加而增大,并推導出了著名的質量能量關系式,即E=mc2(能量=質量×光速2)。
知識加油站
狹義相對論被證實
狹義相對論提出的原理和推導出的具體結論,被后來的大量實驗所證實。1971年,美國飛行員海爾弗和凱爾丁把校好的銫原子鐘放在超聲速噴氣飛機上,分別向東和向西繞地球飛行一周后,返回地面與一直放在地面上的同樣的銫原子鐘比較讀數。比較的結果是:向東飛行的原子鐘慢了59毫微秒,向西飛行的原子鐘卻快了273毫微秒。除去各種干擾因素影響的誤差外,與狹義相對論的結論符合。如果飛機接近光速的話,那將完全與狹義相對論的結論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