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總承包項目EPCC協同管理與控制
- 顧祥柏編著
- 1264字
- 2020-11-15 17:52:52
第17章 資產關鍵程度評級程序
17.1 目的
確定項目組成部分供貨并安裝的設備與材料資產(如機械、設備、電氣、控制及儀表等)的關鍵程度的方法及責任方。
17.2 范圍
適用于在承包商實施項目詳細設計期間全部供貨范圍的所有單獨設備與組件。
17.3 關鍵程度
17.3.1 定義
單臺設備的關鍵程度等級是指該設備的設計復雜性及成熟度,生產及制造工藝的復雜性,操作條件的嚴格程度,操作過程中違反這些要求對安全、環境、生產連續性及項目投資的影響。
關鍵程度將作為確定設備可靠性及維護需求的檢驗要求。檢驗任務至少應該符合后面17.4節中注明的檢驗等級。對于17.4節中未列出的設備/材料,或者需要更嚴格的檢驗要求,承包商應該在關鍵程度評級報告中明確確認:①關鍵程度Ⅰ = 檢驗等級1;②關鍵程度Ⅱ=檢驗等級2;③關鍵程度Ⅲ=檢驗等級3;④關鍵程度Ⅳ、Ⅴ=檢驗等級4。
項目檢驗等級說明:①檢驗等級1:包括預檢驗會議、定期巡檢,根據預檢驗會議、批準的ITP確定的關鍵點,以及見證/停檢點要求,通常采用定期巡檢方式,見證主要試驗、審核所需的文件及簽發檢驗放行證書。根據ITP,需要常駐檢驗員繼續監督設備的設計與制造工作。②檢驗等級2:至少包括一次預檢驗會議,根據需要進行一次或多次監督巡檢;見證該類型設備數據中規定試驗的主要試驗;審核所需的文件;簽發檢驗放行證書。③檢驗等級3:裝運前的最終檢驗;簽發檢驗放行證書,以及包括見證主要試驗的檢驗工作。④檢驗等級4:承包商或業主不需要進行額外的檢驗。
可以根據選擇的設備供貨商在關鍵程度評級報告審核及批準之前調整檢驗等級。提升或降低檢驗等級必須有合理的理由,只有在獲得業主批準之后,方可改變檢驗等級。
17.3.2 說明
設備及材料的關鍵程度等級根據有關違反GEP的可能性及后果等因素,及其對產品及工藝流程相關因素的影響來確定。
確定設備及材料關鍵程度等級的目的是確定適用于每臺設備或組件質量的保證范圍。根據包括未達到要求的可能性及后果等問題,以及其對項目生產的產品及工藝因素的影響來確定設備及材料關鍵程度的等級。
評估資產時應該系統考慮下列因素:
17.3.3 職責
(1)專業工程師
如果需要根據后面17.4節中規定的參考評分在17.4節中的關鍵程度表填寫及記錄設備,在請購任何材料之前需要確定相關設備的關鍵程度等級。同時,還應填寫關鍵程度表,對設備的關鍵程度做出總體說明。
(2)項目經理
召集審核團隊召開設備關鍵程度等級審核會,最終確定設備的關鍵程度等級。
(3)審核團隊
審核并評估專業工程師提出的設備關鍵程度等級。審核團隊主要包括工藝代表、質量控制、采購及專業工程師。
17.3.4 評估關鍵程度等級
在評估關鍵程度等級的過程中,應該參考的文件包括:①設備清單;②適用的項目規定及數據表;③PEFS/PFS;④請購文件及附件;⑤項目進度計劃。
這些文件中包括的因素應該構成評估每臺設備關鍵程度等級的依據(見后面17.4節中的關鍵程度表-參考評分),同時需要考慮違反這些規定可能引發的嚴重后果。匯總評分結果,以確定設備的關鍵程度等級。
17.3.5 關鍵程度分級
關鍵程度應該劃分為五個等級,如表1-17-1所示。
表1-17-1 每臺設備的關鍵程度等級

17.4 樣表與模板
樣表與模板見電子版,下載地址見前言中的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