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隨著經濟的進步,書籍作為人類文明的階梯,記載人類的思想與情感,敘述并傳播著人類的文明進程。書籍設計是隨著書籍產生的歷史進程而逐步發展的,書籍設計經歷了原始古代到現代的發展過程,在不同的歷史階段,書籍的形態與材料的應用各具特色,為我們演繹了書籍形態的設計發展史,給我們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書籍設計藝術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具有自己獨特的民族風格和審美意識,因此我們應認真研究和探討中國古代書籍的設計形式與結構,探索傳統與現代書籍設計相融合的方法。現代書籍設計,不僅要賦予文字、圖形、色彩等設計元素以富有情感和內涵的藝術表現形式,還必須通過獨特的設計意識,使書籍內容與形式完美統一,提高人們的閱讀興趣,引領人們的審美觀念。經濟的騰飛和時代的進步使讀者的審美意識發生了深刻的轉變,為了適應這一轉變,書籍設計者應大膽更新觀念,創造嶄新的書籍形態與設計。如今計算機、網絡信息的迅速發展以及現代印刷裝訂技術的不斷發展,為書籍設計拓展了無限廣闊的表現空間,使現代書籍設計藝術出現了更加引人注目的設計風格和時代氣質,從而進一步提升了書籍的人文與審美價值。
本書集實用性、藝術性、欣賞性、創新性、學術性于一體,對書籍設計的歷史流變、基本特征以及書籍整體構成體系,版式編排設計,材料印刷工藝等內容進行了詳細而全面的闡述。在總體特點的把握方面,側重于書籍的視覺傳達設計,既有基礎理論、創意理念,又有經典案例和教學成果作品解析,圖文并茂,對學生研究書籍藝術,提高想象力和動手能力,具有較強的啟迪和指導作用。在每章的小節里特別設置“知識鏈接”這個專題板塊,通過掃描二維碼的方式來呈現。內容是結合當下學科前沿知識,兼顧理論的探索性、實際的操作性,從而提出學術性的探討,使本書不僅具有較大廣度的知識面,還有一定深度的學術性。
借此要特別感謝湖北大學藝術學院的領導、老師和同學們對本書編寫的大力支持和幫助。書中部分圖例是學生作品,雖然設計中有很多不足之處,但仍凝聚了我們的熱情與執著,閃爍著創意的光芒。
由于筆者的學識有限,難免有疏漏之處,懇請同行專家和廣大讀者給予指正和批評。特別希望廣大師生對本書的不足之處提出寶貴意見,以便今后在修訂工作中加以完善。
黃彥
2019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