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歷史故事連環(huán)畫(春秋戰(zhàn)國故事)
- 稚子文化編繪
- 995字
- 2020-11-20 11:01:04
晏子使楚

1.春秋時期,齊國有個大臣叫晏嬰,人們都尊稱他為“晏子”。晏子不僅才識超于常人,而且在各個諸侯國中也十分有名氣。因此,齊國當(dāng)時的絕大部分外交事務(wù)都由他來主管,朝中的大臣們都對他十分敬重。

2.一次,齊王派晏子出使楚國。當(dāng)時的楚國十分強大,想稱霸天下。齊王叮囑晏子,萬事都要謹(jǐn)慎小心。

3.楚王得知晏嬰要來楚國,對大臣們說道:“晏嬰身長不足五尺,卻聞名于各諸侯國,這次定要羞辱他一番,大家可有什么好主意?”

4.太宰心生一計,在楚王身旁附耳說了一會兒,楚王連連點頭,說道:“此計妙哉!妙哉!”

5.隨即,楚王令軍士們在東城門的旁邊另開一個小門,這小門剛好五尺高,其他人不知開這小門到底要做什么用。

6.這天,晏子一行人來到楚國國都郢(yǐng)城,可等了好久也不見有人開城門,便命趕車的人前去叫門。

7.守門人聞聲出現(xiàn),說道:“大王有令,今日不開城門,反正以晏相國的身材,走旁邊的小門也是綽綽有余的。”

8.晏子在車上正色道:“這是狗洞,只有出使狗國才從狗洞進入,而我出使的是楚國,怎能從狗洞進去呢?”

9.守門的官吏立刻派人將晏子的話轉(zhuǎn)告楚王,楚王只好下令打開城門,迎接晏子進城。

10.晏子拜見楚王,楚王見到他后,笑著問:“齊國是沒有人了嗎?為何派了你這等不起眼的人做使臣?”

11.晏子回道:“我國的規(guī)矩是訪上等之國派上等人,反之亦然。而我最矮最沒出息,所以就被派到這里來了。”

12.楚王聽了,只得暫時作罷。吃飯時,武士們押著犯人從堂前經(jīng)過。楚王故意問道:“他是哪兒的人?犯了何罪?”

13.武士告知是齊國人,是盜賊。楚王笑道:“齊國人是善于做盜賊嗎?”這一句話使楚國君臣哈哈大笑起來。

14.晏子站起來說道:“淮南橘到了淮北就變了口味,這是水土所致。齊國人在本國可安居,在楚國卻成了盜賊,也與水土有關(guān)吧!”

15.楚王沒想到晏子這么厲害,只得認(rèn)輸,對晏子說道:“我原想取笑大夫,沒想反倒被大夫給取笑了!”
人 物 點 擊

晏嬰
春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外交家。公元前556年,晏嬰(晏子)為上大夫,經(jīng)齊靈公、莊公和景公三朝,輔政長達(dá)五十年。他以獨特的政治遠(yuǎn)見、卓越的外交才能以及樸素的作風(fēng)贏得各諸侯的尊重。晏嬰具有高度的政治智慧,他總能恰到好處地實行勸諫,勸諫方式有時莊重嚴(yán)肅,有時滑稽可笑,是有名的賢臣。他的外交才能至今仍被人津津樂道,其中《晏子使楚》是家喻戶曉的故事。
注 釋
大夫:古代官職,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水土:土地表面的水和土;泛指自然環(huán)境和氣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