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歷史故事連環畫(宋朝故事)
- 稚子文化編繪
- 1167字
- 2020-11-19 18:16:30
李元昊建西夏

1.宋朝時,西夏主李德明同時向遼、宋稱臣,接受兩國封號。他的兒子李元昊(hào)智勇過人,李德明便立他為太子。宋仁宗時,李元昊想稱霸一方,他勸父親叛宋:“大丈夫不甘做宋朝的奴隸!”李德明沒有同意。

2.李元昊即位后,他對宋遼的封爵并不感興趣,而是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準備與宋朝對抗。

3.1034年,李元昊率西夏兵馬入侵宋朝環慶,燒殺掠奪,宋夏之間發生了邊境戰爭。

4.西夏兵帶著搶來的財物撤退,在半路遇到宋軍追擊,宋軍占領了后橋諸堡。李元昊借口報仇,再次發兵。

5.宋軍沒有防備,被西夏兵殺散。環慶都監齊宗距率人接應,半路遇到西夏兵,因寡不敵眾被俘。

6.李元昊知道自己現在還無力與宋廷對抗,便放回齊宗距,說是誤會。仁宗也無心征戰,便下達詔書撫慰。

7.李元昊接受封賞,穩住了宋朝,然后派大將蘇奴兒領兩萬多名士兵攻打與宋朝關系要好的吐蕃。

8.開始時,吐蕃(bō)首領唃(gū)廝啰率軍大敗西夏軍。但后來李元昊詐降成功,打得唃廝啰率殘部棄城而逃。

9.一年后,李元昊傳令西夏各部落首領來到大帳,共同商議不接受宋朝恩賞的辦法。

10.李元昊打算先不與宋朝決裂,而是向西開拓領土,眾首領點頭同意。李元昊起身拔劍,與眾首領歃血為誓。

11.隨后,李元昊調集兵馬,率軍進攻回鶻(hú),不到一年他便攻下了三州,占領了河西走廊。

12.回到靈州,部將野利仁榮勸李元昊建國自立,他精通漢族文化,主張按照西夏習俗以強兵為本,進行改革。

13.二人正在交談,靈州守衛綁了兩個漢人向李元昊報告,說他們在客棧墻上亂寫大王的名諱。

14.李元昊大怒,問道:“你們來我的都城,不知道避諱嗎?”二人說:“姓都能改,還在乎什么名字?”

15.野利仁榮忙附耳對李元昊說:“他們對宋朝賜姓有看法,應是對宋朝不滿,也許是可用的人才。”

16.李元昊馬上親自為他們松綁。原來這二人是宋朝的書生,屢試不中,聽說李元昊有所作為,便來投奔他。
17.這兩個人說李元昊是黨項舊族,應當擁兵自立,稱霸一方。這話說進了李元昊的心里,他很高興。

18.于是,李元昊下令推行黨項發式,廢除唐朝和宋朝賜的李姓和趙姓,改用黨項姓氏,擴建殿宇,為立國做準備。

19.1038年,李元昊建立大夏,稱皇帝,即夏景宗。他設立官職,建兵制和律令,擁有五十多萬兵力。
人 物 點 擊

李元昊
黨項族,祖先是北魏皇室鮮卑拓跋氏,遠祖拓跋思恭因在唐朝末年平叛有功,被賜姓李,李元昊的姓就是這樣來的。到了宋朝,其又被賜姓趙,所以又稱趙元昊。李元昊繼西平王之位后,放棄李姓和趙姓,自稱嵬名氏,后稱帝,國號大夏(史稱西夏),是西夏開國皇帝。李元昊稱帝后開疆拓土,勵精圖治,奠定了宋、遼、西夏三足鼎立的格局,不失為一代開國明君。但他晚年沉迷酒色、好大喜功,終被兒子所殺。
注 釋
吐蕃:古代藏族在青藏高原建立的政權,延續了兩百多年。吐蕃王朝是西藏歷史上第一個有明確史料記載的政權,它讓松散的青藏高原各部統一成一股強大的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