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歷史故事連環畫(宋朝故事)
- 稚子文化編繪
- 982字
- 2020-11-19 18:16:25
陳橋兵變

1.公元959年,周世宗柴榮親征北方,一路收復了很多失地。可是剛到固安時,世宗覺得身上忽冷忽熱,一病不起。這時,孫行友已經攻下了易州,押著敵將李在欽(qīn)來見世宗。世宗雖身體抱恙,如今也只能帶病升帳。

2.李在欽見到世宗,只求速死,氣得世宗喝令將他立刻斬首。盛怒之下,世宗頭暈目眩,病情更重了。

3.眾將都不敢勸世宗退兵,只有趙匡胤(yìn)說:“在此處逗留,不是良策。”于是他到世宗床前勸他退兵。

4.世宗信任趙匡胤,便同意退兵,令他調動兵馬。趙匡胤在雄州和霸州留了守將后,便和世宗一起回京城了。

5.回到京城,世宗升趙匡胤為殿前都點檢兼檢校太傅,手握全國兵權。世宗還立七歲的兒子宗訓為太子。

6.沒過多久,世宗病重不治,駕崩了。宰相范質等人尊奉宗訓為新帝,符氏為皇太后。

7.幼帝登基后,加封趙匡胤為歸德軍節度使,仍然做殿前都點檢,慕容延釗為副都點檢,二人來往密切。

8.960年正月初一,百官正在議事,定州和鎮州忽報北漢劉鈞與遼國兵馬入侵。符太后忙召范質等人商議對策。

9.隨后,符太后代幼帝傳旨:命趙匡胤為統帥,慕容延釗為先鋒。趙匡胤調來各地將領來京,隨軍北征。

10.過了幾天,趙匡胤率軍來到陳橋驛,在此扎營。指揮使苗訓在外面觀天象。他對楚昭輔說天象已現……

11.天象指示趙匡胤要做皇帝。一傳十、十傳百,節度使高懷德大聲說:“不如擁立都點檢為天子!”

12.趙匡胤的弟弟趙匡義、親信趙普與眾將商議計策,大家要立趙匡胤做皇帝才北征。

13.清晨,眾將士聚集在趙匡胤帳前,齊聲高呼“萬歲”,趙匡胤忙出來察看,高懷德馬上將黃袍披在他身上。

14.趙匡胤黃袍加身,在眾將的簇擁下上馬回京。前隊兵馬進城令眾官員出來迎接新天子登基。

15.朝中大臣沒有人敢不同意。趙匡胤登基,改國號為宋,百官加官晉爵,他就是宋朝的第一位皇帝。
人 物 點 擊

宋太祖趙匡胤
字元朗,五代至北宋初年的軍事家、武術家。“陳橋兵變”后,趙匡胤登基稱帝,改元“建隆”,改國號為“宋”,史稱“宋朝”“北宋”,他就是宋太祖,北宋的開國皇帝。
趙匡胤做皇帝后,聽取宰相趙普“先南后北”的建議,開始統一全國的大業,先后滅亡荊南、后蜀、南漢及南唐等南方割據政權,統一了全國的大部分地區。至此結束了唐末五代以來長達近七十年的藩鎮割據混戰局面,開創了一個相對和平安寧的時代。
注 釋
固安:位于華北平原北部,地理位置十分優越,古時有“天子腳下”之稱。
陳橋驛:位于今河南省新鄉市封丘縣東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