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旅行
- 重啟混元
- 青毓寒庭風(fēng)
- 3104字
- 2020-09-13 09:09:39
“得了吧,除了五一、十一這兩個小長假,一年到頭哪有時間啊,周末加班是常態(tài),過年小長假就連家里的親戚都走不完更別說其他的了。”聽到單梁的話,張振國有些抱怨的說道。“還是單梁好啊,每天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自由自在無人拘束。我要是沒有老婆,爹媽還同意,我早就上山來陪著單梁了。”
“你可以……”
“咳!各人有各人的緣法,哪能都一樣呢。”張鎮(zhèn)寶打斷了張方的話說道。張方被張鎮(zhèn)寶打斷了話語才想起什么訕訕的對單梁笑了笑以示歉意,單梁微笑搖頭表示不在意。
“其實你們也不必特意回避什么,那件事我已經(jīng)不再放在心上,都過去那么長時間了,不是說時間是撫慰心靈的特效藥,蘇珊的事已成為定局,那些都是過去式了。我現(xiàn)在在這清徽山上悠閑自在又不累,其實很開心,話說我這之所以上山,也是因為昏迷兩年早已與社會有些脫節(jié)我又不愿再融入社會,再說了,植物人這么大的坎我都過來了,還能有什么能擊倒我呢。這些啊都不是事,是事兩三句嘛。”看到兄弟們這樣的小心翼翼,單梁還是說出了心里話開解幾人。
“還是阿梁看得開,來,我們?yōu)榘⒘夯磉_的心胸干一杯。”
“干杯!”
吃完飯,單梁領(lǐng)著七人在山上轉(zhuǎn)了一圈,把心中對清徽山剩余的規(guī)劃說給他們聽,七人也搭手幫著單梁干了一些單梁一個人不太好干的活。
盤桓了一天,兄弟七人與單梁分別再次回到了喧鬧的都市,清徽山再次恢復(fù)了平靜,回憶著兄弟八人之間的種種,八人之間既是發(fā)小也是同學(xué),一起成長一起歡笑也一起面對青春的種種,八個人八種職業(yè),相互之間沒有利益糾纏只有感情的聯(lián)絡(luò),沒有對外人的面具只有各自的真性情。想到這里單梁不禁微笑起來或許這才是真感情吧。
回到山上處理完沒吃完的剩菜,把眾人拿來的東西歸置好又打掃完衛(wèi)生,干完活的單梁重新拿起道家典籍看了起來,同時心里不禁沉思起來:命、相、卜這三個體系自己算是完全入門,雖然不是很熟至少也能用上,醫(yī)體系是自己不感興趣的方面,山字體系到現(xiàn)在也沒有頭緒,只有呼吸吐納這樣的一個大路貨還不是很實用完全無法適應(yīng)現(xiàn)在的環(huán)境,效果微乎其微。
單梁不禁想到與王寧聊天時的話,尤其是破四舊時代,以往的單梁對于那個時代完全沒有感覺,只是聽父母說到時,或者看歷史書上記載時或者看到電視劇里對那段時期的片段時才會有那么一點點的感覺。直到現(xiàn)在單梁收集道家典籍時才會對那個時代有重新的認(rèn)識。
面對現(xiàn)在的情況,單梁不由得起了走動的心思,希望那些玄門圣地能夠帶給他一些驚喜吧。
說走就走,第二天,單梁安頓好山上的事務(wù),脫下練功服換上衣褲,鎖好門就回到了父母那里,在家里陪著父母呆幾天。父母對單梁的回來有些驚訝既埋怨又心疼,看到單梁身體恢復(fù)的不錯又有些欣慰,當(dāng)知道單梁的目的后全力支持。當(dāng)時單梁上山時單父單母就擔(dān)心單梁在山上不出來身體吃不消不說再有點自閉癥抑郁癥什么的,如今看到現(xiàn)在的單梁的樣子哪有不支持的,說不定單父單母心里還巴不得單梁能夠多出去走走恢復(fù)心情呢。
背上一個背包,裝上幾件常備的換洗衣物,不需要三五成群,煢煢孑立隨心而行,想走到哪就去哪,沒有跟團的緊迫和約束,就這樣單梁踏上了旅游尋訪的道路。在單梁的規(guī)劃里,本著就近原則所以第一站選在了泰山。
泰山位于魯省泰市,視為中華五岳之首,素有五岳獨尊之稱。關(guān)于泰山的神話傳說最著名的就是封神之戰(zhàn)后敕封的東岳大帝黃飛虎,以及深入人心的碧霞元君,圍繞著泰山呈輻射狀散布,香火不斷。當(dāng)然也是現(xiàn)在著名的5A級景區(qū),是不是景區(qū)單梁不在乎,他在乎的是能不能為他解惑。
當(dāng)來到泰山腳下的時候就連單梁都不得不說泰山不負五岳獨尊之名,給單梁的感覺就是厚重,只是當(dāng)單梁爬上山時就又有了一種感覺那就是人多,或許是泰山太有名了,所以每天慕名而來的人絡(luò)繹不絕。
單梁沒有去鼎鼎大名的南天門,而是轉(zhuǎn)道去了元君廟,結(jié)果是讓單梁失望的,元君廟里的是正兒八經(jīng)擁有道士證的道士,也僅僅是道士而不是修士,或許是已經(jīng)預(yù)料到這種情況,單梁倒也不氣餒,而是漫步于深山野林之中尋找那真正的修士,結(jié)果還是失望的,或許是泰山太有名了,所以沒有那孤觀野廟之流,所見都已成為了景區(qū),失望的單梁只能離開。
下一站,位于青市的嶗山。
嶗山,位于QD市東部是玄門名山。相傳自春秋戰(zhàn)國至秦漢時期,就有方士在嶗山餐霞修煉。后來全真道北七真涉足嶗山,邱處機三次來嶗山說法闡教,影響深遠。嗣后,北七真在嶗山各創(chuàng)宗派,爭建道觀,至明代達到鼎盛時期,遂有“九宮八觀七十二庵”之繁榮,使嶗山成為玄門全真天下第二叢林,如今為5A級景區(qū)。
嶗山給單梁的感覺還是相當(dāng)不錯的,這里玄門文化氛圍很是濃郁,太清宮、上清宮、明霞洞、太平宮等宮觀的主事人都是有道士證的在冊道士,一路走來經(jīng)常會聽到這些道士勸人向善的話語,單梁每次遇到這些道士都要上前攀談幾句,一圈下來單梁沒聽到有什么核心的東西,這些話單梁都在道家典籍上看到過,對此單梁不免還是有些失望。
下一站,位于晉省安西市的重陽宮。
南方主符篆,北方多內(nèi)丹,這基本上已成為隋唐以后直到現(xiàn)在道家修煉的一個地理位置的分布。二選其一,單梁更傾向于內(nèi)丹派,所以經(jīng)過蛇深思熟慮,單梁就把下一站定在了晉省重陽宮。
當(dāng)單梁乘車來到安西市路過一片群山時忽然心有所感看向那片延綿大山經(jīng)詢問才知那就是大名鼎鼎的終南山。終南山位于秦嶺中段是玄門全真派的發(fā)祥地,相傳老子曾在此處講道、煉丹,故終南山歷代多有隱士,一向有“代八百人”之說。想到這里,單梁檢查了下裝備見并不缺什么就在中途下車奔向終南山。
走在終南山中就連單梁都覺著這是一處適合隱居的天然福地,山林蔥郁水流潺潺還有宜人的氣候,怪不得是歷代隱士的首選之地。單梁不隨人而行也不走所謂的大路,只是任憑感覺帶路,走到哪就算哪。
走了一上午到了中午飯的時間單梁就吃著背包里的食物充饑,吃完飯收拾完用餐垃圾單梁一抬頭看到了不遠處的一座小山山頂上孤零零的坐落著一座用石頭壘砌的小道觀模樣的建筑物再想細看時卻看不到細節(jié)如何,此時單梁的心里就有一個聲音:去,快去。遵從心呼喚的單梁向那石頭道觀走去。
走到石頭道觀門前,看到門前掛有一塊木頭匾額上書“呂祖觀”,說是匾額其實也就是一塊木板,或許是時代久遠無人修繕,這塊匾額上布有大大小小的裂紋已是搖搖欲墜。推開木門眼前是一片院子,院子兩側(cè)有兩顆銀杏樹有一人環(huán)抱那么粗,院子里的房屋也是石頭壘砌充滿了古意。
“有人嗎?”單梁對著院子喊道。
“誰啊?”過了一會兒才有聲音從屋里傳來,隨著聲音而來的是一位老道推開房門顫顫巍巍地走了出來,這老道越有七八十歲的年紀(jì),面容枯槁身形削瘦穿著一件洗得泛白的藍色道袍,卻有著一股子不屬于這個年紀(jì)的精神氣兒。
“你好老人家,我是來終南山旅游的,不經(jīng)意間看到您的這間道觀,不知怎的就想來看看,實在是不請自來冒昧打擾了。”單梁說道。
“本道觀是清修之地,恕不接待。”老道面容嚴(yán)肅道。
“實在是打擾了,不知道怎么回事兒,就是心里特別想到您這里看看好像有什么事要發(fā)生似的,所以不請自來,這樣我馬上出去。”單梁說完就轉(zhuǎn)身準(zhǔn)備離開。
“心血來潮,小朋友,你不是普通游客吧。”聽到單梁的話老道低聲念叨了一句開口說道。
聽到老道的話單梁轉(zhuǎn)過頭來不好意思的說道:“我這幾年發(fā)生了一些事情心有所感下就想學(xué)人修行,這段時間以來我一直在尋訪有道真修,只是效果寥寥,這不今天本來想去重陽宮尋訪的路上看到終南山就一時心血來潮來到了這里。”單梁將來到這里的原因簡單說了一下。
聽完單梁的解釋老道有低聲念叨了一句,這句話單梁倒是聽清楚了:心血來潮,嘿心血來潮啊。老道念叨完面容有些緩和,說道:“進來吧。”說完轉(zhuǎn)身走進了屋子里。
單梁進到屋子里發(fā)現(xiàn)屋里的擺設(shè)非常簡單,只有兩個蒲團一個矮桌,桌上放著茶壺茶杯。
老道坐在一個蒲團上示意單梁去坐另一個蒲團,待單梁坐下后問道:“年紀(jì)輕輕的怎么想到修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