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坐論天下(2)
- 大秦之江山如畫
- 子妄
- 1997字
- 2020-10-23 19:42:50
我大周還有一個天子!
此刻,對于孟嘗君等人而言,中年漢子的話如同一塊大石投到了平靜的湖水之中,激起了千層浪!
當今之世,他們何曾想過這天下還是大周的天下,真正的貴族還是大周姬氏!這一刻,盡管他們心里明白周王室名存實亡。然而,他們依然無言以對!
誰敢在人前說大周的存在是個笑話?誰敢言當今天子不過是個茍延殘喘的老頭?
孟嘗君等人絕不敢如此說,他們的身份地位代表的是當今天下的一個諸侯國,在今天這種場合一旦落下話柄,等待他們的便是各國聯軍有足夠的理由兵臨城下!
因為周王室雖然縮居洛陽,茍延殘喘,代表的卻是天下正統!
天下諸侯即便強大無匹,卻是受大周冊封。盡管他們隨便派一支軍隊便能滅了大周,試問,誰敢?
此刻那名士子卻想不到這么多,在他的印象當中根本沒有周朝天子的存在。或許他是無知,又或許他是要在眾人面前表現自己,他此刻對著中年漢子諷刺地說道:
“可笑!鄉野匹夫不知天下大勢,請問,汝是在做夢嗎?汝是不是夢見武王正在伐紂?”
如此譏諷的話語使得孟嘗君等人聽來可笑之極,他們覺得眼前之人過于不知深淺、狂妄自大。
嬴政聞言更是眉頭緊皺,深沉的表情之下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然而,明白此中道理的畢竟是嬴政等少數人,在場大多數人依舊站在了士子一邊!
“哈哈哈!是也是也!武王正在伐紂著哩!”
“依在下之見,粗人就不要在這里妄談天下大勢了!不要耽誤我等的時間!”
“大周天子?莫不是那個身在洛陽整日渾渾噩噩的老頭?”
......
眾人的諷刺話一個比一個過分,這代表著大周已經徹底地失去了民心,終究逃不過“埋葬”的命運。
嬴政終于放下了心頭的一塊石頭。雖然這塊石頭不大,落在會用的人手里,依然致命!
“好了!諸位且先聽在下之言,七國君王既然配用此棺,周天子更是配用此棺的!在下心中,當世之人配用此青銅巨棺者就是這八人,諸位不要再爭了!”
嬴政打斷了眾人對中年漢子的冷嘲熱諷,此時已經很明了,在場的大多數人不認可周天子的地位,那么天下大多數人也應當是如此。
“既然先生都這樣說了,那就算周天子一位!”
先前的那名士子表情很不自然地說道,他的心中本是不愿意承認周天子的地位,不過嬴政既然這樣說了,他也不敢爭辯,畢竟想著要嬴政幫他寫一份推薦書入秦國為官呢!
嬴政對于那名士子不做理會,看了一眼眾人,接著問道:
“在下現在有三個問題請教諸位,既然天下最尊貴的人有八位!那么當今天下,諸子百家、七國之中誰的武學修為能當的天下第一?誰的才能學識當的天下第一?誰的驍勇善戰當的天下第一?”
這三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卻是可以論遍當今大能!
再者個人有個人對“天下第一”的看法,然而如果被在場的眾人指名道姓地點出來,那么肯定不會差到哪里去,嬴政若是與之相遇,也好有應對之策!
聽到這三個問題,眾人立即來了精神,甚至是孟嘗君與春申君也是眼眸一亮,不知道有沒有他們的位置呢?
“先生,這三個問題婦孺皆知,由在下來說吧!”
公子嘉在一旁突然說道,他一心要將鬼谷門生請入趙國,故此對于嬴政的問題很是積極。
“哦?公子請說!”嬴政沒想到公子嘉竟然率先要回答他的問題。
“嗯,這武學修為天下第一的當屬儒家亞圣子夏,才能學識第一的便是圣人鬼谷子先生,至于驍勇善戰稱天下第一的非我趙國李牧將軍莫屬!諸位覺得在下可有說錯?”
公子嘉說的自信滿滿,他眼神看向眾人,王室子弟的自信盡數顯露。
“公子所言,圣人鬼谷子才能學識天下第一無可厚非,儒家亞圣武學修為天下第一也說的過去。”人群中,一位劍客模樣的人走上前來,對著公子嘉幽幽地說道。
然而,正當公子嘉沾沾自喜的時候,那人卻是話題突轉:“至于公子所說驍勇善戰稱天下第一的是李牧,在下不認可!李牧有何建樹?在下認為驍勇善戰堪稱天下第一的應當是我魏國信陵君!大家都知道,信陵君曾經率領五國聯軍打敗強秦,戰功赫赫,有他在,諸侯誰也不敢謀我魏國!”
“天下第一就是如此簡單嗎?爾等說的除了圣人鬼谷子,哪個我也不認同!”又一人從人群中走了出來,語氣囂張,“依我看來,武學第一的是道家天機子李道然,傳聞中天機子道德經修煉圓滿,欲要尋老子而去!在下估計是要飛升成仙了!他不是第一,誰是第一?至于天下第一的驍勇善戰之人,在下認為是楚國大將項燕,此人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當聽到有人說驍勇善戰天下第一的是楚國項燕時,一旁的春申君臉上稍顯安慰,終于有一個是楚國的了。不對!天機子也是楚國人!
不管如何,天下第一楚國有兩個被提名,春申君還是無比高興地。轉眼看看臉拉的比驢臉還長的孟嘗君,他齊國一個沒有!心中真是舒坦啊!
“可笑!天下第一豈是爾等說了算的?”
這時,潛龍子商在一旁聽不下去了,這樣說,一千個人眼中還不有一千個天下第一?
嬴政聽見子商在一旁的嘲笑,明白子商此時心中肯定有很大的非議,說道:“子商先生有何高見,請先生不吝賜教!”
“鬼谷門生客氣了!我不過是聽不下去罷了,若非要說點什么,我認為論武學修為可論境界;才能學識可論成就影響;驍勇善戰自然便是以帶兵多少,有何傲人的戰績來評判。諸位以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