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媛入宮后,在她姑媽馮昭儀的悉心培養下,不但學會了讀書識字,更是對天下之勢了然于胸。
馮昭儀雖然身處后宮,不過問政事,但她是北燕皇裔,人脈旺,出手大方,對下人賞賜頗豐,故而在后宮之中深得人心。時有心腹太監向馮昭儀密報朝廷之事,陪伴在馮昭儀左右的馮媛對朝堂上的人事也悉數知之。
馮媛此時已然明白馮氏一門遭受夷滅三族之禍的真正原因,暗下決心要除掉權傾朝野的司徒崔浩。
原來,司徒崔浩雖然聰明過人,具治國的雄才大略,為人卻心胸狹窄,且喜聽他人奉承,喜歡收人賄賂。
馮崇、馮郎、馮邈三兄弟反出北燕投降北魏,便是崔浩之計。馮氏兄弟投奔北魏后,受到太武帝的重用。崔浩常對人說,馮氏兄弟不開竅,不知感恩于他,對馮氏兄弟不賄賂于他而大感不滿。
崔浩極力勸告太武帝拓跋燾要加大打擊佛教的力度,對佛教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以至于當時‘一境之內,無復沙門’,朝野間怨聲載道。馮朗任雍州刺史時,因為他篤信佛教,為西域高僧石頭陀在中土傳播佛教大開方便之門,這更是引起了崔浩的不滿,決定除掉馮氏兄弟。
時值北方柔然來犯,崔浩覺得機會到了,他舉薦馮邈領兵攻打柔然,更是保薦太武帝拓跋燾寵信的宦官中常侍宗愛為監軍,太武帝采納了崔浩的建議。
崔浩深知太監宗愛極度愛財,必勒索于馮邈,甚至于克扣軍餉中飽私囊。果然如崔浩所料,統兵的馮邈極為高傲,看不起諂媚的太監宗愛。
宗愛勒索不成,便心生歹意。馮邈自領中軍奮勇殺敵時,宗愛矯傳軍令,使得左右兩軍停滯不前,馮邈孤軍深入重圍。
外無救兵、內無糧草的馮邈堅持不投降,決心以身殉國??纱藭r宗愛已經回報太武帝,言道馮邈已經投敵。太武帝大怒,崔浩趁機進言,言道馮氏兄弟本為北燕宗親,不得已投魏,借領兵之機,勾結柔然,意圖滅魏復燕。
太武帝久不見馮邈軍報,暴怒之下,傳令太監宗愛領宿衛御林軍誅殺馮氏三族。消息傳到被圍的馮邈軍中,馮邈悲憤之余,不得已歸順了柔然。
崔浩獨掌大權后,企圖按照漢族的世家大族的傳統思想,整理、分別和規定氏族的高下,這也引起了鮮卑貴州的強烈不滿??纱藓莆倚形宜兀z毫沒把鮮卑貴族放在眼中,甚至得罪了太子拓跋晃。
崔浩曾推薦冀、定、相、幽、并五州之士數十人,每人都當郡守。太子拓跋晃對崔浩道:“先前征召的人,也是州郡官職的人選,在職已久,勤勞政事未見酬答?,F今可先補前番征召的人為郡縣守令,以新召的人代為郎吏。而且太守縣令治理百姓,應該派那些有經驗的人?!?
崔浩堅決不讓步,固執地派了那些新征召的人。只因太武帝拓跋燾深信崔浩,曾召集眾尚書,下令道:“日后凡屬軍國大計,你們不能決定的,都應先征詢崔浩的意見,然后再可實施’?!?,因此,太子拓跋晃也對崔浩無可奈何。
一天,馮媛在陪著太武帝皇孫拓濬讀書時,東宮博士管恬把朝廷之上崔浩頂撞太子拓跋晃的事說了出來,并言道:“高允曾說過‘崔公要遭殃了!堅持自己的錯誤,而要與太子爭個高低,這哪會有什么好結果?’”。
馮媛請教了管恬,這才知道了高允這個人,暗下決心,要把高允拉在自己身旁,作為日后執掌后宮甚至入主天下的得力幫手。
這天,又到了太子拓跋晃檢查兒子拓跋濬學業的時候了,馮媛暗下決心,以卑微的下人身份諫主,‘富貴險中求’,在太子面前露上一臉。
太子拓跋晃回到東宮后,來到拓跋濬的書房,見到拓跋濬不在練字而是在看野史,不由得心中大怒。
面對盛怒之下的父親,拓跋濬嚇得大氣也不敢吭一聲。馮媛突然對太子拓跋晃下跪道:“太子殿下請息怒,是我讓小殿下不要練字而習讀野史的?!?
拓跋晃見到一個小小的宮女竟然能指使自己兒子,且面對自己又不象其他下人那般惶恐,不由得暗暗稀奇。他沉著臉道:“大膽,一個小小的宮女,竟敢誤小殿下學業,來人,把這小宮女拉出去,交內務府嚴加責罰!”
左右剛應了一下,上前欲拉馮媛,馮媛卻鎮定地高聲道:“太子殿下,小女冒犯太子殿下,理應受到重責。人皆曰太子殿下仁厚,可否容小女申辯一二?”
拓跋晃大奇,喝退了左右。馮媛跪拜道:“太子殿下,您日后為我大魏皇帝,小殿下又為太武帝和您所愛,久后也必繼位治理天下?!?
“我聞太子殿下先師承司徒崔浩,而崔大人是我大魏書法第一人。太子殿下嚴令小殿下苦練書法,這必是崔大人之意。習書法者,文人也;治天下者,必具雄才大略,精通典史?!?
“我聞侍郎高允喜好文學,擔笈負書,千里求學。博通經史、天文、術數,尤其愛好《春秋公羊傳》,此等能臣方能教授大位繼承者。帝王之術,在于平衡。今崔浩獨攬朝綱,辱太子天威,固然是因為太武帝所倚重,也實為朝廷內缺乏才高八斗之人與之相抗?!?
“高允與崔浩雖為朋友,可遇事頗多爭執,況崔浩權傾天下,為人傲慢,與高允只是貌合神離。若太子殿下重用高允,則太子在朝堂之上必不為崔浩所制?!?
拓跋晃聽了馮媛之言,訝然地道:“你是何人?小小年齡,竟有如此見識?”
馮媛答道:“小女乃犯官馮朗之女馮媛,五年前得太子殿下恩準,把我交給姑媽左昭儀馮娘娘處置。左昭儀娘娘和小殿下乳母常娘娘教我讀書識字,命我為小殿下陪讀?!?
拓跋晃沉吟了半晌道:“濬兒,馮媛雖為女身,可具治理天下之才。從今以后,你切不可待之如下人。她為馮朗之女,則也是北燕皇室宗親,又是左昭儀之侄女,地位并不卑微。濬兒,你長大后,為父必作主讓你娶馮氏為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