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潁州起義
- 酒劍江湖行
- 客過江湖
- 2884字
- 2020-10-23 16:43:02
夕陽散去,夜幕降臨,夜,是一個完全跟晝不同的東西,就好比一個死人跟一個活人帶來的區別,除此之外,并無區別。
余浪騎著馬,繼續在大漠之中行走著,能夠在大漠之中行走的馬,并非普通尋常的馬,基本都能夠適應沙漠帶來的酷熱氣溫,因此這樣的馬自然價格不菲。
然而這樣一頭價格不菲的馬,卻被余浪給一劍斬斷了馬頭,這頭馬還沒有來得及發出哀鳴,就已經去了另外的世界,余浪就地生火,因為沙漠地帶白天溫度很高,而一旦到了晚上氣溫就會急速下降到有些冷,余浪借著火堆,就地做起了烤馬肉。
很快,四周空氣中就彌漫著一股烤肉香味兒,余浪就地蹲坐在沙上,圍著火堆,將龍牙劍插在身旁沙地里,拿起烤好的馬肉,大口吃起來。
回想起三天之前的事情,余浪的心中仍然有些涌動。
余浪的右手大拇指上戴著一枚黑色的戒指,而這枚戒指,就是余浪之所以放著大元帝國步軍將軍不做,且不惜背叛大元帝國的起因。
這一切,還得從三天之前說起。
三天之前,潁州城內將軍府。
大元帝國派遣來的五萬步軍駐守潁州已經有近一個星期,原因是在潁州城外爆發了以韓山童為首的農民起義,起義隊伍迅速壯大,大有一舉攻陷潁州之勢,因此朝廷便調重兵前來鎮壓,而這五萬步軍的統帥將軍,正是余浪。
潁州的將軍府中徹夜燈火通明,身穿盔甲戎裝的余浪正跟眾軍隊官員正在商議,如何一舉消滅城外的起義軍,以求達到皇帝陛下的快速反叛之求。
如果不能在一個星期內消滅掉這股起義軍,那么余浪跟他的五萬步軍就要接受軍法處置,以元順帝定下的軍規,不能按期完成軍令的將領,只有一個死字!
“我們來到潁州已經有一個星期了,起義軍之所以不敢進攻潁州,就是因為畏懼我們的實力,見他們一直城外活動密切,想必是在不停的召集人員增強實力,不如這樣,我倒是有一個辦法,能夠讓他們一舉兵敗。”
這個辦法是余浪的一個副將深思熟慮之后,才跟余浪等軍隊干部提出來的。
具體如下,先派遣一些軍士喬裝成附近的農民,連夜出城,以響應加入起義軍為名,找到起義軍的總部,然后通過信號彈聯絡,通知鎮守在潁州的軍隊前來,一舉打敗這股起義軍。
對于副將的這個提議,余浪自己也是有些看好,因為余浪深知這些起義軍成員全都是耕種的農民,并沒有受過什么軍事訓練,因此只要打亂他們的陣腳,就能讓他們樹倒猢猻散。
余浪親自挑選出了一百名步軍,喬裝打扮成農民的模樣,由自己的兩名副將各自率領五十人執行計劃,而余浪自己也是脫掉行軍打仗的盔甲,換上了一身灰袍,拿上了他的佩劍,騎著快馬,獨自一人出城,也參與這次的行動。
雖然余浪貴為將軍,但是他的行事風格一向獨來獨往。
余浪的劍跟他的人一樣名震朝堂江湖,他所佩之劍名叫——龍牙劍。
此劍雖然外表漆黑,看似普通尋常,但威力卻是令人膽寒,乃是由唐朝著名鑄劍師張鴉九所鑄造,劍如其名,如龍之牙,相傳唐王李世民夢中遇到一條張牙舞爪噴著火焰的黑龍,寓意不祥,因此請得張鴉九采當時最好之鍛造材料千年玄鐵,以最好的鍛造工藝,足足用了九九八十一天,龍牙劍這才騰空出世,相傳龍牙劍問世之際,還伴隨有龍嘯之音,響徹整個唐朝帝都。
而死在余浪的龍牙劍下之人,恐怕連余浪他自己都記不清楚了。
江湖之中有一個天下名劍榜,將天底下所有的名劍都排在上面,但卻未能將余浪的龍牙劍列在榜上,原因是余浪用龍牙劍殺了做這個天下名劍榜之人,因此才沒有龍牙劍的排名,至于余浪為什么要殺這個人,就不得而知。
但論實際來說,即使余浪的龍牙劍不在名劍榜上有排名,但是江湖上的人都深知,龍牙劍就是一把象征著絕對死亡之劍,其實力如果按照排名來算,至少也應該是名列前茅的存在。
這次的行動,余浪以江湖劍客的裝束出了潁州城,出城之后,絕大多數都是荒涼的區域,原本潁州一帶的沙漠地區并不多,因為近年來朝廷砍伐木材,廣建皇宮,才導致沙漠化的嚴重,原本就為數不少的農田,很快就被沙漠吞噬。
再加上現在又是夜間,更加難以看到人在這一帶活動,一眼望過去大片區域都是那么的死氣沉沉。
余浪的年紀為三十,少年時期加入了江湖上最為神秘強大的宗派——生死門,拜在生死門門主命天大師座下,收為關門弟子,修行生死門之中的死門劍技,以無情浪子劍的威名大震江湖,殺人如麻,快意江湖。
但是余浪后來卻讓人意外的加入了到大元帝國軍隊,成為了如今大元帝國五大步軍軍團之一的威沖軍團將軍。
余浪騎馬剛剛出了潁州,找尋起義軍的蹤跡沒多久,就看到了天空之中的信號彈,那是軍隊集結的信號,是他手下兩名副將才能使用的信號彈,這說明他們已經找到了起義軍的位置。
正當余浪思索之間,一名副將親自騎著馬趕到了余浪的面前,這名副將就是今晚提出喬裝打扮主動搜尋起義軍的,原來剛才的信號就是他發射的,他手下的軍士已經發現了韓山童的大本營所在地。
聽到這個消息,余浪馬上跟這名副將趕回潁州城,率領五萬步軍傾巢而出,往韓山童的起義軍大本營殺去,余浪也想一次性將這些起義軍給打散,盡快完成皇帝的軍令。
余浪在這名副將的帶領下,率領整個大軍以急行軍的速度,火速包圍了一座小山。
山上隨處可見的都是臨時搭建的帳篷,每頂帳篷里都燈火通明,大門口處高高掛起的旗幟上寫著一個大大的韓字,很明顯,這里就是韓山童起義軍的老巢。
然而有些出乎余浪的預料,這么大一個大本營,見到帝國派來鎮壓的軍隊到來,竟然沒有一個人出來迎戰。
正當余浪頗為驚訝之際,只見從山上下來一個中年人來,走到余浪等人的面前,笑瞇瞇的拱手對眾人說道∶“遠道而來皆是客,不知一下來這么多的客人,我韓山童這座小小的山丘之地,恐怕有些招待不周。”
余浪在畫像上見過這個人,他就是起義軍的首領韓山童。
“大膽逆賊,竟敢糾結民眾肆意造反,還不快快束手就擒!”
余浪身邊的一名副將拔出馬背上的軍劍,厲聲就要往韓山童沖去,但卻被余浪給伸手攔住,見此,韓山童微微一笑,指著余浪,道“想必你就是余浪余將軍,對吧?”
余浪沒有說話,一臉冷峻漠然的注視著韓山童,韓山童會意的彎彎腰,伸出一個請進的手勢,說道“那就請余將軍能夠屈身下馬,上這座山好好的觀察一番,如何?”
“怎么一個觀察法?”
余浪平淡的問,目光犀利的凝視著韓山童。
“西風里斷雁聲起訴今別離,江湖蕭蕭,恩怨了了無語。”
聽到韓山童的這句話,余浪的眉頭當即微蹙,似乎想到了一些事情。
韓山童察覺到余浪的這絲細微的變化,嘴角微揚道“請余將軍多考慮一下,親自上山一趟,我可以保證余將軍你在山上不會有任何的危險,我韓山童說話算數。”
“哦?你是反賊,我是朝廷軍人,你不覺得這是一件很可笑的事情?。”
“余將軍所言極是,只不過我相信余將軍你一定會下馬上山的。因為我相信,就在這座山上,有余將軍感興趣的,我這么做也是為了余將軍,不然的話我也不會一人來見余將軍的大軍。”
余浪沉默了幾秒后,跳下馬,往韓山童走去,他身后的兩名副將紛紛勸阻他不要去,但卻被余浪罷手表示勿言。
見余浪下馬跟自己走來,韓山童呵呵又笑了笑,自己邁動腳步走在余浪的前面帶路,將余浪給帶上了這座小山丘上,而余浪率領的整個步軍,也都紀律嚴明的停在原地等候命令。
余浪之前并不認識韓山童,只是在通緝畫像中見過他的樣子,但剛才卻從韓山童所說的那句話中,余浪想了一些事情,的確這一趟他應該要去。
韓山童這個起義軍首領似乎有些什么重要的事情想要告訴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