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孟蕭在患得患失的時候,在純陽峰,一座寬敞的大殿之中,純陽宗的宗主周玄清皺著眉頭聽著一個黑衣老者匯報這今天雜役弟子的比試的情況。
“宗主,今日我奉宗主之命,在純陽峰坐鎮,今年的雜役弟子的水平較之去年略有提升,想來是當年宗主決定讓門下弟子下山行走,降妖除魔,使得我純陽宗在世俗間名聲水漲船高,而且我宗在燕國地位日益穩固,希望加入我純陽宗之人也越開越多,所以弟子的質量也有所提高?!?
純陽宗的宗主周玄清面上表情沒有絲毫變化,仿佛這一切都在他的預料之中一般,也是!自從上一任宗主卸任,把宗主之位傳給周玄清之后,周玄清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原本隱士不出的修仙門派開始往世俗界滲透,甚至有意無意的讓弟子下山行走,斬妖除魔,宣揚純陽宗為玄門正統,數十年過去了,這純陽宗興旺更勝往昔,涌現出的人才也越愛越多。
“這次大考,有沒有什么可圈可點的人物?你說說看,都有誰!”
那黑衣老者聽到周玄清的問話,略微沉吟一下,然后開口說道:“這次大考還真有幾個有意思的家伙,第一位當然就是大燕的三皇子慕容康,練氣期的功法他只用了短短的兩年就修到了十重境界,要不是沒有筑基的功法,不一定現在修煉到何種地步呢!”
“哦?兩年時間練氣修到十重?之后就沒有繼續修煉?練氣十重和練氣十二重皆可筑基,而且修到十二重,反倒增加了些許的筑基難度,這慕容康如此修行,看來大燕國現在對修行之法還是挺熟稔的嘛!”
想到大燕把三皇子送入純陽宗的目的,周玄清眼光之中閃現一抹精光,這大燕如此積極的熟悉修仙之法,看來所圖非小,不過這修仙之道講究緣法,入門容易,不過想要有所成就就難如上青天,這慕容康現在看著不錯,周玄清修行這么久,見過的驚才絕艷的人物多的是,但是最終可以和現在的周玄清坐而論道之人卻并沒有幾人。
“除了這個大燕的皇子慕容康,還有什么有意思的人?”
“大燕的鎮遠侯、威遠侯以及黔國公的子嗣都很出彩,雖然不如慕容康,但是比尋常的雜役弟子強卻是強很多?!?
聽到黑衣老者的介紹,純陽宗的宗主周玄清先是一愣,隨后表情卻變的嚴肅起來,神情有些凝重的開口道:“以后安排比試之時,把他們這些公侯的子嗣放在一個演武場,哼~,這大燕是想要借著我純陽宗的規矩,滲透我純陽宗呀,我倒要看看,你們最終還能剩下幾人?除了這些大商貴族,還有其出彩的人么?”
“嗯!不過都是相對弱一些,不過在今日比斗之中有一人我有些看不懂!”
聽這個黑衣老者這么說,純陽宗的宗主頓時就產生了興趣,歪著頭看著老者道:“怎么還有連你這已經結成龍虎金丹之人都看不懂的雜役弟子?說說看?”
“是!”
“這人叫做孟蕭,我去查過這人的履歷,三年前修為煉氣期五重,參加大考之后,因為修為差強人意而落敗,隨后就在靈谷園中做事,后來因為發現了大長老的五色長鞭,然后稟報給了夏陽林,所以被分配到了紫云峰,這次參加大考之時,也不過是練氣七重的修為?!?
“煉氣期七重的修為?這又有何出彩的地方?難道是有什么特別的法寶?不對,煉氣期七重,不過是世俗武者一般的水平,不可能能驅使法寶對敵,難道是有什么特別武技?”
“宗主明鑒,這孟蕭居然在對敵之時,用普通的純陽宗的制式長劍,演化而出三尺的劍芒,這劍芒并非幻象,他的對手也是大燕貴族的庶子,卻被他無堅不摧的劍芒劈飛,要不是身上有珍寶白蟒內甲,那人應該就會被劈成兩瓣?!?
“三尺長的劍芒?”
聽到黑衣老者的敘述,純陽宗宗主周玄清的眼中異色一閃,三尺長的劍芒根本不應該是煉氣期能擁有的,這個叫做孟蕭的小子還真是有些手段。
“能不能看出,是不是那種一次性的秘術,或者是符箓一類的東西?他施展完這三尺長的劍芒之后,狀態如何?”
“狀態如何?”
黑衣老者做出一副努力回憶的樣子,半晌之后,黑衣老者才開口道:“狀態不錯,下山之時步履沉穩,不疾不徐,不像是使用秘法之后的樣子,至于符箓,估計不可能,凡是符箓沒有瞬發的,在余人對陣之時,使用符箓并不是明智之舉?!?
純陽宗的宗主周玄清輕輕的點了點頭,在大廳之中來回踱步片刻,才轉過頭看著黑衣老者,開口道:“去!找個人觀察那孟蕭的一舉一動,在大考期間,派人盯著他,我倒要看看他是真的天賦異稟,還是有人暗中相助?!?
“是!宗主,我這就去辦!”
黑衣老者朝周玄清拱了拱手之后,就轉身走開了,大廳之內,只留下周玄清一人,仰頭看著大廳之內唯一的一個牌位,喃喃的道:“玄陽弘法,道德全真,我這宗主是純陽宗的第九代,希望我不負師父囑托,在一個輪回之后,光大我純陽宗門。”
純陽宗的周玄清乃是純陽宗第九代宗主,是純陽宗得到玄字輩,上一次出現這一字之時,還是當年純陽真人第一代弟子才有,這時是純陽宗從無到有。而周玄清則是純陽宗“玄陽弘法,道德全真”八字一個輪回的第九代,正是純陽宗欣欣向榮,邁向另一個臺階之時。
當年純陽真人橫空出世,真是風華絕代,一把仙劍力壓當時燕、晉、趙、楚四國俊杰,在宇內無敵手之后,留下一脈傳承之后,破碎虛空,消失不見,也是純陽真人的經歷,讓四國修士有了除得道飛升之外,另一個修行的出路,那就是破碎虛空。修道一途入門為練氣十二重境界,其中到了第十重圓滿,就可以進行筑基,這里有一個捷徑,練氣十重可以筑基,此時筑基是最為簡單的,如果錯過這此筑基,就要等到練氣十二重才能筑基,這次筑基的難度是練氣十重的數倍不止,然而兩種筑基當時筑基成功的修士在神通和法術當年并沒有什么區別,這也導致練氣十一重和十二重的功法,很少有人修習。
筑基分前中后三重境界,每一重境界之間都有不小的差距,而在筑基圓滿之時,則可以凝結龍虎金丹,金丹九轉,每一轉都會對金丹進行一場淬煉,所以九品金丹乃是金丹之中的極品,同樣的金丹境界,九品金丹和一品金丹的實力差距卻是天壤之別,不僅如此,品級越高的金丹,裂丹成嬰的幾率就越高,也就是說要是一品到三品的金丹注定無緣元嬰大道。
而每一種品級的金丹成就的元嬰也是千差萬別,也正是所謂的一步落后,步步不如。而元嬰期也分前、中、后以及圓滿四重,元嬰期修到圓滿,天、地、人三花聚頂,就可以凝聚實質元神,也就算是進入了化神境界。
到了化神境界,可以元神顯化如實質一般,普通人根本看不出元神顯化出的人物和常人之間有何區別。而到達化身境界,可以附身外物,施展出種種詭異的神通,什么控制別人的身體對敵不過是其中一種尋常法術。
化神境界主要要凝結胸中五氣,人體內心、肝、腎、脾、肺對應五行之精華,五氣凝聚,形成一個輪回,達到五氣朝元地步,就算化身境界圓滿,所以化神分為五重,每凝聚一重,算是一個境界。
化神之上,也是三花聚頂五氣朝元的境界,到達這個境界之后,會有一個中微妙的感應,能感應到天劫的來臨,只要渡過雷劫,那么頭頂三花和胸中五氣交合,會形成一個攻防一體的神通,那就是慶云神通,頭頂三花屆時都會在慶云中開放,胸中五氣會在慶云之中形成五行輪回,神妙異常,這個境界被稱之為渡劫。
不過這天劫之下,兇險異常,能修煉到渡劫之人少之又少,然而要能渡過者,十不存一,天劫之下要么是強行扛過,要么利用法寶替劫,沒有其他辦法。
不過古往今來不乏聰明之人,有些人修到渡劫之時,在天劫來臨之時,主動兵解,放棄肉身,讓肉身承受天雷的轟擊,卻利用一種可以遮蔽天機的神木,隱匿元神,不泄露半分,在天雷把肉身轟擊成齏粉之后,再沒有歷劫之人的氣息,就會消失,這樣遁入神木的元神可以滯留世間,由于已經三花聚頂五氣朝元,一身神通并非化神修為能應對的,在世間稱呼這樣的修仙者為散仙。
不過這種散仙卻并非可以肆意妄為,逍遙天地之間,這世間自有天道平衡世間萬物,這種以散仙雖然能欺瞞天道一時,卻不能長期存在世間,每三百年會有一災,散仙一共經歷三災而不死,則就被天道認可,與渡過天劫修士一般,可以飛升上界。
這三災一曰“罡風”,罡風其利如刃,其銳如錐,透入門,一時三刻,穿音串諸骨節,直至涌泉,肢體發毛,一時解脫,化為羽絲,飄蕩無。乃此罡風,無能侵蝕。二曰“毒火”,這毒火從下而上,透入頂門,還攻臟腑,旁灼四肢,毛孔發際,一瞬息間,化為灰燼。乃此風火,均無所害,如是功能,亦可云至。
至于三災之中第三災卻從未聽說過,因為散仙至今還未有能歷經三災而幸存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