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又是一天過去,紫竹峰上的生活還是如同往常一般。林凡依舊是清晨早起,在廚房做好早飯,然后在辰時練劍,這樣的日子已經持續了數月,早成為了他的習慣。
晌午時分,吃過了午飯,林凡便又朝著藥堂走去,秦怡今日可是要考問他昨日所學的,不過他也不慌,關于那十種草藥的知識早已都記在了心里。
藥堂內還是一股濃郁的草藥味道,其中夾雜著翠竹的清香,如今更是被秦怡整理的十分干凈整潔,哪似之前那般,透著一股霉味兒不說還常年關著門,遠遠望去似乎都有了一股陰森之感。再看秦怡,自從有了林凡隨她學醫,她這臉上的笑容也是明顯比以往更多了一些。
林凡邁步走進藥堂,朝著秦怡行了一禮,說道:“師娘!我來了!”
秦怡聞聲點點頭,應道:“好!你且坐會兒!待我寫完這方子!”
關于草藥的辨識林凡才剛開始學,自然也看不懂秦怡的方子上寫的是為了醫治什么,只好在一旁等待,手中還拿著昨日秦怡給他的《神農百草經》,只是現在他卻也不好意思翻看,不然只怕待會兒秦怡要說他臨時抱佛腳了。
不多時,秦怡放下手中筆,拿著剛剛寫好的藥方抖了抖又吹了吹,似是要讓墨跡快些干,其上是一排排娟秀的字體,甚是好看,就算比起那當世書法名家也毫不遜色,都說醫者是半個書法家,這話用在秦怡身上實不為過,
秦怡拿著藥方又看了看,確認沒有什么問題,便將其放下,走到一旁的藥柜邊上,取了一張藥材紙,然后不斷的拉開一個個小抽屜,從中取了藥材放在紙上,即使不用戥子,每取一種藥的重量都是恰到好處,林凡在一旁看的不由得也是一陣羨慕,這才是真正的行醫之人。
秦怡一邊收拾藥材一邊問道:“昨日教給你的可都記住了?”
林凡聞言應道:“嗯!記住了!”
“好!先把神農本草經的概述背誦一遍給我聽聽!”
“是!”
林凡聞言應了一聲,隨后清了清嗓子,說道:“神農本草經,全書分三卷,載藥三百六十五種,共有植物藥材二百五十二種,動物藥材六十七種,礦物藥材四十六種,以三品分類,分上、中、下三品,其中上、中二品藥材各一百二十種,下品藥材一百二十五種……”
概述通篇不過幾百余字,不多時林凡便將其全部背完,倒是與書中所記分毫不差。
秦怡點點頭,又接著說道:“將昨日講給你的十株草藥的藥理藥性也背一遍!”
林凡點點頭,然后又是開口:“菖蒲,味辛溫,生石上,一寸九節。主風寒濕痹,咳逆上氣,開心孔,補五臟,通九竅,明耳目,出聲音。久服輕身,不忘不迷或延年。”
“鞠華,味苦平,又名節華,生川澤及田野。主風,頭眩腫痛,目欲脫,淚出,皮膚死肌,惡風濕痹。久服,利血氣,輕身,耐老延年。”
“人參,味甘微寒,三月九月采根,根有頭足手,面目如人。主補五臟,安精神,定魂魄,止驚悸,除邪氣,明目,開心益智。久服,輕身延年。一名人銜,一名鬼蓋,生山谷。”
……
一株株草藥的藥性藥理從林凡口中脫出,他也是越背越順口,樣子倒是像那教授學生的老先生一般開始搖頭晃腦起來,秦怡在一旁細細聽著,起初見他背的熟練并無錯漏,頗感欣慰,知他是下了一番功夫的,可后來看到他搖頭晃腦的模樣不由得也是一陣輕笑。
不久之后,林凡將十株草藥的藥性藥理背誦完畢,秦怡又考問了他一些細微之處,見他對答如流,理解通透,當下心中又是一陣欣喜,沒想到林凡一日所學所記竟要比其余幾人學醫時候花費三日功夫的效果還要好。
于是又是一個多時辰過去,在秦怡的細心教授下,林凡又學會了新的十種草藥的藥性藥理,之后秦怡告訴他隔日再行考問,便再次準許他去休息玩耍,林凡自然也是高興。
如此,日子一天天過去,轉眼便又是一月有余……
在這段時間里,林凡依舊是每日里早起,然后做飯練劍,之后看看蘇衡給他的指導修行的書籍,待到午飯過后便又隨秦怡學習醫藥知識,之后便陪著蘇婉靈四處玩耍,晚上又靜坐修煉。
林凡突破到第三層練氣境之后,體內的真氣已經能在經脈中按照大周天運轉,循環往復之間,一天比一天渾厚起來,而他的醫藥知識也同樣是一天比一天多了起來,雖然因為少年心性,偶爾也會有貪玩的時候沒有記住,可秦怡也并不責怪于他。
到如今,林凡已經能辨識近三百種藥材,更是熟知其藥性藥理,如此天賦,不僅是讓秦怡欣慰至極,更是讓其余幾人對他刮目相看,甚至蘇衡見他在大衍天玄心法的修煉上不僅沒有落下,醫藥知識也是進步神速,兩不耽誤,便也不再多說什么,只是叮囑他要鍥而不舍,繼續努力。
如今已經是十月下旬,天氣轉涼,雖然有十月金秋一說,可紫竹峰作為青云山脈七座最高峰之一,雖算不上高聳入云,可山上還是要比山下更冷了幾分。
正好昨日夜里才下過一場秋雨,空氣中盡是潮濕的泥土氣息,透著一股陰冷,日出之后,更使得水汽蒸騰,讓紫竹峰上的云霧也比往常要多了一些。
午飯后,林凡背著藥婁,在后山的山林里逛游,尋找著一味名叫“決明子”的草藥,因為《神農本草經》上的內容他已經基本學完,秦怡偶爾也會讓他幫忙去后山采摘一些草藥回來,而如今這季節,正是采摘決明子的好時候。
“呼!哈!”
雖然是晌午時分,可后山本屬山陰,山林密布,日光自然照射不透,林子里比起前山更顯得潮濕陰冷,饒是林凡修煉了這許久,也不禁感受到了幾分寒意,不由得哈了口氣,搓了搓手。
作為中原地區有名的靈山,青云山脈自然也是不乏諸多天才地寶,用于醫治普通病癥的草藥更是甚多,不多時,林凡的藥婁便被他采來的決明子裝的滿滿當當,看著自己被草植上的露水打濕,更沾染了不少泥土的衣衫,他不由得一聲苦笑,若不是有清身術這樣的小神通讓他施展,只怕是這衣服也不知道要洗多少次了。
(注:清身術,傳說此術乃是修真界一位奇人所創,為何稱其為奇人,因為此人“奇懶無比”,且不說道行有多么高深,這懶卻是無人能出其右,渾身臟兮兮,帶著一股怪味,所到之處人們唯恐避之不及,不料久而久之,竟是讓他創出了清身術這等便捷實用的小神通,他還編撰了一本名叫《奇門雜記》的書,上面記載了他自己創造的數種小神通,后來這本書在修真界廣為流傳,被制作了多份拓印版,因為簡單實用,各門派皆有收錄。)
身上的藥婁已經裝滿,林凡自然是沿著來路朝著前山行去,可未走多遠,忽聞幾聲悲鳴哀嚎遠遠傳來。
“嗚——嗚嗚——”
正在林間行走的林凡聞聲一怔,雖然他跟蘇婉靈經常捉弄后山的靈獸,可卻并沒有傷過它們絲毫,可聽如今這聲音,倒像是飽含痛苦之色,不由得停下腳步,四下打量,可此時四周山林中霧氣升騰,一時間也是找不到聲音的出處。
“嗚——”
又是一聲哀嚎傳來,林凡急忙尋聲走了過去,期間哀嚎悲鳴也是斷斷續續,這才讓他找到了聲音的主人,竟然是一只渾身毛發烏黑的小黑狗。
小家伙也不知為何與親人分離,流落在此處,它渾身都被雨水打濕,凍得瑟瑟發抖,后腿還卡在了石縫中,其上還有一道被劃開的傷口,鮮血將身邊的土地都染紅了一些。此時小家伙也是精神萎靡,若不救治只怕就要一命嗚呼了。
見此,林凡心中便是一軟,同情起來,竟然覺得它跟自己有幾分相像,當下決定將其救下。可小家伙見林凡走過來,這眼中先是一陣高興,后來又是戒備起來。
林凡看小黑狗眼神變化,笑罵道:“小東西!還挺機靈!都這樣了!還怕我害你不成?若是不管你,只怕你不過多久便要一命嗚呼了!”
“嗚嗚——”
聽聞林凡這么說,小家伙又是一陣悲鳴,眼神中的戒備之色隱去,似是聽懂了少年的話一般。
“滋啦——”
林凡先將它從石縫中解救出來,又將自己的衣衫撕下一大塊,給它擦拭了身上的雨水,又包扎了傷口,見其還是不能行走,便把它抱在懷里,想著將來等它傷好了,再放歸后山便是,若是它不走,便養在山上,應該也是很好。
不多時,林凡便走出后山,他背上背著藥婁,懷里抱著小黑狗,許是因為受傷了太過疲累,小家伙竟然是在林凡懷中睡了過去,睡夢中小舌頭還露出一點,粉嫩嫩的,加上它本身毛絨絨的像個圓球一般,看起來倒是有幾分可愛。
林凡進了藥堂,將藥婁放下,又請秦怡為小黑狗治療傷勢,秦怡笑罵他:“難不成你以為師娘我是獸醫不成?”惹得林凡一陣尷尬。
雖然嘴上這么說,秦怡還是動手醫治了一番,確定狗崽子沒有什么大問題了,林凡便抱著它回了自己的竹屋。
轉眼半月過去,小黑狗的傷勢也是好轉,整天跟在林凡身后,屁顛兒屁顛兒的倒是成了他忠實的小弟,不過小家伙很是機靈,也惹得眾人喜歡,甚至蘇衡閑來無事也會逗逗它。
小黑狗雖然機靈,可因為還未長成,毛發烏黑,光看那樣子更是有幾分憨憨傻傻,林凡便給它取名“二黑”,蘇婉靈笑話林凡取的名字太俗,可小黑狗倒是對這個名字應的歡快,也就這么定了下來。
自此,林凡多了一個跟班兒,而紫竹峰上也多了一張吃飯的嘴……
(注一:戥子:發音為děng,是古人發明的一種小型的秤,用來稱金、銀、藥品等分量小的東西,構造和原理跟桿秤相同,盛物體的部分是一個小盤子,最大單位是兩,小到分或厘,也作等子。)
(注二:文中關于神農本草經的描述出自《百科全書》所記,藥材的描述出自神農本草經上經草藥篇所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