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風雨欲來
- 大風行
- 澍先生
- 3073字
- 2020-10-13 00:38:18
八月十五日,正是闔家團圓的日子。
洛陽城西首陽山莊,樓氏祠堂內,樓耿年手持香燭居中而立,口中不斷禱告著什么,樓耿忠及樓耿義分侍兩旁,樓伯遠、樓仲遠兩兄弟及族中才俊十余人站立于三人身后,祠堂的院子中,數(shù)十人亦是肅穆而立,有遲暮老人,也有垂髫少年,原來皆是樓氏一門的男丁。
不多時樓耿年禱告完畢,眾人便一齊跪拜行禮。待得祭祖禮儀完成,樓耿年轉過身來,斂了殮面上的戚容,看了一眼樓伯遠,說道:“開始吧。”樓伯遠便向前走了兩步來到廊下,朝左右各施了一禮,向下面眾人拱了拱手,朗聲說道:“各位叔伯、兄弟,我樓氏一族傳承數(shù)十余年,人才輩出,這三年一度的族會,便是保證我族人才長盛不衰的重要法門,照老規(guī)矩,族會以交流比試為主,勝出者將成為親傳子弟,獲得參悟《五相道》的資格。現(xiàn)在,比試開始,希望各位都拿出自己的看家本事,不要在列祖列宗面前丟人。”說罷,下面樓氏族人便沸騰了起來。
原來,樓氏一門乃當世武林世家,數(shù)十年來在江湖上始終屹立不倒。想當年,樓氏一族出了一位武學奇才,名叫樓不凡,自創(chuàng)絕學《五相道》,憑一己之力,屠滅魔教四大護法,追殺魔教教主賀拔山三百余里,致使賀拔山不治身亡。從此,在中原為害多年的魔教銷聲匿跡,至今雖七十余載,魔教再無力踏足中原半步。
后來,樓不凡落足首陽山,建立首陽山莊,直到三十年前樓不凡仙逝,首陽山莊雖未開宗立派,卻也已隱隱成為江湖中的頂尖勢力。樓氏一族秉承祖上遺志,族中子弟多在江湖上行俠仗義、鋤強扶弱,三十余年來,首陽山莊雖未再有樓不凡那樣的絕頂高手,但在江湖中的威名卻不墜當年。這樓耿年便是樓不凡的后人,這一輩的首陽山莊莊主。族會更是首陽山莊的大事,屆時無論身在何處的樓氏子弟都會返回首陽山莊。
此時,早有人搬過來桌椅,樓耿年及樓耿忠、樓耿義三人端坐于廊下,滿面笑容的一邊品茶,一邊觀看下面年輕一輩。祠堂院子中,莊丁門來回穿梭,已經(jīng)在院中擺下了兵刃架,并用石灰在院中畫了一個直徑三丈的圓圈,作為比武場地,一條條長凳及茶桌也擺在了院子的四周。不停地有婦女和孩童走進來,三五成群的湊在一起聊著家常,孩子們更是得到了難得的放風機會追逐打鬧著。樓伯遠來到圓圈中央,安排族中《五相道》三重天高手坐于場地正前方,其他眾人坐于場地的兩側。待眾人安排妥當,樓伯遠便宣布比試開始。眾人一聽,立時摩拳擦掌起來,女人們也不再聊天了,聚精會神的關注著場地中央,孩子們也圍了過來。
眾人雖是躍躍欲試,卻無人上場,氣氛略顯尷尬之際,一人大咧咧來到場地中間,約莫三十來歲,卻是樓殿遠,樓殿遠先向林耿年三人施了一禮,轉身拱手向眾人道:“各位,本來我這點微末功夫見不得人,只是無人上場,我只好拋磚引玉,獻丑了,只盼哪位兄弟上來把我打趴下,我就算完成任務了。”眾人一聽,哄笑起來。左手邊走出一人,說道:“兄長,小弟來領教一下你的拳腳,你可要手下留情。”樓殿遠哈哈一笑,道:“在遠兄弟呀,聽聞你拳腳功夫不弱,哥哥我倒要領教了。”原來這樓在遠卻是聰明之人,知道樓殿遠刀法了得,想他拳腳功夫應該平常,而他自己最擅長拳腳,所以想用拳腳勝了樓殿遠,贏下一陣來。樓在遠道:“小弟慚愧了!”說罷,身形一晃,右手一拳直沖向樓殿遠胸口,同時左手成掌,斜下方揮向林殿遠下顎處。樓殿遠叫了聲“好掌法”,身子一閃,躲了過去。樓在遠面露驚愕,轉身連出三掌,分擊樓殿遠面門,胸口及小腹。只見樓殿遠身子順勢向后一倒,同時伸出左腳。樓在遠一愣,發(fā)現(xiàn)一只腳在自己的襠部晃了晃,再看到笑嘻嘻的樓殿遠,知道自己已經(jīng)落敗了,臉上一紅,拱手下場了。
樓殿遠一個鯉魚打挺站了起來,拱手笑道:“看看,我這一不小心摔了一跤,怎么還贏了?慚愧,慚愧。”眾人知他生性詼諧,不由都笑了起來。樓耿年不住點頭,心想:“殿遠只怕也快要突破三重天了。”樓殿遠見到,不由心中得意。忽聽背后一人說道:“殿遠兄長,請賜教。”他回頭一看,卻是一名族中兄弟已然登臺了,暗道:“慚愧,得意忘形了。”于是二人又斗在一處,十幾個回個過去,樓殿遠一招“橫掃千軍”擊敗對手,又勝了一局。就這樣,樓殿遠連勝三局得意洋洋的下場了。
此后,不斷有人上場,有比斗兵刃的,有比斗拳腳的,有人勝出,有人落敗。很快就到了午后,比試都結束了。樓耿年及樓耿忠、樓耿義經(jīng)過商議,選出了五名親傳子弟,五人自是不勝歡喜,其余人則悻悻散去了。
樓耿年率眾人來到正廳,從懷中取出一本薄薄的冊子,封面上書《五相道》三個大字。一眾新進親傳子弟都知《五相道》乃樓氏秘籍重寶,博大精深,雖然族中子弟皆在修習,但也只是由族中長輩根據(jù)個人進度口頭傳授,只有成為《五相道》三重天高手或親傳子弟才有每月參悟一次的資格。不想今日終于得見,卻只有這樣薄薄的十余頁,不由得有些失望,但想到先祖不凡公,當今僅憑這門絕學便縱橫江湖,無人能敵,又都心潮澎湃起來。
樓耿年道:“這《五相道》秘籍之于我首陽山莊的淵源想必你等都是知曉的。”眾人鄭重點頭。樓耿年又道:“然而,這門絕學雖是先祖所創(chuàng),然而自先祖以后,族中卻無人能將此功法修煉到先祖那樣九重天的高度。即便我浸淫《五相道》六十余年,也只達到五重天。皆因此功法極難修煉,而修煉過程又極其危險,稍有差池便會走火入魔,形神俱滅。你等切不可一心求快冒進。”說罷,便把《五相道》功法的修煉口訣傳于眾人,待眾人都牢記于心中了,樓耿年又指導眾人依照秘籍中的功法運行圖演練起來。
天色漸晚,那一輪圓月卻未能如期而至。黑云籠罩天際,似乎要壓垮洛陽城這屹立百年的城墻。眼見城門就要關閉了,一飚人馬從洛陽城西門疾馳而出,為首的是個神情凝重的中年武官,緊隨其后的是數(shù)十余名勁裝騎兵,一行人打馬揚鞭向西而去。
首陽山莊絲毫沒有受到這壓抑天氣的影響,一陣陣歡聲笑語間不斷從山莊內傳了出來。樓耿年及樓耿忠、樓耿義正在廳中談話,這時,門外傳來一陣垂髫少年的嬉笑聲,隨即一個約有七八歲年齡的少年跑進房中,沖入居中而坐的樓耿年懷中叫道:“阿爺......”,不待少年一句話說完,樓耿年喝道:“云兒,無禮!”少年伸了一下舌頭,連忙后退一步,向三人深施一禮,旋即說道:“見過爺爺,見過二爺,見過三爺。爺爺,我爹爹回來了嗎?”林耿年呵呵笑了一聲,伸手將少年抱坐在自己膝蓋上,說道:“快了,快了。”叫云兒的少年面露喜色,說道:“爺爺,我也要練《五相道》,以后向大伯和叔叔那樣行走江湖,做人人敬仰大俠!”樓耿年道:“好呀,有志氣!明天爺爺就教你。”云兒歡呼一聲,道:“太好了,我這就去告訴媽媽。”隨即從樓耿年身上跳了下來,一股煙似的跑走了。
這時,一陣轟隆隆的雷聲從天邊傳了過來,眼看一場豪雨就要來了,一臉愁容的樓耿年道:“秋天打雷,遍地是賊呀!”樓耿忠道:“是呀,最近各處都有發(fā)現(xiàn)魔教活動的跡象,只怕中原武林又要陷入一場浩劫了。”樓耿義道:“大哥、二哥,我也接到消息,那魔教血使仇四海已經(jīng)率眾潛入中原,發(fā)誓要踏平我首陽山莊,為魔頭賀拔山報仇。”樓耿忠冷哼一聲:“魔教未免也太小瞧我首陽山莊了,一個仇四海,定教他來的容易去的難。”樓耿年道:“魔教倒是無懼,可悲的是我中原武林中的一些宵小之輩卻為虎作倀,為了一點蠅頭小利便甘當魔教馬前卒。”
樓耿年雖然嘴上強硬,心中卻也不免躊躇起來,心知那仇四海身為魔教四大護法之一,絕不是泛泛之輩,以自己《五相道》五重天的功力恐怕難稱其敵手,只是不能明說,萬一亂了自己陣腳,只會給敵人以可乘之機。樓耿年又道:“魔教此次大舉前來只怕是為了《五相道》,我等卻也不可輕敵。三弟,我這便修書一封,你明日便帶著我的書信前往嵩山少林派,邀智明方丈前來商談要事。”樓耿義點頭應了。樓耿年來到書案之前提筆疾書。
吞噬星空2起源大陸
這是番茄的第12本小說。也是《吞噬星空》后續(xù)的第二部小說。**羅峰帶著界獸摩羅撒闖過輪回,來到了起源大陸……
遮天
遮天動畫,每周三10:00騰訊視頻火熱播出,VIP搶先看兩集;葉凡、女帝、無始等將以立體的形式和你相見,等你一起來看。冰冷與黑暗并存的宇宙深處,九具龐大的龍尸拉著一口青銅古棺,亙古長存。這是太空探測器在枯寂的宇宙中捕捉到的一幅極其震撼的畫面。九龍拉棺,究竟是回到了上古,還是來到了星空的彼岸?一個浩大的仙俠世界,光怪陸離,神秘無盡。熱血似火山沸騰,激情若瀚海洶涌,欲望如深淵無止境……登天路,踏歌行,彈指遮天。
撈尸人
人知鬼恐怖,鬼曉人心毒。這是一本傳統(tǒng)靈異小說。
茍在初圣魔門當人材
呂陽穿越修仙界,卻成了魔門初圣宗的弟子。幸得異寶【百世書】,死后可以重開一世,讓一切從頭再來,還能帶回前世的寶物,修為,壽命,甚至覺醒特殊的天賦。奈何次數(shù)有限,并非真的不死不滅。眼見修仙界亂世將至,呂陽原本決定先在魔門茍住,一世世苦修,不成仙不出山,奈何魔門兇險異常,遍地都是人材。第一世,呂陽慘遭師姐暗算。第二世,好不容易反殺師姐,又遭師兄毒手。第三世,第四世……直到百世之后,再回首,呂陽才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jīng)成為了一代魔道巨擘,初圣宗里最畜生的那一個。“魔門個個都是人材,說話又好聽。”“我超喜歡這里的!”
從斬妖除魔開始長生不死
消耗壽元灌注武學,可無限進行推演。沈儀凡人之軀,壽數(shù)不過百年,所幸可以通過斬殺妖魔獲取對方剩余壽元。在邪祟遍地的亂世中亮出長刀,讓這群活了千百年的生靈肝膽俱裂!從【鷹爪功】到【八荒裂天手】,從【伏魔拳】到【金身鎮(zhèn)獄法相】!沈儀偶爾也會沉思,這壽命怎么越用越多了?他收刀入鞘,抬眸朝天上看去,聽聞那云端之上有天穹玉府,其內坐滿了千真萬圣,任何一位都曾經(jīng)歷無盡歲月。此番踏天而來,只為向諸仙借個百萬年,以證我長生不死大道。……此書又名《讓你氪命練武,你氪別人的?》、《道友請留步,你的壽元與在下有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