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都血夜在正史上記載并不多,只是相比較虞國歷次內亂,此次規模和慘烈的程度前所未有而已。
當夜,叛軍開始進攻王宮和各官員府邸,受到保護的李恪等人自是安全無虞,公子陽手中還有幾百親兵和家奴,叛軍一時間也奈何不得。待憲兵開始反擊后,公子陽也開始配合圍剿叛軍。只是隨著憲兵的優勢不斷擴大,叛軍也開始繳械投降。而公子陽卻發現,城內的混亂卻并沒有很快的平息下來,反而不少王公貴族,在抵抗了叛軍的進攻后,被憲兵以勾結叛軍的名義,被一起覆滅了。
“趙壯,你給我住手”公子陽看到不遠處的熟悉背影,正在提刀帶兵對一處大的官邸展開進攻。“你們要干什么?叛軍不是已經投降了嗎?為何還要進攻?”公子陽不滿地對趙壯說道。“公子勿怪,監察廳奉命辦事,還請公子讓開。”趙壯一直不與人親近,除了趙雍,他對誰都是一副冷冰冰的樣子,公子陽雖然位高權重,但趙壯依舊我行我素。他本來也得到了趙雍的密令,趁此機會,打擊中立的大臣。有亂臣賊子,不說勤王救駕,反而作壁上觀,留著干嘛?趙雍也流傳著先輩地狠辣。
趙陽見自己阻止不動,便匆匆的前去尋找費寬、李恪等人,欲進宮見駕。李恪本就崇尚嚴刑酷法,心知此次清洗越徹底,改革的阻力就越小。所以,他倒是對趙雍如此行事,反而十分贊賞。費寬和趙陽的心思是差不多的,再這樣的殺戮下去,恐怕難以收場。三人帶領改革派官員,一起聯袂覲見趙雍。
“君侯,請下令制止殺戮吧!”趙陽和費寬的開場白就是這么的直接。“是啊,君侯,此次,我虞都今夜已死了上萬人,叛軍也消滅的差不多了,請君侯仁慈”擅長說辭的王邯也被拉了過來。趙雍看看時辰,心中默默估算著,還差一會啊!“君侯,公子種再城外抓獲衛臣黃皓,現在殿外候旨”哈哈,真是瞌睡了送枕頭啊!“讓趙種帶人進來”終于可以再拖一會了。趙雍還是想讓趙壯再給自己多清洗一會,正好,趙種給自己一個絕妙的理由啊!
黃皓在虞都受辱后,一直耿耿于懷,也沒少對衛侯進言,更沒少出謀劃策。上次截殺雖然沒有成功,但是這次樂盛他們來衛國聯絡,黃皓可是上躥下跳了好久,更是請命,愿作為監軍和使者,帶領五萬衛軍入虞都,協助樂盛他們。樂盛他們向衛侯許諾,只要衛侯派兵接應,并且護送公子成和趙使者到達虞都,愿意在事成之后,割讓琢郡給衛國。衛侯雖然猶豫,參與別國內戰,萬一事敗,可是與虞國就要不死不休了。但終究沒有抵擋住琢郡的誘惑,整個琢郡也有十幾座城池,往常打下一座都費勁,現在,有這么大的肥肉,確實心中很是糾結啊!最終,還是在幾次交涉之后,衛侯同意了,并開始做好與虞國開戰的準備。
黃皓在兵敗后,逃跑不及,又恐被亂兵擊殺,大喊我是衛使。結果便被趙種帶來王宮。再次見到趙雍,黃皓可是與第一次的見面,有了云泥之別。看著趙種那一身血色,趙雍之人皆是肅穆在旁,黃皓如同喪家之犬般,趴在地上,瑟瑟發抖。“說說吧,黃大夫”趙雍扣了扣手指頭,看著癱軟在地上的黃皓,直接淡問道,隨即便抬頭望著殿外,多一眼都不想看他。黃皓早已沒了膽氣,便一五一十的招了出來。“說點孤不知道的,要想活命,就看你說的值不值錢了。”趙雍對已經發生的謀劃并不感興趣,即便衛侯謀劃的再好,現在都已經平定完了,你再告訴我因果,又有什么意思呢,無非是再多斬幾個頭顱罷了,何況,今夜的頭顱,已經掉了不少了。黃皓自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連衛侯喜愛幼女,家族淫亂之事,有的沒的,都說了出來。趙雍倒也不客氣,讓內官記錄完畢后,便讓黃皓簽字畫押。“黃大夫,只要你以后多提供些情報,孤保你在衛國平步青云。”趙雍準備把黃皓當作內應培養,有上大夫級別的內應,比死了的上大夫有用。只要黃皓不聽話,這個供詞,足以讓衛侯殺他十次八次的。“臣絕對對大虞忠心耿耿,不敢再生二心”黃皓知道,現在只有為虞國賣命了,自己沒得選了。“下去吧,趙壯會安排你回衛國的,不會有破綻的,接頭的人,在你在衛國安穩后,會有人聯系你的”黃皓唯唯諾諾的退下了。
處理完黃皓,趙雍終于派人命令趙壯不得濫殺無辜,只是耽誤的這一陣子,也有不下五千人頭落地。
大虞二年三月一日,趙雍正式施行內閣六部制,官員仿楚國制,施行九品十八級,貴族施行“侯,君,伯,子,男”五級爵位制,平民立功亦可得爵位,并公開了監察廳,監察天下,震懾宵小。內閣首輔為趙陽,品秩正一品,封陽城君,次輔李恪,品秩從一品,封渚城伯,次輔費寬,品秩從一品,封費城伯,閣員王邯,品秩正二品,封渭水子爵,閣員·······”“六部各部尚書由內閣擬定。呈閱君侯批紅”“監察廳總統領,趙壯,品秩正一品,封珠江伯,對內司統領趙西,品秩從一品,對外司統領趙雷,品秩從一品,內衛司統領趙猛,品秩從一品,軍衛司統領趙青,品秩從一品,軍技司統領趙齊,品秩從一品,憲衛司統領趙艮,品秩從一品,商衛司統領趙康,品秩從一品,刑衛司統領趙啟,品秩從一品,行動處統領趙迪, 品秩從一品······”由于監察廳伊始是從趙雍的近衛中挑選的,統領幾乎都是宗室子弟,所以也有戲言,謂之宗室監察。
趙雍也對貴族及軍隊將領的權利做了調整,在全國范圍內進行純兵種軍團建設,削減了各公子等貴族的近衛人數,并將軍權逐漸收歸兵部。至此,虞國的改革開始了,由于反對勢力幾乎被掃蕩干凈,在監察廳的監視和配合下,改革在鐵與血的見證下,哄哄烈烈的展開了。
而衛侯得知虞都內亂已經結束,趙雍雷厲風行的干掉了幾萬人,也不由的后怕。只是黃皓指天發誓,說虞國絕對不知道衛國參與之事,并且慫恿衛侯,趁虞國元氣大傷,自顧不暇之際,聯合燕國,揮兵攻宋。現在的宋國,早已不比從前,國弱兵少,而且周國也在休養生息。此時,正是圖宋的好時候。黃皓還賭咒發誓,愿意前往燕國,聯絡燕侯。之所以黃皓這么賣力,用他的話說,要立功贖罪,報答衛侯的賞識之恩。可惜,衛侯不知道的是,這一切,都是虞國內閣商議的陰謀,黃皓是立功贖罪,只不過,不是為衛侯贖罪。
燕國此時也是內斗不斷。燕侯燕噲膝下有數子,長子燕辟疆,年二十四歲,乃是如夫人所生,是庶出,卻又軍功卓著,在朝堂勢力不小。三子燕強,乃側夫人所生,年二十二歲,憑借其母族的勢力,在燕國上下,也是不亞于長子勢力的存在,而太子燕平,年僅十五歲,是正夫人所生第二子。正夫人身子弱,第一子生下后不足旬日便夭折了。燕平乃是嫡出,可是年歲尚小,其母族人丁凋零。雖然燕國一直施行的是嫡長子繼承制,有嫡立嫡,無嫡立長。可是現在明顯的是,嫡子勢力遠不如長子,而且三子也是躍躍欲試。看看虞國國君,不過才十七歲,自己的諸子,還是差點啊!燕侯上次和衛侯聯手,就是想趁機為太子求婚,鞏固太子地位,可是,功敗垂成。
當監察廳將燕國國內勢力的情況匯總后,趙雍便召來內閣諸人,商議計策。“沒想到燕侯也對我們動手了,我終于想明白當時他們是怎么安排善后的了。”費寬恍然大悟。趙雍心想,寬宏大量還是有好處的,黃皓還是提供了不少的信息啊!“現在我們怎么打算?”趙雍問道。“臣以為,應當在燕國諸公子間,大作文章。燕辟疆肯定不會屈服于太子,我們可以讓對外司的細作,繼續鼓動他。”李恪說道。李恪向來唯恐天下不亂,有此契機,怎能錯過?“大王,雖然宋國現在對我稱臣,但我們和宋國早已不死不休,臣有一計,可以一石二鳥。”李恪繼續進言“衛國插手我國內政多次,一定要給他個教訓。臣以為,一方面讓黃皓鼓動衛燕聯合攻宋,另一方面,讓燕辟疆積極獲得攻宋大軍的指揮權,而我們,暗中資助宋國,讓三方打成膠著之勢,我們再出兵攻打衛國。”“臣以為,此計可行”費寬支持道。“那周國會不會出兵呢?”趙雍反問道。“周國自上次大戰,元氣尚未恢復,周侯應該不會出兵。但若周侯執意出兵,那我們也只有坐享其成了”趙陽補充道,心里也似乎有些期待。虞國現在需要時間整頓,若是他們四國打起來,可以分擔很大的壓力,留給虞國的時間也更充裕。“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宋國必須要滅。若是由我們出手,反而自道義上站不住腳。就這么決定吧!此次也要讓衛國,付出大的代價。”趙雍總結道。“唯”內閣諸臣稱道,便退下商議計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