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高解元要回去了!”聽著結(jié)義兄弟趙三的回報,劉軌頗為遺憾的飲了一碗酒,嘆氣道?!拔乙部闯鰜砹耍@是臨走之前報恩之舉,不過是不想欠咱們的恩情,”趙三點點頭,他也感覺出來今天早上高紹全不同尋常的舉動的含義:“可是,人才難得啊,大哥,我看小妹似乎對高解元頗有意思,若是玉成此事,我義軍不亞于得一蕭何。”“然而,我不會拿自己小妹的終身幸福換一個人的歸順,”劉軌揮了揮手道:“再說今日的高郵州,還回得到過去嗎?”
大野澤距高郵有千里之遙,沿途穿州過縣十余個,若是快馬飛馳的話,也只需要三天功夫,不過高紹全雖然歸心似箭,然而大傷初愈,加上從小生活在江南之地,對于騎馬畢竟有些陌生,劉軌也很體貼,特意從濟州府衙要了幾輛馬車,由燕老五親自護送南下,“我說秀才,你還不如留在咱這,”燕老五嘴角含著根狗尾巴草,嘀咕:“咱兄弟們天生地長,瀟灑的緊,再說將來要是大哥奪了皇帝那鳥位,秀才你也是開國功臣啊!”“咳咳,”坐在馬車看書的高紹全還是有點不能忍受這些人的想法,畢竟從小讀圣賢書,知道的第一件事就是忠君,雖然如今不得不與這些反賊廝混在一起,雖然經(jīng)過這些天來的接觸,他也知道這些反賊其實只是被逼的活不下去的普通人,不過理解歸理解,能不能接受就是另一碼事了:“燕五哥,快到徐州境內(nèi)了,小心點說話?!薄芭??!毖嗬衔逋蝗幌肫瓞F(xiàn)在不是在大澤,不禁尷尬的搔搔頭皮,徐州可是淮北重鎮(zhèn),朝廷軍隊在此駐扎不下十萬,且天子親軍十六衛(wèi)之一的右威衛(wèi)兩萬余人就駐守此城,威懾群豪,平時這些流寇甚至都不敢直視這座雄城的,燕老五頗有些尷尬,他咧了咧嘴:“秀才,對不住了,俺只能送你到這了,俺在官府可是落了籍的,到了徐州就出不來了。”
高紹全愣了愣,他這才想起這幫流賊不少都是在官府里落了罪的,特別是像燕老五這樣的巨寇,身為順天王麾下平天將軍,恐怕早已是天下聞名了,只不過之前尚在濟州境內(nèi),官府也不敢去觸劉軌的虎須,然而過了濟州可就是朝廷控制兩淮的重鎮(zhèn)徐州了,也不能讓這些豪杰們冒風險,連連拱手道:“有勞燕五哥了。”“不礙事,不礙事,秀才能理解就好,只是此次一別,山高水遠,不知何日才能相逢?”燕老五嘆了口氣,他知道以高紹全的出身,必定很難再能與他們這些流賊相遇,即使再度相遇,也很難說是敵是友,沒來由的,他想起了常看的折子戲里重耳流亡的故事,這高紹全豈不就是流亡敵營的晉文公嗎?不自然的,燕老五又嘆了口氣:“秀才,將來若是再相見,還不知是敵是友呢?!备呓B全聞聽此言也是一陣黯然,他們是賊,自己是有功名在身的讀書人,這段時間相處下來,他們雖然有了不錯的感情,不過若是他們還做賊,自己總有一天會與他們成為敵人。
不過燕老五畢竟是一方豪杰,自不會為兒女情長所惑,翻身上馬笑道:“秀才,俺老五粗人一個,就此別過了,山水有相逢,下次再見,你若做了大官,俺老五的刀絕對不會留情!”說罷,一個唿哨,同來的十幾個豪杰風馳電掣的沖向了北方,高紹全輕輕一嘆,心道:這些豪杰若是為國所用,何愁天下不太平呢?煙塵中,幾個老實巴交的種田漢子趕著馬車向南而去。
徐州,兵家必爭之地,他是江浙布政司伸向中原的一把利劍,北界黃河,南臨淮河,大運河也從徐州轉(zhuǎn)向西直至京師,實為京師洛陽東面的咽喉所在,歷朝歷代不管是北伐中原還是南下滅國,徐州都是必取的第一座雄州,天平初,天下流賊暴動不斷,特別是最近幾年來,順天王劉軌據(jù)山東之地,曹操揚五掃蕩河南,漕運幾度瀕臨斷絕,徐州的地位更加凸顯,從天平三年以來,徐州數(shù)度增兵,短短幾年間,就已從天平初的一萬五千增加到如今的十萬雄軍,特別是天平九年,朝廷更是把駐扎在京師右威衛(wèi)兩萬大軍移駐徐州,偌大的徐州都已差不多變成一座軍鎮(zhèn)了,十二萬軍隊分駐滕縣、豐沛,右威衛(wèi)駐扎蕭縣拱衛(wèi)徐州州城,縱橫山東河南河北的豪杰們甚至連路過徐州都不敢,更何況今之徐州知府的乃左都御史何炯,此人甚有清名,為官清廉,治州縣有方,也曾多次在邊關(guān)領(lǐng)兵,戰(zhàn)陣經(jīng)驗豐富,徐州在他的治理下可謂是固若金湯。
進了徐州城,就感覺到了氣氛的非同尋常,一隊隊巡邏衛(wèi)所軍穿行不停,與大野澤附近的衛(wèi)所軍不同,這里的衛(wèi)所兵鎧明甲亮,也全無莊稼戶的土氣,倒是朝氣蓬勃,甚至很多衛(wèi)所兵都帶著濃濃的殺氣,不過笑容倒是很和善,過路的平民也并不像其他的地方的人如同見鬼一般,他們只是很尋常的讓開道,甚至還親切的與這些軍漢打著招呼。
內(nèi)緊外松,治理有方,高紹全暗暗的點評,如今他孤身一人進了徐州,一襲白衫襯的他面冠如玉,儒雅的氣息溫潤如玉,一看就是個讀書人,那些軍漢們瞧見他也沒有傳統(tǒng)武人那種傲氣,只是微微點頭致意,高紹全輕輕一笑,這兩天連續(xù)趕路,看到的都是凄風冷雨,其實是州城里的百姓也衣衫襤褸,不覺讓他自己對這個朝廷的未來有點絕望,不過進了徐州之后,看到的景象,讓他的心無形中平靜了幾分,從徐州向南,不管是江南還是湖廣,亦或者嶺南,他知道那些未受戰(zhàn)爭侵襲的地方如今依然歌舞升平,而關(guān)中河洛地區(qū)也是一片安寧,如今戰(zhàn)亂多在河北山東地,還有邊關(guān)的韃子,局面還遠未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先找個客棧歇歇腳,明天還要繼續(xù)趕路,過了徐州之后,可以順運河南下,船行甚快,正常的話,三天就能到高郵了,想起分別快兩個月的妻子,想起尚在稚齡的愛兒,如今得脫牢獄的高紹全不禁覺得心里一陣火熱,母親怕是受了點驚嚇,不過只要平安就好,他默默念叨著。
然而,世事往往不會遂人心愿。
“上房一間。”高紹全放下一錠銀子,掌柜上下打量了高紹全一眼,道:“可有路引?”高紹全點了點頭,掏出寫著他生平籍貫的舉人路引,掌柜打量了一下,立刻躬身道:“原來是舉人老爺,小的給你行禮了,上房還有三間,最好的一間臨著湖,舉人老爺意下如何?”高紹全自然無可無不可,在殷勤的店小二領(lǐng)著上了三樓,這甲字二號上房倒是的確不錯,熏了香,淡淡的檀香甚為清香,推開臨湖的南窗,湖光山色盡收眼底,涼風習習,正值七月末,也不顯得燥熱,店小二殷勤的幫他收拾行禮,高紹全隨手拿出一卷論語誦讀起來,這次秋闈是肯定錯過了,只能三年之后了,高紹全遺憾的嘆息,今年他已二十有五了,本來他弱冠之齡就已是解元,然而先是守父喪,后又是牢獄之災(zāi),轉(zhuǎn)眼就蹉跎了好幾年,三年之后即使有幸金榜題名,也已是而立之年了,時不我待啊。
話分兩頭,那客棧周掌柜有點奇怪的又看了看那張舉人路引,念叨了句:“不是還有十天就是大比之期了嗎?這舉人老爺怎么在離京千里之外的徐州?”雖然奇怪,不過舉人老爺又豈是他這等小掌柜管得著的事,倒是案前的那一錠銀子吸引了自己的注意力,這銀子是十兩現(xiàn)銀,甚是嶄新,在這兵荒馬亂的時候,卻是少見,周掌柜可以肯定這是官銀,按理說一個舉人手中有官銀也并不奇怪,不過春賦已上繳朝廷,只有夏稅才剛剛征收完畢,這舉人從哪里弄來的現(xiàn)銀呢?翻弄著這錠官銀,一行小字吸引了他的注意力,小字在銀錠的下方,是各州府上繳官銀的憑證,那一行小字一般人是不怎么會注意的,不過周掌柜經(jīng)常接觸各種銀錠,卻并不陌生,只是,上面那行字….周掌柜細細的打量,待看清那行字之后,不禁手一抖,銀子摔在了地上,他臉色蒼白,冷汗刷刷的落下。
“掌柜的,怎么了?”店小二在周掌柜面前晃了晃手,周掌柜眼神過了好久才重新聚斂了眼神,慌道:“李三,快點叫官差過來,快點!”
徐州知府衙門,一身朱紫的當朝左都御史、徐州知府何炯面色凝重的打量著手邊的一錠官銀和那一張舉人路引,官銀背面的那行小字他看了幾遍,終于確定這錠十兩的官銀正是從登州押往京師洛陽的官銀,那行小字上書:山東布政司登州府監(jiān)制,天平十年!這應(yīng)該就是前幾個月剛剛在濟州被劉賊劫走的五萬兩稅銀。最近三年來,劉賊自號順天王,占大野澤為王,附近州縣皆受其糜爛,官銀屢屢被劫,而最近一次被劫正是五月十五在濟州劫的登州五萬兩稅銀,那五萬兩稅銀皆為十兩或五十兩一錠,登州府也上報稱當年新造所有官銀均在此次劫銀中損失殆盡,而如今,這個舉人手持登州府制官銀,只能說明一點,此人與劉賊有所熟悉,這樣一來,這案子可就不小了。
只是,這位舉人的名字,更是讓何炯頭疼,高紹全,揚州府高郵州人士,天平六年江浙布政司鄉(xiāng)試第一,父為當朝內(nèi)閣大學士高卞。何炯是高卞生前的好友,好友殉難遼東,他也很為老友傷心,多年來他或在邊關(guān)或在朝中與高卞相扶,感情還算深厚,只是….老友的遺孤怎么會勾結(jié)匪類?何炯輕輕的嘆了一口氣,心中默默的念道:“賢侄啊,希望你只是無意間得了這錠銀子,否則,縱然是老友遺孤,國法難容??!”念及此處,國法難容,何炯隨手抓起一支令簽給了右威衛(wèi)郎將李誠:“把高舉人請來。”李誠抱拳而去,何炯卻是坐立難安,無論如何,高紹全是老友的遺孤,更何況….他翻開一個多月前揚州府的行文,上面醒目的寫著一行字:偽順天王劉賊寇高郵州,屠高郵州,江浙布政使周邢、高郵州知府葉辰、高郵衛(wèi)指揮使張萬安以下大小官吏皆殉難,前內(nèi)閣大學士高卞府中上下二百余口皆死難。當這行文到得徐州的時候,何炯只感覺五雷轟頂,自己手握重兵,卻不能護得老友全家,自己將來還有何面目見老友于地下?所以當這張舉人路引出現(xiàn)的時候,何炯心中是萬分高興,然而如今他卻甚是矛盾,一方面他希望能見老友遺孤,另一方面國法難容,他又不愿老友遺孤會勾結(jié)匪類,“希望只是誤會吧,”何炯輕輕一嘆:“無論如何也要保住老友的最后一脈!”他暗暗下了決心。
七月二十九的夜晚,剛剛躺上床榻的高紹全又一次入獄了,短短兩個月時間,兩度入獄,而且罪名同樣是勾結(jié)反賊,高紹全實在有點如同大夢一場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