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故事開始的地方
- 城中舊夢
- 滬上喬太太
- 2796字
- 2020-10-13 00:06:09
生命只是一連串孤立的片刻,靠著回憶和幻想,許多意義浮現了,然后消失,消失之后又浮現。
此時此刻,在事隔三年以后,陸羽笙再一次思緒難平。
故事里的開端,陸羽笙還是畢業不久的職場新人。
倘若將人生看成是一副牌局,那她的開場的確拿了一手還算不錯的牌面。二十五歲以前,沒經歷過什么挫折,一路走來順風順水。
大學之前一直生活在L市,陸羽笙的家庭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父母信奉女兒要富養一說,所以無論在精神還是物質上都是有求必應,家人思想開明,家庭氛圍溫暖和睦。
后來去了鄰省上學,與L市的生活相比,大學又是另一番天地,但對于一個樂觀開朗、隨遇而安性格的人來說,適應新生活很容易,遠離父母的日子過得不亦樂乎。
本碩七年雖不突出但總算學業順利,陸羽笙自問不是個能專心做學問的人,學習也不是她的強項,所以碩士讀完自覺的收拾鋪蓋準備走人。
還記得多年前的那個六月,在學校做著最后的答辯準備,多數校友早在半年前已經削尖了腦袋往大城市大企業的門檻里鉆了,而陸羽笙同學一貫懶散,等到開始感覺緊張的時候,同級的戰友們工作落實的都差不多了,于是她只能把簡歷掛到了網上碰碰運氣,結果求職這事兒還沒開始就結束了。
因為所學專業和過往的實習經歷,陸羽笙的簡歷很快被一家制造企業看上,可能是他們那個職位急需招人,所以從電話通知、面試、復試、培訓至入職只用了不到一星期的時間,速度之快效率之高超乎想象,所以直到上班那天她都沒能及時進入狀態。
錄取陸羽笙的MT公司是一家世界五百強企業,國際知名的科技企業集團,所以能任職這樣的企業,興奮之余她略感幸運。
命運贈予的禮物,其實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我們無法預知未來,許久之后離開H市,回望來路,陸羽笙才豁然明白,因為這份幸運,她用了糾纏多年的情和心來償還。
MT集團的發展是多元化的,公司集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為一體,涉及多個行業領域,如通信,生產自動化,智能科技等,不同產品的生產制造分布在不同省市的各個事業部。
陸羽笙就職于MT設立在H市的智能科技事業部,是研發系統下面測試中心的員工。
但她不做測試和實驗,她主要負責設備技術一塊,根據生產需要,負責不同項目立項,技術方案的編制,現場規劃,預算計劃,到后期的設備采購,招標定價,等等一系列工作。
項目小到檢測儀器大到整體實驗室、生產線線體設備,作為經辦人員,從頭到尾跟完整個過程很是繁瑣。
廖凱,陸羽笙故事里的男主人公,一個才華橫溢又自我,固執到骨子里的瘋子。
他是個高級工程師,被獵頭公司高薪挖到MT后,他在智能科技事業部任職研發系統的總負責人,專職新品性能,結構,工藝,外觀等設計及研發,雖貴為MT事業部二把手,但很多時候他仍親力親為。
總而言之一個是年薪幾百萬的公司高管,一個是個初出茅廬的職場菜鳥。
因為職位級別相差甚遠,工作上兩人不會有直接的對接。
但測試中心隸屬于研發系統,廖凱是研發的老總,也就是陸羽笙的頂頭上司了,所以兩人的相識再正常不過。
作為有幾萬人的企業,在這廣闊的背景下,有人運籌帷幄有人沖鋒陷陣,如果廖凱是將帥,那陸羽笙就是兵卒,就好像這棋局中的每一顆棋子,只需按部就班站好自己的位置,走完自己的步伐。
誰也沒有閑情逸致去關注那么多擦肩而過的同事,即使每天有打照面也不過點頭之交。
在公司的第一年,陸羽笙幾乎在摸爬滾打中度過,見識了職場中的爾虞我詐,唯利是圖,人性的丑陋在利益面前會被無限放大,但這不就是社會么,作為一個小小的職員,于自己關系不大,拿著屬于她的那份不算太微薄的薪水過的心安理得。
人一多,八卦就多,緋聞也多。
三不五時就會聽聞制造部的王鐵柱和吸塑分廠的張翠花在某個月黑風高的夜里偷偷溜進工廠廠區西南角的物料倉庫里寬衣解帶一言不合就開車;住在生活區女生宿舍的生產線線花深夜一點乘電梯進入某棟男生宿舍的房間去約會她所在生產線的線長,兩人秉燭夜談深入探討生產經驗,最后無奈被電梯的攝像頭抓包……
所以陸羽笙對廖凱最初的印象完全來源于同事們繪聲繪色的飯后八卦。女人八卦起來很可怕,而男人一旦八卦起來連女人們都自慚形穢。
MT公司男人的比例遠高于女人,每天在公司餐廳午餐時,總會看到有某些油嘴滑舌溜須拍馬的男人圍著女人們在一起愉快的進餐、聊天,緊張的工作之余,午餐時光里的一點放松使他們興致高昂,這個時候如果你不幸成為玫瑰色話題的主角,那么恭喜你很可能會成為大家的意淫對象或夢中情人。
有的人就是這么惡趣味,陸羽笙通常是不會參與她們聊天的,聽到也是一笑置之走人了事。
不能說她有多高尚,只是覺得成人的世界里,只有話題在一個層次的人,才能玩到一塊,而這些同事間真的沒什么共同語言。
對于廖凱,一個身高185公分有錢有顏又有才的男神級人物,就算你不打聽他的八卦,他的八卦仍是江湖上永久的傳說。
傳聞廖凱已婚,老婆是同行公司的財務總監。實際上他的年齡目測也有三十五六了,那樣的年齡已婚并不稀奇;
傳聞他有個兒子,年紀七八歲左右;
傳聞他是子承父業,名校畢業后師從自己父親在這個行業搞研發,他父親是行業大拿級別的存在;
傳聞廖總性格孤傲脾氣暴躁,對工作要求極為嚴苛,手下員工不分男女在工作上有達不到他預期的,會被罵的體無完膚……
這些傳聞陸羽笙無從印證,聽聽就好,畢竟是傳說可望不可及。
對于陸羽笙來說,她與廖凱之間,除了偶爾中午去餐廳吃飯的路上迎面而過,他在她各種文件報告上的審批,他們好像再無更多的交集。
公司里面需要高層領導簽審的文件都是由各部門綜合科每日匯總好后定時送批的,所以每個項目經辦人員是不需要直接和老總們打照面的,即使送審的文件有問題,老板們也是直接找部門領導,然后層層問責,不會親自來責問基層員工。所以廖凱一開始認識的陸羽笙也應該只是她的名字而已。
陸羽笙對他的印象則一直停留在身材高大,胡子拉碴,臉上從不掛笑容的這樣一個外在形象上,當然,還有他那筆力遒勁的簽名。
是的,廖凱經常是以一副頭發許久未剪,胡子拉碴不加修飾的頹廢浪蕩模樣出現在公司,全行政樓的人好像都見怪不怪了,以至于很多女員工都背后偷偷稱呼他為行走的荷爾蒙,覺得他是男性氣息爆棚啊。
陸羽笙也是后來才知道,對于他們工程師來說尤其是對于他,一旦遇到緊急的項目,加班加點畫圖,審圖,硬件上做手板做樣件做驗證、軟件程序來回改動這些都是常事,所以他太忙了根本沒有時間去關注自己的外形。
在工作上廖凱并非是個天才,如今的成就都是他通過力求完美的堅持,不懈的努力,一步步累積起來的。
應該鮮少有人會關心他在工作中的付出,如果陸羽笙不曾了解他,那她可能和別人一樣,看到的只有他那優越家世帶給他的閃閃光環。
廖凱做事不擅長于扯皮,他是務實派,這么多年他唯一且堅持在做的事就是設計出好產品,他生性不喜迎合他人、追名逐利,他也志不在此。世界再吵雜,他只專注技藝和對完美的追求。
所以啊等到后來工作有了變動,陸羽笙和廖凱在一個團隊工作時候,起先他是看不上她的,他打心底認為陸羽笙這人嘴巴太利索,做事凈是扯皮和推諉,真才實學沒有,工作能力有待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