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OPAC日志的高校圖書館用戶信息需求與檢索行為研究
- 黃崑 張路路等
- 801字
- 2020-10-30 17:20:11
1.2 研究內容
本書主要研究內容如圖1-1所示。

圖1-1 研究內容框架
(1)梳理國內外相關研究的最新進展。從高校圖書館用戶的信息需求和信息行為出發,從三個角度進行相關文獻的收集和整理:一是用戶需求研究的相關理論和模型;二是信息行為研究的相關理論與模型;三是以高校圖書館用戶為對象開展的需求和行為研究進展。這些調研工作不僅為本書的研究指明了方向,還為細化具體研究設計提供了保障。
(2)高校圖書館用戶的信息需求研究。借助內容分析法和日志分析法,考察到館用戶的信息需求類型,重點考察圖書檢索需求,揭示到館師生用戶的圖書需求特征。
(3)信息檢索行為研究。具體包括三個方面:
一是公檢機和非公檢機的檢索行為差異研究:從用戶的基本提問特征、提問調整次數、檢索會話時長以及提問調整方式等角度,比較公檢機用戶與非公檢機用戶的檢索行為差異,判斷用戶所處不同的檢索環境是否對用戶的檢索行為有影響。
二是基本行為規律研究:從用戶的基本檢索特征、一次檢索會話中的檢索行為、檢索失敗以及提問調整方式等角度,綜合分析高校圖書館用戶的信息檢索行為特征。
三是提問調整模式研究:在Rieh與Xie提出的提問調整模式基礎上,利用內容分析法對OPAC日志進行內容編碼和統計分析,總結OPAC用戶的提問調整模式。
(4)檢索失敗原因與用戶應對效果的研究。以用戶檢索失敗的數據為對象,從館藏相關、用戶相關以及系統功能相關三個角度進行歸納,總結導致用戶檢索失敗的主要原因,分析用戶應對檢索失敗的策略和應對效果。
(5)基于認知風格的檢索行為模型的構建研究。以認知風格理論為研究基礎,將用戶按照認知風格劃分為場獨立與場依存兩類,對其信息檢索行為進行比較分析,探索不同認知風格用戶的信息檢索行為特征,并構建基于認知風格的信息檢索行為模型。
(6)對基于OPAC日志開展的用戶信息需求、檢索行為、檢索失敗與應對,以及基于認知風格的數字圖書館用戶檢索行為等研究進行總結,指出研究貢獻、研究不足及未來研究方向。
- MySQL數據庫進階實戰
- Python絕技:運用Python成為頂級數據工程師
- Unity 5.x Game AI Programming Cookbook
- 信息系統與數據科學
- Mastering Ninject for Dependency Injection
- Visual Studio 2015 Cookbook(Second Edition)
- 文本數據挖掘:基于R語言
- R數據科學實戰:工具詳解與案例分析(鮮讀版)
- 數據挖掘原理與SPSS Clementine應用寶典
- 辦公應用與計算思維案例教程
- 企業級容器云架構開發指南
- IPython Interactive Computing and Visualization Cookbook(Second Edition)
- 數據賦能
- 改進的群智能算法及其應用
- Oracle 11g數據庫管理員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