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節 綠色經濟發展評價研究綜述

一、國外研究綜述

1989年出版的《綠色經濟藍皮書》中,英國經濟學家皮爾斯首次提出“綠色經濟”。他認為,綠色經濟是一種人類社會和自然環境可以承受的經濟,而不是盲目的以資源耗竭為代價追求產量增加的經濟。他從資源環境的角度出發,既為可持續發展的內涵和發展途徑做了全面論述,也為后人研究綠色經濟奠定了基礎。

1993年,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在修訂后的《國民經濟核算體系》中正式提出綠色GDP核算指標。把GDP中各項生態破壞成本的治理費用減去,再加上環境效益,就是綠色GDP。這種核算方法既能代表國民經濟增長的正效應,也能更準確地反映社會經濟增長水平。綠色GDP占GDP的比重越高,表明經濟增長與自然環境的和諧統一程度越高。

2012年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大會——里約峰會集中討論的兩大主題之一是綠色經濟,沙祖康強調此綠色經濟是基于致力于消除貧困的可持續發展之上的綠色經濟。會議強調發展綠色經濟的首要目標是消除貧困,消除貧困是發展中國家發展綠色經濟的首要目標。許多發展中國家正處于工業化和城市化快速發展的階段,正面臨著消除貧困、調整經濟結構和向綠色經濟過渡的三大艱巨任務。作為普遍轉向綠色經濟的發達國家應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為發展中國家做出表率和示范,并給予資金、技術、人才等方面的援助,尋求共同發展。

目前,美國大力發展綠色建筑,即用清潔的能源和建筑材料,減少有害廢棄物的排放。此外,美國通過新的電網傳輸計劃,將減少能源在傳輸過程中的損耗,還試圖把風能和太陽能發電也加入電網,以加強綠色智能電網的建設。法國重點發展核能和可再生能源,政府大力扶持清潔能源的研發,鼓勵生產綠色環保產品。澳大利亞Westpac銀行推出的一款儲蓄型環保產品,即“土地保護儲蓄”業務。該銀行每收到一美元的儲蓄金額,就會對外發放等額的貸款來支持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日本發展環境友好型融資業務,極大地促進了商業銀行綠色信貸的發展。由此可見,發展綠色經濟,既要開發清潔能源,又要鼓勵金融機構積極開發綠色零售產品。

二、國內研究綜述

(一)在綠色經濟理論研究方面

唐嘯(2014)通過對國外已有的關于綠色經濟理論的分析,指出綠色經濟在不同時期,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變化有著不同的含義,具體可分為三個階段:單一的生態系統目標階段、經濟—生態系統目標階段、經濟—生態—社會復合系統階段。并將綠色經濟理論的最新進展分為效率、規模和公平三種導向,分別從經濟系統的效率是核心,生態系統的極限是核心,社會系統公平是核心三個角度提出了綠色經濟發展的方案。丁剛、陳奇玲(2014)通過梳理綠色經濟的五種內涵,重新界定了綠色經濟的含義,認為綠色經濟是經濟發展、資源節約、保護環境三者相結合的經濟。并構建了由經濟發展、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組成的三維度指標體系。

(二)在綠色經濟發展評價研究方面

向書堅、鄭瑞坤(2013)構建了中國綠色經濟發展指數,并用數據進行測算,研究結果表明,雖然中國的綠色經濟處于較低水平,但發展勢頭越來越強,并根據結果指出了中國綠色經濟發展的后續研究方向。曾賢剛、畢瑞亨(2014)結合中國實際情況,從經濟變化的有效性、綠色資源利用程度以及社會進步和繁榮的程度三個方面出發,建立了一套由經濟轉型有效性、資源利用綠色度、進步和福祉實現度組成的三級評價指標體系,并采用主成分分析、聚類分析等方法,分析了中國綠色經濟發展狀況。

何新安(2014)借鑒了趙彥云等的研究,構建了由綜合發展度、資源承載力、環境容量組成的三維度指標體系,并用熵值法對廣東省河源市2005—2011年的綠色經濟發展狀況進行綜合評價。紀山山、徐天祥(2016)從規模性指標、激勵性指標、約束性指標、保障性指標等構建了四個大項、十九個小項的評價指標體系,并采用熵值法和聚類分析法對江蘇省13個市的綠色經濟發展水平進行了實證分析。

崔如波(2010)分析20世紀七八十年代至21世紀綠色經濟發展的浪潮,從西部獨特的生態環境、豐富的綠色資源、當前中國發展戰略的要求等實際情況出發,指出綠色經濟是西部大開發新的戰略選擇與模式重構,并對西部地區發展綠色經濟提出了對策建議。蔡紹洪、魏媛等(2017)建立了綠色經濟評價指標體系,根據西部12省(區)綠色發展的相關指標,運用計量方法和GIS方法對2014年西部地區綠色發展水平及空間特征進行研究。

景芳(2011)從青海獨特的地域特點出發,分析了青海發展綠色經濟的優勢與機遇、面臨的挑戰與困難,并提出實施綠色經濟發展戰略的政策導向。戴鵬(2015)立足于青海實際,構建了由綠色生產、綠色消費、綠色環境、綠色民生和綠色政策組成的五維度指標體系,采用德爾菲法確定權重指標進行賦值測算,并根據計算結果提出對策建議。

從以上文獻研究可以看出,對綠色經濟發展的相關研究各具特色。為此,本書選取能夠客觀評價青海省綠色經濟發展水平的指標,構建合理的評價體系,運用主成分分析法,選取西部大開發以來各年數據,對青海省綠色經濟發展水平進行動態分析和研究。以青海省海東市和柴達木盆地為個案,進行分區綠色經濟發展和農牧業可持續發展評價體系。并在此基礎上,專題研究青海省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問題,測度綠色發展視角下青海省GDP產業貢獻率動態趨勢,并探討基于產業發展的青海省格爾木市就業與社會保障問題研究。通過本書的系統研究,旨在加深對青海省綠色經濟發展水平和特點的認識,為制定青海省綠色經濟發展政策提供重要依據。

主站蜘蛛池模板: 遂平县| 黑山县| 阿鲁科尔沁旗| 滁州市| 西城区| 泰州市| 奈曼旗| 宁河县| 北海市| 龙口市| 横山县| 花垣县| 鲁山县| 龙泉市| 崇信县| 凉城县| 镇江市| 鄄城县| 海淀区| 邳州市| 高密市| 安溪县| 巴南区| 原平市| 防城港市| 靖远县| 襄垣县| 同德县| 株洲市| 华坪县| 濮阳市| 霍州市| 高尔夫| 汶上县| 四子王旗| 天镇县| 定安县| 沙湾县| 宜兴市| 井研县| 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