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個個人式純學術
《個人式純學術》
作者網名:蕭娛小說。
我設定的相同名字的東西的版本也是不同的,每一個都是獨立的存在。
什么是個人式純學術?是一個人做的是純粹的,單純的學術,包括這世界上的所有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套純學術。
我覺得學術并不只有大的學術,還包含小的方法和招式,也就是小方、小法、小學、小術。
要清楚個人式純學術的位置,首先要知道個人式,我覺得一個人的東西是復雜的、多變的,也就是一個人可以有流派、文化、學術、純學術、大的方面、小的方面的不同東西。
所以個人式有個人式流派、個人式文化、個人式科學、個人式學術、個人式純學術之分。
從個人式流派來說,我覺得一個人有流派,遵循別人的流派不算,一個人的流派不管是原創還是改別人的流派,跟別人的都是細微的不同,這能是一樣的東西么?所以他是個人式流派的內容,個人式流派并不都是自己的內容。
對于流派來說,一大群人合作一件事情,那么就不是個人式的,自己創作和改別人的才是個人式的。
以個人式流派來舉例子,所以,個人式純學術不都是自己的內容,整個的大框架是自己的,而這整個的大框架和別人的大框架是不同的。
我覺得標準定的低點人們容易做出來,尤其是我能做出來。
我覺得不管是任何現今或者未來的系統,總有缺點和優點。
純學術或者個人式純學術的關鍵是純學術,而不是創新和發明,也就是為了純學術,而不是考慮創新和發明。
我覺得創新、發明和創意需要有專門的歷史記錄下來,而不是打著創新的旗號阻礙純學術自由。
不管人們承認不承認,每個人所認同的方面都是不同的。
我打游戲,有些別人的方法我一試并不起作用,是因為一些細微的點我不知道;有些別人的方法細節還需要我自己查漏補缺。
個人式純學術不是看是誰創新和發明的,而是看一個人的個人風格的沒有流派的純學術,是以一個人的風格為基本的純學術。
就比如做菜,人們看視頻做菜,有的方法自己做不到那么標準或者沒有那么齊全的調料,只能用自己能做到的方法,這就是個人式純學術。假如能把別人的方法改的更好,那也是個人式純學術,前提是個人認同個人式純學術的理念。
假如一個人認同自己的東西是流派,那就是個人式流派;假如一個人認同自己的是文化,那就是個人式文化;假如一個人認同自己的東西是科學,那就是個人式科學;假如一個人認同自己的東西是學術,那就是個人式學術;假如一個人認同自己的東西是純學術,那就是個人式純學術,最關鍵的是認同,那沒辦法,個人式的東西都要尊重個人選擇,不能越俎代庖。
我覺得個人認同的方法也可以,試驗過的方法也可以,自己能做到的方法也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也可以。
其中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我想舉一個例子,比如打射擊之類的電子游戲,有些人用的是鍵鼠,那瞄準的準確度就高,假如用的是手柄,那瞄準起來準確度就低,手柄玩家不能單純模仿鍵鼠玩家的打法。
個人式純學術的個人,有的人的純學術錯漏百出,有些人的純學術缺點比優點多,有些人的方法優點比缺點多,這些都是有可能的。
不管怎么樣,是模仿、是創新、是改進,別人的個人式純學術只能做參考。
模仿別人的人為什么要模仿自己喜歡模仿的人呢?我覺得是因為認同別人的方法或喜歡別人的方法。
假如沒有模仿,人類的知識靠什么傳承呢?所謂的創新不也靠參考別人的東西或者這世界上存在的東西么?
這個世界或許廣泛存在個人式純學術,我給它起了一個名字。
個人式純學術比我設定出來的純學術更行之有效和符合現實,因為純學術也是由人來寫的,就跟科學是科學家寫的是一樣的,但每個科學家的想法又是不同的,究竟聽哪個科學家的說法呢?所以我才覺得個人式純學術更符合現實,當然不管是純學術還是個人式純學術這都是我提出來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