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86章 為人自貴自尊,虛世隨緣隨分

記得曾經看到過一副對聯:為人自貴自尊,虛世隨緣隨分。這里面包含的深刻智慧和作者對這個世界的明悟是值得敬佩的。

為人自貴自尊,虛世隨緣隨分

人生在世,正確的自我價值觀是一個極重要的因素,如果擺錯了位置,放錯了地方就很容易感覺受挫,且容易自卑。

自貴,即自我尊貴,它表示不應把重要的個人價值隨意交給他人來定奪和評論。懂得“自我尊貴”重要性的人,他們不會在意別人怎樣評價自己,我行我素,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

浮華世間,人言可畏,對于這句話我們每個人或許都有過相似的經歷,有時候來自他人的評價不僅缺乏人情味,甚至像是一把刀刃鋒利的刀,在評價與言論的同時一刀又一刀的砍下去,沒有任何同情,不留絲毫情面。人與人為什么不能彼此尊重,和平共處,非要產生各種對抗,然后相互傷害呢?

這個由小我人格意識主導的混亂世界,人心也是混亂的,經常言出驚人且不顧及后果,傷了別人自己也并不能得到任何的實際益處,損人不利己,這便是瘋狂。比如,時下具有這類典型特征的人群,經常被叫做的“鍵盤俠”。

小我,它的存在意義就是不斷制造痛苦和分裂,不是給個人給自己制造各種問題,就是因為此人的無明無覺知遭到小我利用,通過他又去傷害其他更多人。

小我,只要它還能左右和掌控,就會不斷地制造分裂和痛苦,因為痛苦與分裂的能量層次是它最最喜歡的頻率范圍。當然,自從人類進入到漫長的鐵器時代之后,恐懼已經完全滲透到人類集體意識集體社會當中去了。由此產生的強烈的二元對立特征,已經深入人心,就好比成王敗寇,還有男尊女卑等等。

一個人如果生活在這個社會之中,就必須做到足夠的優秀,在整個人群之中占據到前列才能不被這個競爭的環境所淘汰。而這種所謂的“優秀”隨之而來的就是內心的恐懼,因為這種優秀隨時都有可能被其他人所超越。

在現實社會當中,所謂的優秀一般都伴隨著激烈的競爭,而且競爭還很激烈和殘酷,當你必須快速的擊敗對手,甚至不擇手段來達到目的。這樣的優秀,就是必須得重復的去擊敗對手,其中隱藏的危機是非常之大的。

這種所謂的優秀,伴隨的還有自負與傲慢,并由此而產生對其眼中所謂的弱者的不尊重和輕視。

而且,更加荒唐的是:這個世界已經有一個被認可的普通標準:

如果說一個人的身體和價值低于所謂公認的某一標準之時,就會被大多數認同于這個標準的人歧視和孤立。

能夠覺察到小我的控制企圖并愿意超越它,超越分裂與對立便是覺醒。但覺醒并不只是口里的宣稱就算,而是需要從內心真正認清和明晰才行。所以,一個真正覺醒的人必然會首先做到:自貴與自尊。

自貴與自尊,總是同時出現和發生,因為當一個人懂得了“自我價值”的真正意義,他/她不僅非常清楚自己的個人價值并不是由外界和他人決定,而完全是自己之余,也會清楚明白,若要體現出真正的自我價值,對于自己的完全尊重也將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

那就意味著,他/她從此刻開始,將不再以任何方式貶損自己,而是完全的尊重自己,接納自己,擁抱自己。

換句話說,自貴與自尊兩者結合便是完整的“自愛”;當一個人完全接納自己,接納自己本有的價值,懂得了自愛之后,才能真正去愛和關心他人。

自尊,是尊重與善待自己,并尊重與善待他人。

自貴,是對自己和他人的尊重與善待,并從這種品質中獲得自我價值。

曾經的特蕾莎修女無疑是擁有這樣高貴靈魂的人,一生都在行善助人,雖然這樣,還是有人會在背后說三道四,惡語相向。但特蕾莎修女并不以為然,依然堅持著自己的理想和事業,她曾經說過:

人們經常是不講道理的、沒有邏輯的和以自我為中心的

不管怎樣,你要原諒他們

即使你是友善的,人們可能還是會說你自私和動機不良

不管怎樣,你還是要友善

特蕾莎修女一生所做的善行明顯與這個金錢利益至上,崇尚競爭與斗爭的世界格格不入。

?

另外就對聯中的,這個“虛”字,就已讓人贊嘆不已,足以說明對聯作者對這個世間真相的看清。

人生如虛幻夢境,短短數十年而已,相比靈魂的永恒無限,簡直就是彈指一揮間,不是夢境是什么?!而且極其短暫,剎那間即生死。

但是,若想看清這個世間幻象的虛幻不實,卻又需要非常清澈明靜的內心覺知。這個世間幻象就像是激烈攪動的一池渾水,什么都辨不清也看不明,而這個攪動的力量便是小我的分裂性思維。

不得不承認,這個現實的世界當中的誘惑很多,很多事物都在重復出現,所謂的窮富之別、男女之別、有權無權之別......其實都不過是人生的一種體驗而矣,有的人就是選擇低調的人生,向往著和平安寧,他們所積累的智慧和經驗讓他們不想去鋒芒畢露。

若要看清池水真貌,就必須首先停止攪動,讓快速轉動的激流與漩渦自己慢慢停止,直至完全靜止,隨著污濁之物的不斷沉底,原本渾濁的水便會逐步清晰,才能看清水中世界的真相。

所以,在這個世間行走與生活,我們不能任由小我控制,因受到世俗規則的影響不斷處于疲于奔命的忙碌,而需要能夠時常抽離自己,從“動”回歸“靜”,從“頭腦”返回“心靈”。

頭腦善于思考,而心靈只是感受,若要如實感受,就必須歸于“靜”,一動一靜,便是對比。當我們從日常生活的忙碌中回歸心靈的平和與寧靜,便會很自然的通過此刻的“靜”獲得一種與日常忙碌生活的“動”的鮮明參照。

接著,經由不斷地更多地細入內心,進而更多地覺察到這個世界本屬幻象的本質。這時,我們就能更輕松的對過去那些不愿放手、執著并緊抓的事物輕松放手。

讓人不禁感慨:虛世幻境,何可求得,隨緣來而聚,隨緣去而分,本無一物,自在亦自由。

主站蜘蛛池模板: 罗江县| 昭苏县| 咸阳市| 岗巴县| 盖州市| 兴宁市| 博客| 庆元县| 越西县| 新和县| 扶余县| 池州市| 庆云县| 五河县| 黄陵县| 拉孜县| 南投县| 定西市| 金川县| 义马市| 遂川县| 浦城县| 徐汇区| 宜宾市| 玉溪市| 巩义市| 巴林左旗| 和硕县| 那坡县| 轮台县| 泉州市| 海兴县| 沈丘县| 新乐市| 遂平县| 岗巴县| 新宾| 富民县| 博客| 翁牛特旗| 澄迈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