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84章 有些人喝酒的時候為什么要吃肉

酒,一種受眾廣泛的日常飲品,同時也是走親訪友的送禮佳品,兼備飲用、社交、文化等多重內涵。

畢竟酒后吐真言

自己喝自己痛快,大家喝一起痛快

但其實喝酒也是要講究方式方法的。酒間有個說法,最不濟的喝酒方法叫“窮喝”,但“窮喝”也得有下酒的東西,起碼來一碟花生米才像話。

稍微進階點兒則是名菜花毛一體

那么,喝酒為什么總要就點兒東西?而下酒菜,吃點兒啥才好呢?

源遠流長下酒菜

喝酒就菜這一習慣顯然是找不到發明者的,屬于一吃就懂自古有之的人類行為。比如2800多年前的周朝,周宣王喝起酒來已相當講究,會拿生魚片就酒。

從甲骨文到小篆的“酒”

其實作為一種飲品,專門配以器皿,已經能顯出其地位▼

當然,可以如此講究的也僅限于貴族階級

不光酒器繁多,禮儀規矩也特別多

顯然除了喝著爽之外,已開始具有儀式性功能

普通平民喝酒雖然沒條件講究,但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下酒菜也要逐步升級。到了三國時期,由于喝酒就菜的行為已相當普遍,下酒也有了自己的名字:按酒。

要俺說,大口吃喝大聲哭笑

這可比那勞什子文人規矩好多了

人們吃下酒菜,很大原因是為了讓飲食體驗更佳。無論是白酒紅酒還是啤酒,口感都太單一,喝一會兒便覺無聊。這時,一些可以提供豐富口感的小食能夠使喝酒的體驗變得更有樂趣。

另一方面則更重要,喝酒的時候伴著食物,更有益于健康。

十串兒還是五串兒

其實我們喝的酒進入身體后會被迅速吸收,約20%在胃里吸收,80%在腸道中吸收。為了防止過快酒醉以及空腹喝酒對胃的刺激,就要吃一些東西。相關研究的結論是,飯后飲酒血液里的酒精濃度比空腹飲酒時低70%。

而如果吃喝酒時的食物是脂肪類,則更能減緩人體對酒的吸收速度。

飲酒切記適量,且不要忘了下酒菜

濫飲只能帶來痛苦,雖然生活本身才是痛苦的源頭

基于這些考慮,古時候人們常吃的下酒菜就包括肥肉,綠林好漢的“大塊吃肉、大碗喝酒”或許就能大幅提升他們的酒量。

不過當時的酒度數很低,遠不能和今天的白酒相比

所以大口喝酒是真的可以的當一般飲料來喝的

具體到各朝代,人們所食又有所不同,比如在文縐縐的宋朝,下酒菜都很小清新——人們流行喝酒就著水果;而從明代以后,便宜且吃起來停不下來的花生米開始流行,并迅速紅遍大江南北,發展至今還進化成了花生米配毛豆的“毛花一體”。至于當今喝酒時很常見的涼拌牛肉,在清朝以前這么吃可是要被流放的。

宋徽宗《文會圖》描繪一群文士以文會友飲酒賦詩

可以清楚的看到各種酒樽、菜肴

可說是一種極度精致的酒文化了,真太守醉也

有著悠久歷史的下酒菜,也常常出現在名家作品中,于是我們也得以窺見一些名人的下酒偏好。

比如張學良,喝酒喜歡就著“錯菜”。這是他家一位廚師的拿手好菜,每當深秋霜雪降臨時,廚師會把各種新鮮蔬菜切碎、用蝦油浸泡,入壇密封,腌制幾個大瓦壇,第二年春天再取出給張學良下酒。憑借清脆香的口感,“錯菜”還被張學良奉為遼菜中小菜的代表。

還有些人,比如魯迅的弟弟,喜歡用臭的食物下酒,最知名的“四臭”——臭莧菜、臭豆腐、臭冬瓜、臭鹵菜,這些都是他的偏好,一般人可不這么吃。

而紹興四臭,莧菜梗為王

各地下酒菜皆有風格

具體來說,南北不同地方流行的下酒菜是很不相同的。

比如皇城BJ,老BJ民間有“四葷四素”的說法,四葷是豬頭肉、羊腦子、牛肚子、雞爪子;四素為臭豆腐、炒黃豆、南瓜子、獨頭蒜,任何一樣都不是稀罕物,但是就酒特別有就頭。往日出酒攤的,肩上挑酒挑,前面放的是酒桶,后面半擔裝的就是下酒菜。來客隨喝隨停,隨喝隨吃。

一大堆老BJ爆肚兒,有嚼勁...

但如果是比較講究的大飯店或重要飯局,飯前喝酒時桌上會擺著“四海四山”——鮮螺片、熏黃魚、醉醬蟹、鞭河蝦;水晶肘花、醬鹵牛舌、白水羊頭、鹵水雛鴨。顯然,這些菜的段位比前一批高端多了,雖說很適宜下酒,平日里喝酒是舍不得就這些的。

編輯已經饞了

在北方也有更具普適性一些的下酒食物:燒烤。一年四季,北方食客喝酒都少不了烤串,尤其在一些夜宵攤點,叫上一盤烤羊肉、烤魷魚、烤韭菜,一伙人聚在一起喝酒,邊吃邊喝邊聊,相當盡興。這時候,喝酒就的不光是烤串了,更是這種熱烈的氛圍。

喝酒配一切,烤串串一切

另外,豬耳朵、豬頭肉以及各種鹵味都是北方酒客常常下酒的好食物。

至于南方人,比較偏愛的下酒菜有鳳爪、八爪魚等等。拿鳳爪來說,無論是泡椒鳳爪還是鹵雞爪、醬雞爪,嘗起來都是有滋有味,且雞爪肉不占胃,下起酒來十分巴適——略帶刺激的酒混合著雞爪兒的濃香味下肚,真是讓人回味無窮。唯一的不便可能就是雞爪的骨頭太多,需要認真吐出,當然要是鹵得很爛,直接吃下去也是無妨的。

“老酒鬼”的最愛

沿海常見的八爪魚也是特別受很多南方人寵的下酒菜,它屬于小船魚鮮,因此不受休漁期的限制,市場每天都有賣。八爪魚肉質緊實勁道Q彈耐嚼,回味還有那么一股鮮甜,和酒類是相反的味道體驗,不知不覺中酒就喝多了。

一口一個,滋味無窮

還有名菜皮蛋。涼拌皮蛋像果凍一樣彈軟爽口,配上獨特的咸鮮味,不僅適合下酒,還適合下飯。家里若是來客,涼拌一份松花蛋擺成花形上盤最合適不過了,食用時配以姜末和醋,口味好不說,還有輔助解酒的功效。

別看不起眼,簡直就是下酒菜中的扛把子啊

另外,很多人喝酒還喜歡吃一些豆腐——豆腐不僅體積上比較有“存在感”、能夠減緩酒精吸收,還含有豐富的半胱氨酸,有利于解酒。根據“餃子就酒,越喝越有”的說法,喝酒吃餃子也是不錯的,因其一般是混合食物,營養豐富,且耐咀嚼、經吃,很有延緩酒精吸收的效果。

切得越小,吃得越慢,聊得越歡

飲與食的碰撞

美食與美酒相伴相生了這么多年,光下酒菜都有那么多說頭,可見食文化與酒文化從來是密不可分的,它們有一個統一的稱呼“飲食文化”;同時,美食與美酒的結合也常常能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花。

比如自2018年起,瀘州老窖特曲就在新華社民族品牌工程指導下,攜手中國烹飪協會在全國范圍啟動了“濃香正宗·中國味道”中華美食群英榜活動,至今已走過三季,成功尋味川、豫、粵、閩、魯等十大菜系,在四川、河南、廣東、福建、山東等南北省份近三十多座城市舉辦多場美食盛宴。

三年來,瀘州老窖特曲帶著大家一起尋遍正宗華夏風味,還在所到之處的城市開展當地最值得吃的“中華美食群英榜·美食名店”,以及最值得吃的菜肴“中華美食群英榜·招牌好味道”評選活動,為全國老饕的美食打卡提供權威指引。

在挖掘中國味道的過程中,瀘州老窖特曲還邀請眾多宗師主廚都參與助陣中華美食群英榜。比如在尋味浙菜時,令人聞過難忘的有李林生大師的翡翠蝦球、朱啟金大師創新的東坡牛扒、杭幫菜大師的鮮香芙蓉鱈魚舫等等,它們不僅突出了浙菜的細、特、鮮、嫩,在吃的時候甚至能領略江南水鄉的靈秀風骨、體會到歷代文人的清美氣質……

同樣,魯菜的火焰糖醋鯉魚、拔絲山藥、白扒四寶,湘菜里的東安仔雞、剁椒魚頭、鴛鴦蛋,也都是體會菜系本味的最正宗味道。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兴县| 苍山县| 淮阳县| 齐齐哈尔市| 四平市| 昌黎县| 庆云县| 会宁县| 梁山县| 丰原市| 奉贤区| 资源县| 东城区| 滁州市| 乐山市| 绿春县| 黔南| 万盛区| 浦县| 日喀则市| 阿城市| 开平市| 西盟| 台南市| 舒兰市| 安庆市| 宜良县| 泾川县| 迭部县| 陆川县| 菏泽市| 舞阳县| 绵阳市| 博乐市| 涟源市| 德惠市| 泸水县| 阿巴嘎旗| 岫岩| 西昌市| 石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