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苦來自于年少的敏感多愁,行路跌跌撞撞,境況起起伏伏。
在年少的歲月里,幾乎沒有人能逃避對外界喧囂的關注和在意,對自然界物候變遷的諸多感慨,甚至是一個人無端的臆想,狂歡或悲嘆。它們或許只是人生路上的滄海一粟,卻足以在那一刻令人悲傷難過,郁郁寡歡。而少年的心理疏導,在偌大的校園里,或許只能依憑閑來無聊、愛聽故事的好事者。稍顯坎坷的前路,被懵懂年少的我們描補成難以翻越的模樣。
迷茫來自于對未來的一無所知,我們在繁雜而鋪天蓋地的事務面前手足無措。
俗語講,常立志不如立常志,那么比二者都可悲的,大概是不知立何志。
對生命價值的實現有著怎樣的期待和憧憬,設想和規劃?不知道。將來學習的專業是否符合個人的性格和天賦?不知道。將來投身的事業能為這個世界帶來哪些微小的變化?不知道。
可是最后的我們,還是要真誠感謝這個學校。
疲勞倦怠的打磨,苛刻規則的錘煉,一顆心流浪遷徙,惶然無錯。
然而,百般困苦之后,我們對逆境的耐受力和寬容度得以提升,深邃的探究與思考被喚醒,從此迸發出絕地求生的孤勇與力量,殺伐決斷,所向披靡,最終淬煉出真實而堅韌的自我。
歷經那些艱辛的前路,我們終將懂得——四海皆為客,心安是吾鄉。漫漫長途,所見皆是過客,縱他來去難定,又有何傷。表里山河,心安即可長棲,縱使風云變幻,又有何懼。
(擠一擠)???,再這里就要和大家道別了,一篇小小的勵志小故事,希望可以得到大家的喜歡,蟹蟹~拜拜~
全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