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妝束:大唐女兒行
- 左丘萌 末春
- 640字
- 2020-11-02 10:04:08
織造部
唐代的絲綢品類極多,有絹、絁、紗、縠、羅、綾、綺、錦、織成等。
經、緯
織物均由絲線縱橫交疊織造而成,經為縱線,緯為橫線。織造時通過經線或緯線的變化,可以在織物上顯出不同的花紋。
絹、絁
絹是當時的普通平紋織物;絁與絹類似,但織造時使用的緯線粗細不一,會形成緯向條紋。
紗、縠
紗是較為輕薄的織物,經緯纖細,排列稀疏,呈平紋方孔。其中極輕的無花薄紗名為“輕容”,也有名為“方空”的。縠與紗類似,但絲線經過強捻、精練、脫膠,表面有松軟的褶皺紋路,又名“縐紗”。白居易《寄生衣與微之,因題封上》中有:“淺色縠衫輕似霧,紡花紗袴薄于云。”
羅
以經絲纏絞與緯線交織而成的特殊織物,因經線絞纏的方式、數量不同,創造出多種不同的式樣。羅仍屬輕薄織物,但通常比起紗、縠略顯厚重,王建《宮詞》中有:“嫌羅不著愛輕容。”上層貴族用羅講究輕薄,有蜀地所產的“單絲羅”,極為輕薄,優良者每匹僅重五兩。李嶠《羅》中有:“云薄衣初卷,蟬飛翼轉輕。”在素羅之外,又有特別提花織成的“花羅”。
綾、綺
綾在當時包括平紋地或斜紋地的單色暗花織物。綾在唐朝極為流行。中唐以來,用特殊工藝織造的繚綾極貴重,為宮廷貴胄所重視。綺工藝類似綾,以二色彩絲(經緯異色)織造,又名“二色綾”。
錦、織成
用染好色的絲線織出的多重組織結構織物,質感較為硬挺厚重,往往具有華麗的色彩與圖紋。因織造結構、顯花模式的不同,可分為經錦、緯錦、雙面錦等,又有將金銀線織入其中的織金錦。織成是預先按照服裝式樣所需織造的高級織物,大多用彩絲織造,也屬于錦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