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35 王充(公元27—97年)

戰斗的無神論者。

王充,字仲任,漢族,會稽上虞(今浙江紹興上虞)人。東漢哲學家、戰斗的無神論者。王充年少時就失去了父親,鄉里人都稱贊他對母親很孝順。后來到京城,進太學學習,拜班彪為師。

王充

王充以道家的自然無為為立論宗旨,以“天”為天道觀的最高范疇。以“氣”為核心范疇,由元氣、精氣、和氣等自然氣化構成龐大的宇宙生成模式,與天人感應論形成對立之勢。其在主張生死自然、力倡薄葬,以及反叛神化儒學等方面彰顯了道家的特質。他以事實驗證言論,彌補了道家空說無著的缺陷,是漢代道家思想的重要傳承者與發展者。

王充思想雖屬于道家,卻與先秦的老莊思想有嚴格的區別,雖是漢代道家思想的主張者但卻與漢初王朝所標榜的“黃老之學”以及西漢末年民間流行的道教均不同。《論衡》是王充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國歷史上一部不朽的哲學著作。

王充的哲學思想可概括為:天自然無為、天不能故生人、神滅無鬼、今勝于古。

王充雖然反對神學目的論,但他不了解造成吉兇禍福和貧富貴賤的社會原因,因而主張命定論,強調“命”的絕對權威,認為“命當貧賤,雖富貴之,猶涉禍患矣;命當富貴,雖貧賤之,猶逢福善矣”。而決定生死夭壽和貧富貴賤的命運,是由天和各種星象施氣造成的,“天施氣于地以生物,人轉相生,精微為圣,皆因父氣,不更稟取”。甚至造成社會治亂的原因也取決于“時數”,而否認人的作用,“年歲水旱,五谷不成,非政所致,時數然也,昌衰興廢,皆天時也,賢不賢之君,明不明之政,無能損益”。人在命運面前無能為力,只有聽憑命運的擺布。在這方面,王充不僅遠遠落后于荀子,也不及墨子,甚至不如孔子。

王充雖然反對“天人感應”,卻又宣揚“瑞應”。他說:“凡人稟貴命于天,必有吉驗見于地”“善祥出,國必興;惡祥見,朝必亡”。例如,宣帝、光武、明帝、章帝等“仁君”出世,就有鳳凰、麒麟、芝草、甘露等吉祥之物出現。

王充也主張妖祥說,他認為盡管人死不為鬼,但鬼仍然存在。妖是一種氣化現象,“天地之氣為妖者,太陽之氣也”“陽氣赤,故世人盡見鬼,其色純朱”。妖祥同瑞應一樣,是一種自然現象,也是社會興衰的征兆,“天地之道,人將亡,兇亦出;國將亡,妖亦見”。

其生平著述有《譏俗》《政務》《養性》《論衡》。除《論衡》外均已失傳。

《論衡》一書,許多觀點鞭辟入里,石破天驚,也可以說是我國古代的一部“百科全書”。就物理學來說,王充對運動、力、熱、靜電、磁、雷電、聲等現象都有觀察,書中記載了他的觀點。他還解釋了人與自然的關系。王充把人的發聲,比喻為魚引起水的波動;把聲的傳播,比喻為水波的傳播。他的看法與我們今天聲學的結論是一致的:聲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聲要靠一定的物質來傳播。歐洲人玻意耳認識到空氣是傳播聲音的媒介,則是17世紀的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曲水县| 康乐县| 呼伦贝尔市| 洛扎县| 洪江市| 扎赉特旗| 云浮市| 巴南区| 两当县| 星座| 大连市| 五大连池市| 望城县| 高要市| 贡嘎县| 盐亭县| 康马县| 湘阴县| 株洲县| 准格尔旗| 邮箱| 宣威市| 白朗县| 信宜市| 陆河县| 平遥县| 隆尧县| 临潭县| 平罗县| 宁明县| 靖江市| 门头沟区| 海晏县| 台前县| 聊城市| 乌拉特前旗| 中西区| 龙川县| 霍城县| 辉南县| 西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