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城諸多勢力多次上午山尋找鐘七,然而只見將軍廟三五道士,一問三不知,只得四處打聽,一時卻也毫無所得,只得感嘆神龍見首不見尾,不虧是高人,行蹤縹緲,凡人難覓。
九里徑,鄧府中廂院堂,這院兒闊有十丈方圓,青石板鋪地平,墻邊幾株松冉冉,數莖竹斑斑,菊花凝霜絕,幽蘭映水丹,粉泥墻壁,磚砌圍圓,當真是高堂多壯麗,大廈甚清安。
“嘿……哈……”
而鐘七正在院里練習武藝,但見翻騰跳躍,虎撲鶴形,蛇形貍翻,五形變化實無涯,拳舉如龍戲水,掌來似鳳穿花,套路演練愈加嫻熟,虎虎生風,拳勢如風,袖袍獵獵作響。
半晌之后,鐘七拳勢稍緩,呼吸也愈加綿長,緩緩收了套路,深吸一口長氣,矗立院中屏氣凝神,數十息后方才緩緩吐出,一口沉長濁氣在這日漸寒冷的深秋中,形成白霧噴出丈許,猶如一道白色匹練。
“飛……飛劍術……”
正在這時院門口,一聲驚呼聲忽然響起,鐘七眉頭一皺,擾人練功可是江湖大忌,轉身一看,卻是鄧奎左手挽著個三層菜匣,右手提著美酒一壇,正滿臉驚愕的癱靠在門檻上看著自己。
見是自己的大主顧來了,鐘七把眉頭一松,連忙跑過去扶起驚慌的鄧奎,面色和緩的笑道“是鄧巡檢,方才練功嚇著巡檢,卻是貧道的不對,還去巡檢莫怪”
“不敢,不敢……倒是弟子打擾泓師修行了”鄧奎起身歉意道,猶豫片刻又驚異的問道:
“傳聞興元府至巴中成都一帶,常有劍俠之輩,遁形青冥,會使那飛劍跳丸之術,口噴白光一道,猶如電徹,須臾之間能飛千里,那白光在人脖子上一繞,人的頭顱就掉下來了,泓師方才所吐出的白虹,飛竄丈許,可是傳說中的飛劍術嗎?”
鐘七聞言一愣,轉而輕笑道“巡檢啊,這那里是甚么飛劍,不過是修煉內功之后,吐出的一股濁氣罷了,哈哈,咱們屋內詳聊吧……”
二人轉入屋內,把酒菜鋪在八仙桌上,鄧奎雖是此間東道主,卻謙讓到下席,鐘七推辭不過,也就坐在上首。
捻了兩口菜,飲過一被酒,鄧奎忍不住開口贊道:“想不到泓師還會武藝,不僅道術高妙,內功也是高深啊……”
“繆贊,繆贊了,不過是區區莊家把式而已,不足掛齒”鐘七抿了一口酒,含笑回道。
鄧奎聽罷只以為是鐘七自謙之語,遂也自嘲道:
“若道長這是莊家把式,那我等平生所學就是鄉野雜技了,這呼吸吐吶的內功非皇宮大內,將門世家所不能傳,外間江湖客,保鏢武師具不過外功罷了”
鐘七聞言不語,只是把筷子放下,示意鄧奎繼續,他長處山中,對朝廷,江湖等了解知之寥寥,也不便插話,有機會從鄧奎這里了解一些,自然是凝神靜聽。
見鐘七不語,鄧奎搖搖頭嘆息道:“據典籍記載,前朝大夏武備鼎盛至極,有江湖俠客,內外家武學高人開山收徒,各有派系,朝廷也專門習武,保衛皇宮的大內武師,然而自本朝以,雖則歷代先帝文治武功遠,疆域兵備邁歷代前朝。
卻自文宗皇帝起,刀槍入庫,官府抄掠民間武學,未經官府允許,禁止民間武師,俠客開山,開館授徒傳武,違者一律按邪教,妖人,聚眾蠱惑愚民等處理,民間也禁止私藏甲胄,弓弩等物,違者一律按謀反處置……”
鐘七抿嘴一笑,也忍不住感慨道“朝廷這樣做不是挺好,武人血氣方鋼,脾性暴躁,稍有不對,就提刀動搶,至少自文宗以來,天下太平,人人安樂,再也無人敢視朝廷律法如無物了”
鄧奎舉杯與鐘七對飲一杯,也是笑著贊同道:“那倒也是,不過也是自文宗之后,這百年來,武學也漸漸式微,內家功夫更是只有佛道兩家,深山古剎可能還有些傳承了,所以驚見泓師內功,我還以為這就是傳說中的劍仙之術哩”
鐘七恍然,怪不得這鄧奎一聽內功便如此驚異艷羨,轉而也是心喜自家竟然有緣從老廟主處習得內家功夫。
其實老廟主陳空山年輕時也是歷經挫折,才從一個皓首蒼髯的江湖武人身上學得這內外功夫,而那武人便是前朝御前馬步軍都點檢,專職領人護衛宮廷。
只是梁太祖數萬虎狼之師攻破舊都,他手下不過區區數百武人,如何抵擋,只得受夏末帝所托抱了小王爺,在手下拼死阻攔下,城墻狗洞逃出京都。
此人在外浪蕩數載,竟然召集前朝余部,在關中做下好大的事端,此事現在不提,只說其舉事失敗后,孤身一人竄至興元府,前后都有官軍搜捕,自覺逃生無望,便把一生武藝傳給了當地略陽縣一個四處拜師,愛舞槍弄棒的富家子。
而這個富家子,便是老廟主陳空山,他因包庇反賊,牽連全家被官府殺捕,唯他仗著微末武藝只射生逃出,但也不敢回鄉,流浪數載才在將軍廟當了道士,這也是老廟主見鐘七流浪孤苦,想起當初,便不顧賈清風反對,硬是收下了鐘七。
當然這些秘辛鐘七自然不知,只是聞鄧奎之言,曉得了內外武學之珍貴,心下也是猜測老師父當年肯定不是一般人,打定主意回去一定要向師父打聽個詳細。
二人攀談間,不覺日至晌午,酒過三巡,菜過五味,鐘七放下筷子,朝鄧奎拱手道“這些時日,多謝鄧巡檢熱情招待,留貧道在此將養傷勢,各類藥草,法物贈送不絕,也耗去了鄧善信諸多資財,大恩不言謝,請受貧道一拜……”
鐘七說罷起身深躬一禮,鄧奎連忙阻住,疑惑道“泓師這是何意,你是道法高人,落到鄙陋室,正是鳳凰棲落爛松樹,也是我家福分,又對鄧某指點了諸多法教之事,怎敢當泓師大禮”
鐘七搖頭不語,只是扶正鄧奎坐下,硬是深深作揖到底,鄧奎推辭不過,只好受了大禮,面露疑惑,欲言又止。
鐘七也不解釋,他不得已之下,以顯法戲術迷惑鄧奎,鄧奎卻對他敬若老師,不僅讓出最好的中廂與他居住,各類所需也是應鐘七所需,只要鐘七開口就是搜刮百姓也要弄來,如此恩情當得一拜。
“貧道在鄧府叨擾多日,如今傷勢漸好,也該與鄧巡檢辭別了……”
鄧奎聞言一愣,轉而把住鐘七袖子道:“泓師傷勢并未痊愈,為何忽然要走,可是鄧某招待不周,還是府中女眷婦孺亂嚼舌頭,得罪了泓師?”
鐘七搖搖頭回道“貧道一日三餐都是鄧巡檢親自送來,夫人也對貧道禮遇有加,只是貧道出來許久,并未歸山,怕觀里道兄擔心……”
“這個無礙,稍后我遣人送個信到午山,泓師且安心在此玩耍就是,不必為此憂心”鐘七話還沒說完,鄧奎直接插言挽留道。
“不必勞煩差人,貧道方外之人也不便久居巡檢家中,觀中也有事務需要打理……”鐘七在此辭別,轉而朝面露不舍的鄧奎寬慰道:“午山距此不過數十里,一日便至,巡檢日后但有麻煩,只要修書一封,貧道力所能及之事,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鄧奎見鐘七堅決要走,也只好嘆息答應,點府中家眷,僮仆,丫鬟具來相送,送出九里徑外,鄧奎有點僮仆牽來一匹棗紅大馬,渾身毛色光亮,高橋馬鞍,朝鐘七抱拳道:“此路數十里,這匹馬給泓師做個腳力吧”
“哈哈哈……鄧巡檢忘了貧道此前所言了嘛,道人不騎馬,不坐轎啊……”
鐘七在鄧府住了十來天,常見鄧奎騎這匹馬巡哨,而巡檢司五十弓卒又是步軍,軍馬也只有這一匹,可見鄧奎之赤誠,已受鄧家恩情,又如何能受此馬,所以推說道,轉而又朝鄧奎道:
“鄧巡檢不必再送了,把馬牽回去吧……貧道去也……”
說罷不顧鄧奎挽留,疾步往回走去,而鄧奎也一直站在九里徑鄉道口,望著鐘七背影漸漸遠去,一時默然無語,眼看鐘七身影漸漸只剩一個小點,才在身旁家人的催促下,轉身準備回府。
“鄧巡檢,謝你大恩,下次相見,貧道送你一件禮物……”忽然一道猶如洪鐘大呂般的聲音在耳邊響起。
鄧奎連忙轉身望去,卻是數百步的鐘七正揮手說道,隨即鐘七身影漸漸遠去,消逝在蜿蜒小道上,唯有一曲道情歌悠揚響起,清朗的音調傳遍四方:
無名無利任優游,遇酒逢歌且唱酬。
數載未曾經圣闕,千年唯只在仙州。
尋常水火三回進,真個夫妻一處收。
藥就功成身羽化,更拋塵坌出凡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