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想主義四部曲
- (加)保羅·布盧姆 (美)史蒂芬·平克
- 812字
- 2020-10-29 12:17:13
05 觀念聯系事實
人類認知主要由3部分形成:(1)客觀存在的事物;(2)事物在大腦中的反映;(3)我們為其創造的語言,借之我們才能與他人交流。以貓為例,首先要有一只貓,然后才會確立關于貓的觀念,隨后才有“貓”這個大家認可的詞。所有一切都來源于貓的客觀存在,如果沒有這個客觀存在,就無所謂關于貓的觀念和語言。我已經強調過正確反映客觀事物的主觀事實都是清晰明確的。我們這里又講到,所有觀念在客觀世界中都有其特定的本源。現在,我們必須深入探討,觀念與客觀事物如何發生并非簡單的聯系;接著,我們將解決這個問題:錯誤觀念是怎樣產生的。
有時觀念與客觀事物之間的聯系直接明了,就如我們舉例中的貓,我們稱之為簡單觀念。符合我們大腦中“貓”的定義的是一種特殊的、毛茸茸的、會“喵喵”叫的動物。簡單觀念相對容易驗證,因為它所對應的客觀事物只有一個。比如我們提到的貓,它所包含的意思是明確具體的。
與簡單觀念相對應,復雜觀念指的是那些與客觀事物并非一一對應的觀念。這種觀念在客觀世界中通常具有多個來源。例如民主,它是明確具體的觀念嗎?至少在潛意識上來說,是的,因為我們可以把它聯系到客觀世界。但是民主的內涵有其豐富的來源:人物、事件、憲法、立法行動、舊制度以及新制度等。如果我要和其他人討論民主問題,為了避免因走入主觀主義的歧路而無法與別人溝通,我討論的必然是現實中大家都明白的事物;我必須不斷地涉及現實中的種種事件,而這些事件即是民主內涵的現實土壤。
我們如何解釋那些錯誤觀念的產生呢?錯誤觀念即對客觀事物作出偏離其本源的錯誤反映。沒有任何觀念可以完全脫離客觀世界,即便是最荒謬的想法。但是觀念與客觀世界的聯系可以變得遙遠而難以捉摸。錯誤觀念已經偏離了事物的本源,它或許不能提供客觀事物的真實情況,但卻可以反映出產生錯誤觀念的人的精神狀態。錯誤觀念是我們在應該全神貫注時卻麻痹大意的產物,是我們對客觀世界作出一相情愿的假設的結果,它只能由我們自己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