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字就是這么來的:字里字外的動物王國
- 孟琢
- 665字
- 2020-10-22 19:04:27
群
合群的羊
在這一講,我給大家介紹“群”這個字。“群”是一個古老的漢字。“群”和羊有什么關系呢?這還要從漢字和羊的習性說起。
在“群”的金文中,下面是“羊”,上面是“君”,“君”在古代的發音和“群”相近,這是一個標準的形聲字。
古人很早就認識到羊群居的特點。宋代有一位學者叫徐鉉(xuàn),他是整理《說文解字》的大功臣。他說:“羊性好群,故從羊。”意思是說,羊喜歡扎堆群居,所以古人用“羊”來為“群”造字。
從金文到《說文》小篆
,從隸書到楷書,“群”字的寫法一脈相承,唯一的變化,就是從上下結構變成了今天的左右結構。

在漢語中,“群”最開始表示動物聚集。先秦時期有一本重要的史書叫《國語》,書中說:“獸三為群,人三為眾。”這里的“三”不是一個具體數字,而是泛指數量眾多。這句話說的是,很多動物聚在一起,這叫“群”;很多人聚在一起,這叫“眾”。我們今天說的“群眾”一詞,其中的“群”與“眾”最開始是有分別的。
“群”可以很熱鬧。《說文解字》說:“群,輩也。”“輩”指同輩,我們的兄弟姐妹、同學朋友都是同輩人,大家聚集在一起,就是一個熱熱鬧鬧的群體。
“群”也可以很無聊。在《論語》中,孔子說有些人“群居終日,言不及義”。意思是說,如果一大群人整天聚在一起,說一些輕浮無聊的話,就沒勁透了。
“群”也可以很積極。比如“群策群力”,大家聚在一起共同出主意,出力量。
“群”也可以是一種君子的狀態。在《禮記·學記》中有個詞叫“敬業樂群”。“敬業”是指認真對待學業、尊敬長者,“樂群”是指在群體中和別人愉快相處。在古人看來,“敬業樂群”是一種基本的君子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