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服務容器化開發實戰
- 尹為強
- 715字
- 2020-10-30 15:17:06
1.5 微服務開發原則
在實際工作中進行微服務開發時,除了遵循1.4節介紹的設計原則和拆分原則,還要遵循以下開發原則和開發規范。
1.5.1 微服務命名
微服務名稱(Service Name)采用三段式的命名規則,中間使用短橫線(-)分隔,即xxxx-xxxx-xxxx形式。一級服務名為組織名稱,如baidu;二級服務名為應用或項目的名稱,如tieba;三級服務名為功能模塊的名稱,如auth。整體使用英文拼寫,單詞間不要使用空格和下畫線(_),全部使用小寫字母。如果微服務僅供組織內部使用,可以將應用或項目名稱作為一級服務名。
正確的示例如下:
baidu-tieba-auth(僅舉例說明)
eos-order-cancel
org-open-platform-proxy
錯誤的示例如下:
org-open-platform proxy [錯誤說明:空格]
org_open_platform-proxy [錯誤說明:下畫線]
org-open-PLATFORM-proxy [錯誤說明:大寫]
1.5.2 項目依賴配置
使用Maven進行項目管理,在項目的pom.xml文件中添加以下父依賴,用于實現微服務基礎框架構建、健康檢查、路由追蹤等。在pom.xml文件中,按照以下規則命名groupId和artifactId。
1.groupId
定義當前Maven項目隸屬的實際項目或應用,與包命名規范類似,按照“組織.項目/應用”的格式進行命名,如<groupId>com.unicom.eos</groupId>。
2.artifactId
使用service-name定義artifactId,如<artifactId>eos-open-platform-proxy</artifactId>。
1.5.3 配置文件
配置文件一般使用*.yml或*.properties格式。
1.本地配置
bootstrap.yml配置文件用來配置服務本身的屬性,如微服務名稱、端口,以及需要連接的配置服務器等。
2.遠程配置
命名如{service-name}.yml的配置文件放在微服務平臺的Git倉庫(公共GitHub或私有GitLab)中,用來配置業務邏輯中用到的配置信息。
3.版本配置
微服務開發會配置多個環境版本,一般包括開發(dev)、測試(test)、灰度(grey)和生產(prod)4個環境,運行環境配置文件如表1-1所示。
表1-1 運行環境配置文件

不同運行環境的配置文件,在微服務啟動時可以動態傳入,參數為“--spring.profiles.active=test”,其中,test表示使用測試環境的配置文件。
1.5.4 代碼命名
變量采用駝峰式命名法,接口統一使用RESTful通信風格,URL統一使用小寫字母,方法命名采用小駝峰格式。
- Learning Cocos2d-x Game Development
- Linux KVM虛擬化架構實戰指南
- Instant uTorrent
- 電腦軟硬件維修大全(實例精華版)
- 基于Proteus和Keil的C51程序設計項目教程(第2版):理論、仿真、實踐相融合
- 電腦常見問題與故障排除
- 施耐德SoMachine控制器應用及編程指南
- 深入淺出SSD:固態存儲核心技術、原理與實戰
- VCD、DVD原理與維修
- 分布式微服務架構:原理與實戰
- 基于Apache Kylin構建大數據分析平臺
- 微軟互聯網信息服務(IIS)最佳實踐 (微軟技術開發者叢書)
- Visual Media Processing Using Matlab Beginner's Guide
- Building 3D Models with modo 701
- 龍芯自主可信計算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