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天機】
- 逆相
- 半日浮生
- 2719字
- 2020-10-29 16:33:25
一百三十年前,前唐政局黑暗,宦官與黨爭始終繚繞著唐庭的政治中心,各地藩鎮割據一方,互相攻伐征戰,百姓痛苦不堪,民不聊生,終于在這種情況之下爆發了著名的黃巢叛亂。
黃巢叛亂標志著前唐王朝的徹底沒落,唐末叛亂被鎮壓之后,各地的藩鎮在鎮壓農民叛亂的過程之中慢慢壯大了自己的地方割據勢力,割據格局于是越演越是激烈,終于當唐王朝徹底被其中一鎮取代之后,各地的節度使們搖身一變,個個都成了獨立王國。
統一乃是大勢所趨,百姓需要安定的生活,而各國的君主們也是野心勃勃的想要重新統一天下,兼并戰爭必不可免,紛紛擾擾一百多年下來,天下漸漸形成了七國爭霸的割據格局。
這七個強大的霸主國家分別是中原稱皇的晉朝,虎踞江南的楚國,割據嶺南的南宋,偏霸西川的蜀國,西風凜冽的西北秦國,獨占山西的北漢,北方雄主燕國。因為春秋戰國時期已然有七國爭霸舊事,所以本朝七國爭霸便被史官成為之“后戰國時代”。
而這七國之中,秦國和晉國皇帝都姓秦,溯本追源,五十年前秦晉本是一家,國號大周,而屬于大周的領地的還有現在的北漢,當時的大周皇朝占有西起河西走廊,東到渤海,南至長江,北臨燕云的遼闊土地,自唐末割據以來首次統一了整個北方,聲勢震天。
在這樣的形勢之下,幾乎所有的人都下意識的認為周朝當可統一天下,當時除卻周國之外,天下的割據勢力還有四處,便是南方的楚國,蜀國,宋國和北方的燕國,而這四股勢力不管在國力上還是在軍事上都遠遠不是周國的對手。
如果政策得當,周國統一天下幾乎勢在必行,而當時的周天子明宗也非昏聵之君,所有的有識之士都看好周國,天下英才畢至,皆是為了統一天下的大業。
終于在五十年前,爆發了另天下震驚的后赤壁之戰,周明宗御駕親征,親率舉國五十萬精兵南征楚國,唇亡齒寒,南方注定對抗北方,蜀國出兵十萬,宋國出兵五萬,楚國集兵二十萬,三國聯盟共計三十五萬于赤壁對抗強勢的北國周朝。
這場戰爭的具體過程迄今為之各國都沒有公開,當時具體發生了一些什么沒人知道,而戰爭的結果卻是極度殘酷,南方最大的霸主國楚國從此一蹶不振,偏安一方,蜀國和宋國都各自閉關,各守國門。
而作為當時戰爭的主動方,強盛一時的周國自此土崩瓦解,明宗在戰亂中駕崩,周朝宗室晉王秦傲光廢了周太子,在周都中州稱帝,建立了晉國;而周國分封涼州的秦王見狀也是依瓢畫葫蘆,秦國自此立國。
周國大將軍劉源看見周朝大勢已去,不甘人下,割據太原,自立北漢。從此以后原本大好的統一形勢不復存在,七國逐鹿的格局由此奠定,并且持續到今天。
晉國雖占有中原富庶,但國力并不如何見強,直到文德皇帝提拔趙淵涯為相,晉國才一舉飛騰,成為當世霸主,而現在,晉國文德皇帝卻又自毀長城,將一手締造了晉國神話的丞相趙淵涯斬首示眾,真不知感慨命運的無常。
刑場之上,趙淵涯淡淡的對著獨子趙無咎交代了一些事情的前因后果,原來那令兩父子產生長達六年隔閡的竟然源自于一場誤會,只不過這場誤會卻深深地毀滅了一個家庭,讓一個原本幸福的家庭支離破碎,當真是殘酷。
趙無咎無地自容,他從來么有想過事情竟然會是這個樣子,趙淵涯從來都是為自己遮風擋雨,現在即將死去,還為自己抽謀劃策,指點出路,父愛無疆,父親高大的形象與自己的任性跋扈相比,更顯得趙無咎的渺小。
趙無咎梗咽道:“父親,孩兒誤會你了父親……原諒孩兒的無知,父親……”
趙淵涯的眼眶已經注滿了淚水,臨死的時候能夠看到自己的獨子醒悟,身為一個父親,他再也沒有任何的遺憾,當真是可以放心的去了。
趙淵涯沉聲說道:“咎兒,為父從來都沒有怪罪過你,你無須自責,你一定要記住為父的話,只要你能生活的更好,為父縱然是在九泉之下,也能安心,這個天下沒有什么誰是誰非,從來都只是權勢橫行,你若不想被人欺辱,那便要擁有自保的能力,不要奢求你的敵人能夠放過你,而要做到你的敵人都要害怕你,只有這樣,你才能夠在這個亂世更好的生存下去?!?
趙淵涯的話語間無不充斥著梟雄本色,將一位叱咤風云的梟雄面目展現無遺,這些都是趙淵涯一生政治斗爭的智慧結晶,現在他即將倒臺死去,而他們趙家卻不能因為自己的倒下而沒落,所以趙淵涯必須要教會自己的兒子生存之道。
當真是虎父無犬子,趙無咎雖然年歲尚輕,但是也深知生存之道理,他點點頭說道:“孩兒知道,只是父親,當年你與魔門圣女所商討的天下大勢,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晉國不已經是天下霸主了嗎?難道說天下有變不成?”
趙淵涯點頭道:“不錯,咎兒,這個天下遠非你看到的那么簡單,尤其是近百年來戰亂不斷,在這亂世中,往往滋長的便是梟雄的野心,你生活的太安逸了,很少看到這個天下背后的格局,當年周國何其強盛,統一了整個北部,卻還不是土崩瓦解,淪為青史一筆慨嘆?!?
對于這個天下的歷史進程,趙無咎自然是深深知曉,丞相世家,書香門第,即便再是頑劣不堪,又怎么可能會不識四書五經?只不過對于五十年前那段風起云涌的歷史,趙無咎卻是知道的不多,各國對于那段歷史也沒有詳細的記載,或許只有當朝者才知道其中的秘辛吧。
趙無咎好奇的問題:“父親,當年周天子南征楚國,三國聯盟赤壁大戰究竟是怎么回事呢?為何史書上對此沒有詳細記載,民間也沒有記錄呢,按理說這種堪比三國赤壁大戰的故事不可能會這般冷淡才是啊?!?
趙淵涯嘆息道:“所以為父才說你目光狹小,周國的覆亡是一大損失,但是究其根本,卻是因為周天子盲目自大,將武林徹底與朝廷對立,而他卻疏不知道,武林雖不足以對抗朝廷,但是一旦與之對立,將他們推到敵國,那產生的后果卻是相當之嚴重,周國的快速崛起和迅速覆亡便是活生生的一個例子。這段歷史已然湮滅在浩瀚青史之中,如果你對它有興趣,將來不妨在秦國尋找答案?!?
趙淵涯閉口不談當年故事,卻更加讓趙無咎對當年的故事感興趣,聽趙淵涯的意思,周國當年的滅亡還和武林有關系,這又讓趙無咎的血液快速的沸騰起來,這個天下真的有江湖嗎?
趙無咎又問道:“父親,你剛才說天下有變,這個指的又是說什么?”
趙淵涯沉重的嘆了一口氣,說道:“此乃天機,不可泄露,當時機成熟的時候,你自然會明白的?!?
秦隆演一直注視著刑場上的情況,對于趙淵涯,他是深惡痛絕,這個權相的存在讓他這個晉國的皇太子當得相當之郁悶,堂堂皇太子的權威一直被趙淵涯壓在身下,秦隆演深知趙淵涯絕對是自己執政路上的一塊絆腳石,趙淵涯一日不除,那么就算他登基,也一日不能握有大權,所以現在父皇出手對付趙淵涯,是秦隆演所最樂意看到的。
不過正是出于對趙淵涯深深地忌憚,所以秦隆演才自己請命監斬趙淵涯,他需要親眼看到趙淵涯的死亡,只有這樣,他才能夠心安,至于趙無咎,一個紈绔子弟罷了,像趙無咎這樣的敗家之子在列國比比而是,根本不必放在心上。
秦隆演抬頭看天,此時日上三竿,灼熱的太陽讓整個刑場都顯得有些燥熱,秦隆演朗聲說道:“時辰已到,行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