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招待會(二)
- 娛樂小書生
- 阿土古
- 2331字
- 2020-10-29 18:31:01
陳味沒有理會臺下眾人的猜想,他繼續闡述自己的想法。巴拉巴拉一大堆后,他才意猶未盡的停下嘴,目光掃向夏侯。
后者點點頭,站起身,接過臺前的話筒,繼續主持。
“好了,通過小陳剛才的發言,想必大家都有了一些了解。接下來,大家可以自由提問。”夏侯開始調控節奏。
“刷刷刷”臺下立馬豎起了多雙或大或小,或百或黑的手。夏侯挑了一位年輕的女孩。
女孩大概還是剛從學校出來,被挑中提問后,急忙起身,臉色紅赤,顯得很興奮、緊張,語氣急切:“您好,我是BJ晨報實習生謝雨,我個人非常喜歡您寫的那篇小說,請問您最近有創作新的作品嗎?”
“白白的機會,就問這么個問題,太年輕啊!”
“首問,就這么個東西,實在沒價值。”
……
不過,謝雨絲毫沒有理會周圍這些前輩們的低語,眼神就那般急切的望著陳味。
這是碰到粉絲了啊,陳味心里有些好笑。不過更多的是欣慰,果然,他永遠不會是一個人在戰斗。
“謝謝你的喜歡,我非常高興。新的作品,我已經在籌備當中,很快就會跟大家見面。”
接下里,夏侯挑選了一位四十左右的中年男子。他可不是謝雨那樣的菜鳥,在媒體圈摸爬打滾了怎么些年,他很能分清哪些話題才能吸引普通百姓的眼球。
“你認為韓寒相比你出色在哪里?”
話音剛落,現場頓時一片寂靜,顯然在等待著陳味的回答。這是一個局,等待著陳味往里鉆。
“韓寒啊,他是一個非常有才氣的少年,我非常欣賞他。他寫的小說,非常受青少年的喜歡啊!” 雖然不爽男子逼問的語氣,陳味還是笑著回答。
“你沒有正面回應這個問題。”男子繼續逼迫。
陳味的臉色開始變得嚴肅,目光直射對方,“在我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請問你認為韓寒哪些地方比我出色,這樣我好有個目標可以回答。”
“這……”男子頓時語塞,韓寒比他出色在哪里?受人喜歡,剛才陳味已經承認韓寒小說非常受青少年喜歡;承認韓寒小說賺的錢多,拜托,那是另一層面的問題了,不是個人方面的。
男子不甘心的坐下。臺下記者看著面無表情的陳味,果然,能寫出《十八歲出門遠行》的人,心里怎么可能沒有一點彎彎繞繞?看人,不能只看表面啊。
女人環視一下周圍,舉起了手。
挑中后,她左手扶了扶金絲鏡框,右手拿著話筒,目光炙熱,“請問,你對香港演員杜XX怎么看,他批評你的作品不接地氣,不受普通民眾喜歡?”
這絕逼是一個大坑?這姑娘生活中絕逼是一個雷厲風行的。陳味心中暗暗吐槽,不過表面上還是馬上接過話頭:“這位記者的問題很有意思。什么是接地氣?那就是貼近普通百姓生活,講究生活的原滋原味。許多優秀的現實主義作品莫不如此。”
停了會兒,陳味繼續補充:“但是知道文學的人都知道,小說是分體裁、種類的,往大了說有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后來還有現代主義等等,小的說更是不甚繁雜。而且每個人的審美需求與審美期待都不同,因而每類小說就都存在它的讀者市場。單純一味的小說非但沒有益處還會損害小說的長久發展。至于對那位杜XX先生,我本人不置可否,只殷切的希望他能多讀點書,懂點文化。”
記者們,本身很多就是文學系出身,最不濟也跟文學搭點邊。陳味說的話,他們自然不陌生,甚至很多自己都學過,所以他們都贊賞的點了點頭。
文學,怎么可能就簡單的化而為一,那不是發展,只能是一條枷鎖,牢牢的鎖住文學飛翔的翅膀。
“這個小作者有點實力,我越來越期待他了。”男子推了推眼眶,透過鏡片,他的眼神明亮透徹。
“差不多了,接下來該是最后的問題了。”老賈知道自己不能再等了,再等下去,自己湯都沒得了。
陸續幾個不痛不癢的問題后,夏侯看看表,將近11點,可以結束了。
“好,接下來最后一個問題,就南方雜志的那位記者先生吧!”
“我就問作者本人一個問題,你認為作品的優劣該由誰來評斷?謝謝!”老賈的問題簡潔明了,但其背后潛藏著的掰扯開來,估計半來個月都可能理論不清。
陳味自問自己沒有那個實力,也沒有那個精力,所以他只能避重就輕,稍微的談論下自己的看法。
“感謝這位記者的提問。說實話,這個問題,我很惶恐,我怕回答不好這個問題,它太沉重。小說的優劣,到底由誰來評論,自古以來便爭論不斷。遠的不說,就說近現代吧,張恨水的小說好不好,好,大多數讀者都非常喜歡看。但是一直以來,評論界都只把它當做通俗小說看待?為什么,因為它的思想價值含量不高。”
陳味喝口水,繼續說道:“那么現在呢,許多評論者開始反思,認為之前對它的評斷太過片面、武斷,其實他的小說雖然不如<吶喊>等小說意旨深刻,但也反映了當時的一些問題,有著一定深度。張愛玲小說莫不是如此。同樣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評價那么高也是這個道理。其實,最好的例子還是<紅樓夢>,我私以為小說最好的出路就是在保證一定思想價值的前提下,借助一些敘述技巧、手法,讓廣大群眾能夠接受、喜歡。至于對它的正確評價,我想最好的還是由歷史來評斷,能流傳百世的肯定就是偉大作品。”
說完,陳味不再理會眾人,獨自一個人從側門離開。
臺下記者們對陳味的離開,沒有過分注意,他們一個個的全被陳味的話鎮住了。這小作者年齡不大,思想卻很老道嘛!深得游擊戰精髓,敵進我退,我不正面回答問題,找歷史的現代的盟友,你們不好反駁。
敵退我進,最后來一記絕殺,你們反駁不了大多人尤其是先賢們的意見。
記者會沒有波瀾的結束了。事后的報道,正如陳味所料的不差,雖然只是客觀轉述了他的原話,不過不出意外,他贏得了許多作家、學者乃至群眾們的贊賞。
他大氣、沉穩有見識,雖帶著點小憤青,不過這樣也更惹人喜愛,圈粉無數。走在學校里,陳味都感覺自己像只猴子,處處惹人圍觀。
京城期刊,抓住這個時間,趕緊刊登陳味最新作品-《老人與海》,一經發布,頓時掀起一片“味范熱”。
不過他畢竟不是明星,時間長了,他又不常曝光,周圍的人也就對他習以為常。但不可否認,經過這次事件和憑借著兩篇小說,陳味終于在文藝圈站穩了腳跟,有了一席之地,同時在民間也有了群眾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