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白蓮教
- 征途紀元
- 翻殼烏龜
- 3022字
- 2020-12-18 11:38:25
向天府巨安縣
以前的種桑養蠶織布添衣幾個月前已經消散,如今只剩下滿目荒涼,舉目望去,一片開闊地帶,曾經這里也是用來耕作糧食的地。
就連天上的鳥都已經失去了蹤影,就因為它們已經尋不到一??沙缘募Z食。
而路邊已經餓的瘦骨嶙峋的人顫巍巍的伸出了手,好似眼前就有白米飯,只要再向前伸上一寸就能得到。
而在他旁邊有五六具尸體在旁邊躺著,伸上的肉已經少了幾塊,不知是被什么吃掉,尤其大腿和胳膊處更是都已經露出了骨頭。
稍微好點的就是還能走路的人,懷里總是抱著一個瓦罐,眼睛警惕的望著四周,說不準就會有人沖過來與他爭搶。
在這里,有一個瓦罐就已經是上等人了。
“老張頭,還活著呢?”
“活著呢,你不也沒死嗎?”
“作孽啊,要不是老婆子,早就餓死了。”
“走吧,聽說進了城墻就有吃的了,聽說白蓮圣母廣施恩德,會給她的信眾賜福,只要加入白蓮教,就會有吃的了?!?
“真的?能吃飽?”
“去了就知道”
去時的路上人流越聚越多,很多衣衫殘破手拄拐杖的人相互攙扶的向巨安縣城走去,在那里有能讓他們活命的食物。
而巨安縣城內,人潮嘈雜,很多頭纏白巾的人來來往往,很多人聚集在一處空地。
十五人呈三角隊形在那里如瘋魔狀跳著不知名的舞,領頭的人嘴里不時的會出現怪異的聲調。
而在他們前面居然有一頭豬,此豬甚大,被綁在臺按上,嘴里一直哼叫,在這向天府,如今還能有一頭豬,這簡直猶如神跡。
一群人不知做著什么法事,等人群聲音越來越大的時候,領頭一人上前一步,從懷中取出一刀。
瞄準綁在案板上的豬,一刀直刺心臟,鮮血直接噴濺而出,顯然此人也是殺豬生手,并不是專業屠宰的人。
圍觀之人不斷嗷嗷叫好,看著那鮮血噴濺的豬一陣熱切,那可是豬肉啊,就算沒有這大旱,也是難得一吃的存在。
而且這是豬肉,吃著一點慚愧內疚的心態都不會有。
在旁邊的高臺之上慢慢走出一人,此人白紗遮面,步態從容,站在上面俯瞰眾人。
“恭迎白蓮圣母”
看到高臺之人后,眾人趕緊跪拜行禮,就是這個人讓他們團結在一起,就是他讓他們有飯吃,就是他讓自己找到了真正的信仰。
此地便是白蓮教的大本營,攻占了向天府四縣之地,白蓮教已經發展出八千余人,里面年輕人占了兩千人。
白蓮教組織嚴密,有教主和圣母及各個使者,殺豬捅刀之人便是白蓮教主茅子元,此人是向天府的秀才,考取舉人時久考不中,發生大災后又不甘心被餓死。
有的人天生就適合亂世,腦筋一轉,這白蓮教便誕生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也容易,只要給這群流民吃的,就算叫黑蓮教也沒人糾結這事。
手中有人后,帶領這群流民攻城拔寨,這向天府七縣之地便有四縣已經落入他們手中。
官府之中本來就沒有多少兵丁,而且向天府離女真較遠,并未在此駐軍。
這縣城之中都是一群鄉勇,而且還是快被餓死的鄉勇,與其說是白蓮教打下來的,不如說是撿來的。
茅子元當然想底盤越大越好,但沒有糧食,這群流民就不給你干活,他如今也是缺少糧食,只能暫時在這四個縣城安營扎寨,等籌措好糧食便再進行進攻。
茅子元殺完豬后,又舉行了一些不明覺厲的儀式,便將這豬分解成無數塊,取出數口大鍋,將豬肉分散投入集中熬制。
這樣才能最大限度的利用這一頭來之不易的豬。
畢竟是茅子元辛辛苦苦跑了幾十里才找到一處農戶從他們家里偷來的,為了能迅速回來,他可是騎著豬跑了一路。
如此跌臉的事當然不能讓信眾得知,這是他自己偷偷摸摸干的,沒辦法,若是拿不出什么讓人信服的奇跡,這群流民是不會相信的。
而這頭騎回來的豬,如今在這里,就是奇跡。
等他們吃了這豬肉,若是還不信,會被吃豬肉的打死。
怎么,敢說不信,以后還想不想吃肉了。
茅子元收拾好一切,轉頭看向前幾天剛封的奉天使者,剛才他不斷向自己示意,想來是有什么事情吧。
“教主,韓山童來了,已經等了好一會,急著要見您?!?
這奉天使者以前就是酒樓的店小二,因為伺候客人經驗十分充足,把茅子元伺候的舒舒服服,便得了這個奉天使者的名號。
在這群流民之中也算是混的比較好的,已經是這里數一數二的人物。
“這群人看來是等不及了,走,和我去會一會他?!?
茅子元解下罩在身上用羽毛編制的衣服,這衣服只有在進行儀式的時候才能穿,而且也就是要忽悠這群人的道具而已,與正常人談正事的時候哪能穿這一身。
二人快步走進三進大宅,這里已經被白蓮教征用,說是征用,其實就是占領,這里的主人早就被茅子元冠以邪魔名號替天行道了。
幾十人的信眾在這處大宅來回巡邏,他們的待遇已經十分好,每日能夠兩餐,中午還能吃到一個窩頭。
“韓先生,讓你久等,真是罪過罪過?!?
茅子元干笑兩聲,向屋內坐著的人抱拳干笑。
這韓山童是前朝后唐的貴族,若是后唐未滅,少說是郡王爵位,待楊國覆滅后唐之后,這韓山童便悄悄隱匿,暗中謀劃復國大計。
只是楊國成立之后,歷經兩朝,居然沒有出現什么大的紕漏,這讓韓山童有力無處使,總要找到一個契機才能行復國大業。
這兩朝,韓家一直在積累財富,本就是以前的豪門望族,又經歷滅國之戰,在楊國攻入后唐皇宮之時,他們早就將財物轉移,以圖后用。
直到第三朝,到了楊念武一代,向天府百年大旱,白蓮教橫空出世,這就是大亂征兆,韓山童當機立斷,前來此處找上茅子元。
“茅教主,你難道只有這四縣之地,這就能滿足?”
韓山童已經是耄耋老人,今日不知明日事的人,沒有任何客氣,直入主題,而且他也看不起這茅子元,一個破落戶居然能和他平起平坐,若是沒有這大旱,他都不會正眼瞧茅子元一下。
“韓先生,我知你復國心切,可我們如今也是糧食不多,這四縣已是勉強維持,沒有這糧草,我怎么打仗?!?
茅子元也是叫苦不迭,已經走上了這條不歸路,不進則退,抓住就是砍頭,他何嘗不急,可沒有糧食,別說攻城略地,就連這群流民留不留得住都是兩說。
“糧食你不需擔心,大批糧食已經在運送途中,但有一點,你必須靠這一批糧食去攻打剩下的三縣,以戰養戰才可,若是一直讓我們來輸送糧食,這絕不可取?!?
“有韓先生這句話就好了,本教主也會遵守當時的約定,你們復國,我來做護國神教,我們各取所需”
就在兩人談論之時,河西路節度使百里奚卻是真的光著腳跑出來迎接來客了。
自從發生大旱,對他來說簡直是焦頭爛額,本來這賑災就是一項十分艱巨的任務,保不準就會牽連出貪腐大案,就這他還在提心吊膽。
可更讓他焦慮的是,不只是有旱災,這群流民之中居然出現野心家,籠絡流民成立白蓮教,公然豎起大旗,要舉兵造反,而且已經攻陷四縣。
這簡直是雪上加霜。
召集武將不斷議事,如何鎮壓叛亂,這百里奚并非是浪得虛名或者依靠裙帶上位,手里絕對有兩把刷子。
作為和女真接壤的一路,沒有經歷過戰爭,不可能成為一路節度使。
處理這種叛亂百里奚總結起來就是要快,若是鎮壓在萌芽之中,亂子還不會太大,可這叛亂是有根基的叛亂,就是大災之后流民太多,已經形成了自己的勢力。
而這平叛的最根本之處,對于百里奚來說就是找到白蓮教的核心之地。
對于百里奚來說,他們是有絕對的優勢,人員齊備,糧草充足,后勤保障也十分順暢,而且還是正規軍,對付這群流民簡直是手到擒來。
但古今歷史證明,若是找不到弱勢一方的核心,消滅不了他們,那這白蓮教就會越來越壯大,以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處理起來就會十分麻煩。
所以找到核心所在乃是重中之重,也是百里奚苦思冥想的事,這四縣不可能一次攻打,雖然是一路軍,但這一路軍即要防范女真,又要防范西邊的陳朝,兵力本來就捉襟見肘。
所以此戰務求一擊必中,不給白蓮教逃脫的機會。
如今百里奚簡直是病入膏肓的人,病急亂投醫,哪怕如今有人說要開膛破肚才能找到白蓮教的核心,他都會找把刀將肚子剖開看看。
聽到有人說若是他想活命就要倒屣相迎便迫不及待的跑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