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浮世鳶尾
- 如夢春山
- 兜兜搬小海星
- 3204字
- 2020-10-30 10:07:29
早上八點鐘,山城報業大廈十二樓的茶水間。
何莞爾雙手環臂靠在門邊,凝視著琥珀色的液體從咖啡機噴嘴的滴漏下來,漸漸注滿整個杯子。
端起來抿了口,不加奶不加糖的Espresso,非常適合目前她的狀態。
從之前那個莫名其妙的夢開始,她一直沒有合眼——短短四個小時的睡眠,沒有咖啡,她的狀態一定應付不過來每周一次的刀光劍影。
例會通常安排在周一上午,這一次因為國慶假期改期,改在了周三。
咖啡實在太苦,何莞爾皺起眉頭,強迫自己喝了大半杯,忍住胃里的灼燒感,又抬頭揉了揉太陽穴,一陣苦笑。
馬上就是三字打頭的年齡了,身體遠不如二十郎當歲時候的狀態,但凡哪一天的睡眠不足八小時,后果就是這磨人的偏頭痛。
“何姐早!”門口的聲音清脆響亮,“才八點過一點,您好早啊?!?
和何莞爾打招呼的是個剛入職的編輯,彭小小。她是七月剛畢業的應屆生,個子也如名字一樣小小的,年輕的臉上充滿了莽撞的斗志和勃勃生機,
何莞爾搖了搖手里的半杯咖啡,說:“不早的,今天例會,八點之前就有人來準備了?!?
她頓了頓,歪著頭對彭小小一笑:“總編最不喜歡人遲到,你早到的習慣很好,希望一直保持這種工作熱情。”
彭小小微仰著的臉上有些微的忐忑和興奮:“謝謝何姐?!?
上午,山城報業最大的一間會議室里,數十個欄目的正副職負責人圍坐在長方桌旁,外圍是一圈資歷較淺的編輯和記者。最靠里的主位上,是總編于偉安。
于偉安不是個面部表情豐富的人,這時候看著墻面上投影的PPT,也是不辨喜怒。
會議室里唯一一個站著的人是聶蕓,何莞爾曾經的頂頭上司,現在負責特別策劃欄目。
聶蕓有個曾用名叫聶琀,讀音簡單好聽,卻因為“琀”這個生僻字其實是指古代放在死者嘴里的珠玉,讓聶蕓很不自在。
據說高考前,她是自己拿著戶口本,跑派出所跑教育局,終于給改成了現在的名字。
改名字后,她的運勢就一飛沖天,學業順風順水,事業快馬加鞭,入職三年就拿下報社中層領導的位置,讓一眾小伙伴艷羨不已。
這個“據說”,其實是有一次聶蕓醉酒后自己說的,她和何莞爾,也有過無話不說的一段日子,只可惜,自從何莞爾從她手里拿走了金融財經板塊之后,她們便漸行漸遠。
聶蕓的聲音一如既往地清脆:“我們這期的特別策劃,為了響應慶州直轄五周年,決定做一期特別版的人物志,專題報道為慶州建設作出突出貢獻的各界優秀人士。對于這一期的人物志,采訪對象第一要有話題性;第二,不能遠在天邊;第三,最好是青年才俊;第四,人物的經歷有故事性,能對年輕人的胃口?!?
她一面說,一面把策劃呈現在眾人面前:“有這樣一個人,少年時候曾是奧數國家隊成員,幾乎可以肯定保送頂尖學府,人生事業不出所料會一帆風順,然而后來他一度消失并沒有讀大學,數年后再度出現的時候,投身于每天和數字、信息打交道的證券業,短短幾年時間積累了巨額財富。
后來,他選擇另一個和他所擅長的資本游戲無關的行業,投入巨大的資金,又讓一個暮氣沉沉的企業轉虧為盈,這樣的人物,還是我們慶州本土企業家,夠格嗎?”
于偉安眼里終于有了點興趣,拿著鋼筆輕點著桌面:“你的目標人物是誰?”
聶蕓傲然一笑,眼里微光閃動,嘴里吐出一句話:“桐城路橋董事長,莫春山?!?
她說完,按下遙控筆,下一幀圖像跳入眾人的視線。
雖然只是個模糊的側臉,何莞爾卻一眼認出,那就是昨天見過的莫春山。
她呆了一呆,忽然太陽穴針刺一般地疼,耳朵里升騰起一片尖利的嘯音,眼前黑了一黑。
緊接著,腦海里浮出那個莫名其妙的夢。
夢里很多不合邏輯的地方,比如,她明明在水里,怎么能看得清水面上的人臉,又怎么能聽得見有人叫她?
還能聽得到叫的是小草?簡直是不可能發生的事!
不過何莞爾也知道,所謂的夢是大腦皮層作祟,當然毫無邏輯可言,最大的可能性是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因為白天被莫春山嚇了一跳,所以晚上才會有那個詭異的夢境。
但,這些年她經歷過驚心動魄的事遠不止這一件,為什么獨獨在遇到莫春山后,夢就找上了她?
她一再告訴自己這是個巧合,然而越想不在意,卻愈發地無法說服自己,對莫春山這個名字,也愈發無法忽略——尤其是在莫春山和卓安然扯上關系之后。
何莞爾揉了揉發疼的太陽穴,耳里的嘯音漸漸平息。
她再一次聽到聶蕓的聲音。
“莫春山是幾年前紅極一時的風投天才,忽然轉到建設工程這個歷史悠久的傳統領域,和新經濟發展的趨勢背道而馳。他為什么做出這樣的選擇,我覺得普通讀者一定和我的感觀一樣,會非常感興趣。這一期的人物志如果能請到他來談一談,應該會很有看頭?!?
何莞爾還回想起,當年她正是跟著聶蕓跑金融口的時候,從聶蕓那里得知Mo這樣一號人物的。
那時候聶蕓似乎就對MO格外欣賞,經常念叨著Mo的光輝業績,實打實迷妹一枚。
現在看來,她也不知道從什么渠道了解到莫春山就是Mo,所以舍得耗費精力做出這樣一期面面俱到的策劃。
于偉安顯然很感興趣,他撫著下巴問:“有幾分意思,不過,莫春山本人同意接受你的采訪了嗎?”
聶蕓眼里的一絲不易察覺的失落,又馬上振奮精神:“問題不大的,基本上和他的助手談妥了。我覺得八成以上的希望?!?
“可如果我們今天同意,你這期策劃半個月后就要上,來得及嗎?”
“當然,”聶蕓篤定地點點頭,頓了頓,又說,“我偶然得知,莫春山的外型也很出眾,如果加上適當的包裝和宣傳,這一期的人物志說不定會有轟動的效應。”
于偉安眼睛一亮:“你的意思是,參照推送網紅的套路?”
“為什么不能?”聶蕓揚了揚眉,“網紅靠美顏和性暗示這種最低等手段都能吸引一大堆粉絲,有顏值有智商身家豐厚的商人憑著本事賺錢,不是更加值得推崇?至少比富二代的國民老公更有話題度吧。所以這一期的人物志重點會放在新媒體推送上,迎合年輕人的閱讀習慣?!?
于偉安撫著下巴,若有所思:“也不是不行,現在新媒體大行其道,傳統紙媒不變通就只能等死?!?
“不過,我打算做一個深度的報道,所以篇幅會有些長的,”聶蕓一邊說,一邊看了眼何莞爾,“我想,如果當期篇幅超過計劃,因為莫春山和金融、財經這塊聯系甚深,我覺得可以適當削減當期的財經欄目?!?
于偉安沉默幾秒,側眸看著何莞爾的方向,問:“小何,你什么意見?”
何莞爾抬頭,牽起嘴角回應:“我沒意見,服從安排。”
聶蕓意外地揚起眉,含沙射影的一句:“今天沒吃魚?”
言外之意,怎么不挑刺了?
何莞爾無意擴大戰爭,側眸看著聶蕓,認真地說:“吃啊,多寶魚而已,只有骨頭沒有刺?!?
于偉安揚了揚眉,嘴角似有一抹不易察覺的笑。
有了于偉安的首肯,聶蕓的策劃自然而然地通過了,而每周例會上最讓何莞爾擔心的通報點擊率的環節,倒是輕描淡寫就過了。
她負責的版塊一直以來是《山城周報》的精品欄目,然而傳統媒體受到的沖擊太大,財經欄目也難免受到了影響。
買紙質報紙的人越來越少,能靜下心來精讀一篇財經報道的人也越來越少,加上網絡版的報紙可以統計點擊率,哪些欄目受歡迎,哪些不受待見,一張表格就一目了然。
這一期的數據還好,尤其是關于國際形勢對投資策略影響的那篇報道點擊率很好,進了前三,這讓何莞爾松了一口氣——兩個月的奔波沒白費,還是有人識貨的。
但她始終有些心神不寧。
一整天的時間,她都無法集中精力工作,腦袋里總是跳出莫名其妙的念頭。
午休時間,她本想睡一睡的,然而一閉眼似乎就能看到怪夢里淡綠的漣漪和血紅的雙眼,耳邊也開始回蕩那讓她異常在意的兩個字。
小草,到底是什么意思?
到了下午,她精神困倦而焦躁,為了完成工作只好不停地喝咖啡,連平時大大咧咧的助手小雷都察覺到不對,悄悄問她是不是因為早上例會被聶蕓捅了一刀不高興。
誰都知道,財經板塊是何莞爾負責的,聶蕓用人物志打了個擦邊球,妄圖擠占何莞爾欄目的版面,雖然只是一期,但就跟黑社會馬仔搶地盤一樣,你退一步,別人就進一步,到最后退無可退,繳械投降。
何莞爾沒心思和小雷解釋她目前異常的狀態從何而來,也沒有坐以待斃的打算——莫春山現在涉及刑事犯罪,桐城路橋有可能一下子變得風雨飄搖。她對聶蕓的策劃不那么看好,當然也不會冒著泄露警方秘密的危險去提醒她。
先不說這案子可能和她這些年在追尋的東西有牽連,就說哪怕她實話相告,聶蕓都不會領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