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終山折月

  • 晚蟬吟
  • 瀟禾
  • 3128字
  • 2020-10-24 01:55:18

終山山脈又名中山,據天下之中,定鼎九州。其山勢層巒疊嶂,連綿百里。最高峰為折月峰,高聳入云,直插天際,有倚天之柱的美譽,被世俗視為溝通神明的圣山,歷朝歷代到此朝拜的有王侯將相,也有市井小民,絡繹不絕。

有大河洪水、長川發源于終山山脈。洪水自西而東,蜿蜒千里,流經最富饒的中州和河州地區,潤澤無數蒼生,如砥柱中流,為無數百姓贊頌和敬仰。長川自北而南,奔流萬里,一泄如注,所過之處不是窮山大澤就是密林荒漠,人煙稀少。而且長川之水不知何原因,水色發黑,常有人飲了長川水中毒而死的傳聞,久而久之,長川就成了一條惡名昭著的河流,仿佛一條擇人而噬的惡龍,常人唯恐避之不及。

折月峰終年云霧繚繞,雨絲霏霏。走進山中,古木參天,云段橋飛,萬壑爭流,更有那仙鶴舞姿,靈猴嬉戲,無不引人入勝,當之無愧圣山仙境,每年慕名而來的游山玩水的游客數不勝數。不過這些游客的足跡只是止步于山麓,雖然往上景色更為幽深奇特,不過那些地方人跡罕至,常有虎狼野獸,毒蛇蟲蟻出沒,一不留神便葬送了性命。還有那山間霧氣遮擋了視野,如果迷了路,更是一輩子別想出來。

人類往往喜歡對力所不及的事情妄加揣測,而折月峰有圣山之名,自然而然的就把人跡罕至的峨眉山頂牽強附會給神仙,有人說,折月峰上有仙人開辟的洞府,擅闖洞府的人都受到了懲罰。也有人說仙人在此地封印了一個妖魔,上山頂的人都被妖魔吃了。游客們雖然想的豐富多彩,但他們肉眼凡胎,怎能看得見那云霧繚繞下的折月峰頂,竟是天下修真正道之首折月派的宗門。

折月派歷史悠久,創派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為天下最古老的門派之一。風云變幻,陰晴難測,折月派雖時盛時衰,卻始終屹立不倒,除魔衛道,拯救蒼生,一如折月峰為為天下正道中流砥柱。

相傳折月派由兩人所創,只是后來兩人因為一些原因分道揚鑣。據說長川,洪水兩河的名字就是為了紀念兩人而起的名字。雖然關于兩人分離的原因破朔迷離,但幾乎所有的典籍上都記載兩人乃是親兄弟,在東海修行,無師無名,卻俱是驚才絕艷之輩,出道不久便創出日月雙俠的名號,威名遠揚。

當年因為道釋正統之爭,中原各派無暇他顧。南蠻三十六族傾巢而出,趁機入侵中原,其首領美姬一身巫術登峰造極,血屠靈山寺,只有方丈玉心法師重傷而逃,當時靈山寺乃天下四大名寺之一,消息傳出,天下嘩然。中原各派倉促應戰,卻難敵南蠻,節節敗退。而在終山決戰中,美姬憑一人之力連敗修真巨擘,中原各派人心惶惶。

正在一籌莫展時,兄弟兩人從東海趕來,在終山聯手打敗美姬,擊退南蠻七十二族,這才令中原轉危為安。之后兩人就銷聲匿跡,有傳言說兩人同時愛上了美姬,追隨他而去。也有傳言兩人在東海得遇仙跡,苦修道法,總之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不過后來,兩人中只有洪水一人在此現身中原,在終山折月峰開宗立派,依山為名,名為折月。

雖然在外人看來折月派的祖師是洪水,但折月派中始終供奉著兩位祖師。在折月派的宗門出,一條小溪被一塊巨石攔腰截斷,分成了兩條,一條流向東,一條流向南,在巨石上矗立著兩組雕像,神態酷似,甚至連動作都幾乎一模一樣。兩座雕像自折月派創建以來就一直存在,雕像上刻著兩人的名字,一名長川,一名洪水。

折月派幾經風云,中途幾又傾覆之危,幸賴祖師庇佑依靠護山大陣擊退強敵,這才轉危為安。后來折月人才輩出蒸蒸日上,才逐漸恢復祖師在世的威勢。而今折月第十五代掌門玄一真人,功參造化,修為絕頂,為天下正道執牛耳者。

他嫉惡如仇,除魔衛道,頗有祖師當年風范。玄一真人收徒極其嚴格,根骨,心性上上之資者才可入他門下,一生只收徒七人,七人具是人中之龍,出道幾年便闖出“折月七英”的名頭,威震江湖。后來一名弟子叛離折月,玄一真人師徒情深,為此黯然神傷,倦理瑣事。

從此頻頻閉關,短則兩三年,長則十多年。索性將折月交予六個個弟子處理,六個弟子每個都能獨當一面,分工協作,把折月大大小小的事情打理的井井有條。不過遇到特別重大的問題還是會稟明掌門,由玄一真人決定。

再過一日便是玄一真人的一百五十歲大壽,舉派上下喜氣洋洋,在六個弟子的調度下,有條不紊的準備三日后的盛宴。同時廣邀天下英雄赴宴酣飲。正道諸派聞訊紛紛遣門下弟子備禮前往終山祝壽,海內外散修或與折月沾親帶故,或受過玄一恩澤指點,或仰望折月派威名,結伴趕往折月。

玄一真人潛心修道不愿鋪設太大的排場,但難卻七個弟子的一片孝心,又要多年未見的昔日老友找來敘舊,這才提前出關延客。

這日,離終山遙遠的東海上,曉霞初現,半壁紅云。忽然一道青光穿破紅云,宛若流星一般,向西疾馳而去。仔細看去才會發現青光中裹挾著一個年約三十歲的中年男子,劍眉星目,豐神俊朗,端是不凡。

此人乃是東海有名的散修,人稱“云中君子”的李太浩。平日為人恬淡從容,溫文爾雅,可今日卻一反常態,神色焦急,一路上藍天碧海,五光十色,卻是無心賞玩,拼命御劍飛行,心中默默計算:“再有一日便是恩師的一百五十歲大壽,我須得日夜兼程,中途不能任何耽擱才能趕得上恩師大壽,可恨那東海三蛟作惡多端,又狡猾異常,除掉他們頗費了些時日,否則如何這樣緊張,早多日便能與兄弟相聚。”

他所說的恩師乃是當今折月掌門玄一真人。不過一個是名門之首的絕頂人物,一個是小有名氣的海外散修,兩人怎會有一段師徒情緣,這還得從折月七英中年齡最小的一位說起。

玄一真人最小的一位弟子名叫林云溪,自小天資聰穎,悟性非凡,善能觸類旁通,而且古道熱腸,常能急人之所急,為人謙遜恭儉,深的玄一真人喜愛,對他悉心栽培,傾囊相授。而林云溪也不負眾望,進步神速年輕一輩弟子中難逢對手,即使對陣老一輩弟子也是勝多敗少。

后來林云溪學有小成,玄一真人排他下山歷練去除掉在東海作惡多端,惡貫滿盈的“陰陽怪”石達。石達生就異稟,雌雄同體,因荒淫不法被官府緝拿,石達聞訊連夜出逃,暫避于深山野林中,后在一個無名山洞中得遇一魔教前輩羽化后留待有緣人的魔經法寶。

自此他一心修煉,學有所成后出關尋仇,將昔日追的他入地無門的官府殺得雞犬不留。報仇泄憤后仍舊本性不改,愈發荒淫無度,常常擄掠童男童女采補練功,采補之后就將男女殘忍的殺害。

東海百姓人心惶惶,深恐兒女遭此無妄之災,于是到處求仙拜佛,庇護兒女。正道諸派聞訊后,遣弟子下山誅殺石達,為民除害,但石達這些年苦心修煉,又采補練功,魔功修為深厚,那些正派弟子不僅沒有殺掉他,反而被他設計殘忍的殺害。

正道震怒,又遣修為精湛的弟子下山,那石達聞聽風聲后,知不能力敵,便潛逃藏匿起來,正道諸人在東海尋覓一個多月,無功而返。石達惡性難除,又出來興風作浪,為害百姓。

玄一真人派林云溪下山一為歷練增長見識,二是誅殺石達,為民除害。林云溪眾師兄極愛護這位師弟,怕他經驗不足,中了妖人算計再遭不測,紛紛稟明師父替他前去玄一真人見師兄弟情誼深重,也是心懷甚慰,不過他對林云溪心性修為洞若觀火,知道他聰慧多謀,處事不驚,修為更勝石達許多,足以擔此任務,仍堅持讓林云溪下山。

而林云溪年少氣盛,初生牛犢,又自負才華,不待眾師兄多勸,就御劍下山,朝東方疾馳而去。

林云溪到了東海業已月余,可誅殺石達的任務絲毫沒有進展,原來這石達狡詐多疑,從不在同一處地方作案,四處流竄,仿佛泥鰍一樣滑不留手。

林云溪無從下手,幾次三番都快找到他的蹤跡,可都被他逃掉,正苦悶焦急之余,一個年輕的修道者送來了一則消息讓他精神頓時振奮起來,這個年輕人正是李太浩的好友。

原來李太浩也一直在尋找石達,那日他御劍從一座不起眼的小山經過,忽然一道黑氣從一個隱蔽的洞穴中飄出,濃如黑墨,翻涌不止。李太浩好奇,按劍下山一探究竟,結果踏破鐵鞋無覓處,竟然發現石達正在山洞里練功。世上傳言石達修建了一座極盡奢華,富麗堂皇的宮殿以供享樂,而實際上他竟然以這么一座簡陋的山洞為巢,看來那些想尋找石達的人都被傳言誤導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泊头市| 鸡东县| 防城港市| 广平县| 信阳市| 宁阳县| 睢宁县| 卓尼县| 康马县| 洛隆县| 长武县| 赤峰市| 保靖县| 营口市| 祁阳县| 石楼县| 新民市| 阳信县| 积石山| 枣阳市| 双流县| 玉树县| 工布江达县| 同心县| 麦盖提县| 南丰县| 西城区| 沧源| 曲沃县| 无锡市| 新昌县| 和田县| 贞丰县| 浦县| 玉树县| 赤城县| 伊宁县| 祁阳县| 石台县| 百色市| 大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