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篇 貧窮:人行道路線圖
第5章 走得最多的路:人行道
當你是第一個信念有別于他人的人,你通常會說:“我是對的,其他人是錯的?!边@種處境令人非常不愉快,這種想法在令人振奮的同時也會招致攻擊。
拉里·埃里森(Larry Ellison)
人行道路線圖
大多數人終生都走在人行道上,他們是人行道路線圖的追隨者。人行道上的大部分人更注重今天是否有愉快的滿足感,而不去考慮明天的安危。
走人行道的人時常處于一種破產的狀態:生意失敗破產、演出失敗破產、失業后破產。在人行道上,你總是一個無家可歸、瀕臨破產或者隨時回到你父母地下室的人。
沒錯,有些走人行道的人還真的能掙到一大筆錢,但他們從來沒有得到過真正的財富。別搞糊涂了,人行道上從來不會有通往財富的出口匝道,只有一個“此路不通”的標牌,厄運隨時會來臨。人行道旅途就是一個財務單行道,其最終結果不是破產,就是清算危機。
哪些是走人行道的人
走人行道的人沒有財務目標,也從來不會有計劃。一旦有閑錢,他們就會立即去旅游、買新車、買新款衣服,或者買其他火爆的新品。走人行道的人,毫不在乎陷入“生活方式奴役”的泥潭中,他們貪戀及時行樂,追逐感官刺激,獲取即時的滿足感。這使得危機周期加快,每個月的負擔迅速增加,永遠地奴役著他們的工作或生意。
人行道是大部分人選擇的道路,因為它是阻力最小的路徑。其中的誘惑在于能獲得即時的滿足,他們認為金錢是一個燙手山芋,必須快速花掉,才能修復一天的疲勞。想見識一下走人行道的人是如何生活和思考的嗎?花幾小時觀看一下電視節目《朱迪法官》(Judge Judy)吧。女兒起訴媽媽要求支付100美元,人們不承擔責任、不計后果,人們想要免費租房。嚴肅地說,這檔節目應該重新命名為《人行道上的人生》。
走人行道的人的思維路標
走人行道的人的路線圖包含驅使他們行動的思維方式。這些思維方式都是路標,亦稱“思維路標”,會指引他的一生。
·對債務的看法:我依靠信用購買現在的東西!信用卡、整合貸款、汽車分期貸款,這些補充了我的收入,讓我能夠享受今天的生活!如果我現在要它,我馬上就會得到它。
·對時間的看法:時間太充裕了,我毫無節制地花錢。誰知道呢?也許我兩周內就死了,錢財乃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對教育的看法:我畢業后就完成了學業,萬歲!
·對金錢的看法:如果你掙到錢,就炫耀一下!為什么要存錢未雨綢繆呢?我花的每一分錢都是我賺到的,我的大部分賬單都按時支付,難道這不是對財務負責嗎?
·主要收入來源:什么掙錢多,我就做什么。我追逐金錢!一切為了百元美鈔!
·主要財富增長:凈資產?我進賭場、買彩票,我還主動向保險公司追索賠償……這些算嗎?
·對財富的看法:死的時候,誰的玩具最多誰就贏!
·財富公式:財富=收入+債務。
·目的地:目的地?我為今天而活,不為明天煩惱。
·責任與控制:所有的壞事都攤到我身上,其他人真讓我失望,我是一個受害者,這是別人的過錯。
·生命感悟:活在今天,別管明天。人生苦短,不要去理會30天之后的事情。浮生若夢!你只能年輕一次!再說,我總有一天會撞到大運的。
令人不安的人行道事實
雖然這些假設的思維路標和評論聽起來很荒唐,但事實會更令你震驚。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對2000個樣本的研究(在2001年技術爆炸和2008年金融危機之前),以下是令人不安的事實:
·55歲以下的人中大約有57%很可能資產凈值是零,或凈資產為負數。
·據估計,62%的美國家庭資產凈值都不足10萬美元。
·35歲以下的家庭中,89%的家庭凈資產少于10萬美元。
·在35~44歲年齡段的人群中,凈資產中位數為1.3萬美元,不包括房地產。
·在45~54歲年齡段的人群中,凈資產中位數為2.3萬美元,不包括房地產。
2007年美國人口普查局調查顯示,61%的人年收入不足3.5萬美元。這些數據揭露了隱藏在肉毒桿菌注射和德國產豪華轎車事實背后的丑陋:走人行道的人是大多數,估計有60%的成年人走在人行道上。是的,世界上到處都是金融魔術師。受最近金融危機的影響,最新數據將會更加令人心寒。我估計,85%的美國家庭凈資產為零或負數。但你可以打賭,他們家里有5個平板高清電視,上面不停地播放著650個有線電視節目。如果你超過35歲,你的凈資產不到1.3萬美元,恕我直言,你所做的工作并沒有什么用,你需要一個新的路線圖。
典型的走人行道的人:收入很低
典型的走人行道的低收入者是社會的中下階層。他們為了微薄的工資而工作,為了炫耀自己而購買新奇玩意,但是他們沒有積蓄,也沒有退休計劃。他們的未來完全押給了一種生活方式,即通過每月分期付款來透支自己的購買能力。他們的每一分錢都是有流向的:購買衣服、償還汽車分期貸款或信用卡。
如果你以這種方式生活,就像是游走在懸崖邊上,隨時會碰觸財務紅線。人行道上的窮游者希望渺茫,因為他們的路線圖被一時的滿足感、自私和不負責任侵蝕了。這種有問題的配置方法排斥財富,并讓其依賴的寄主不堪重負:納稅人、老板、朋友、父母和所愛的人。走人行道的低收入者是在自欺欺人:“生命是短暫的,給我讓路,讓我走下去!”
人行道癥狀:你有嗎
從高中或大學畢業后你沒有學到太多東西。
“我從學校畢業了,萬歲!”
你經常換工作。
“拜托,我辭職是因為新職位報酬更多。”
你認為別人有錢是因為他們的父母很富有,他們運氣好,或生活環境比你更有優勢。
“我已經很努力了。如果我的父母能供得起我上大學的話,我可能就會有一份好工作。我的童年很坎坷,那些有錢人根本就不懂?!?/p>
你很容易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我喜歡名牌皮包、德國車、意大利服裝和純種狗。我努力工作掙錢,我應該得到它!”
你的信用記錄很差。
“我有拖欠信用卡的記錄……我之所以經常不能按時償還信用卡是因為我實在無能為力。此外,銀行和公共事業公司都是富有的大公司,它們是我的敵人?!?/p>
你希冀政客和政府來改變社會系統,而不是專注于如何改變自己。
“一個更強大的政府才能解決問題。政府應該承擔更多的監管責任,提供更多的項目和服務。政府應該為人民服務。富人應該為他們的財富支付更多的稅款,他們能夠負擔得起,而我不能!”
你把典當鋪、發薪日貸款商店和信用卡視為額外收入的一種手段。
“不能再等下個月的工資了,我的家人要吃飯!此外,有一家商店在出售蟹腿,只要18美元一磅?!?/p>
你已經至少申請過一次破產了。
“這不是我的錯,我開銷太大,沒料到會失去工作,我也沒料到會遇上經濟衰退。我不擔心破產記錄,因為記錄清除了,我還可以重新開始。我已經申請到一張新的信用卡?!?/p>
你靠工資為生。
“等等,大家不都是這樣嗎?”
在你買東西的時候,人家如果多找你錢,你不會提醒他。
“你瘋了嗎?如果別人找錯錢的話,我會留著。這不是我的錯,是他們搞砸了?!?/p>
你沒有儲蓄,你的凈資產為負或幾乎為零。
“那又怎么樣?不管怎樣,你的儲蓄賬戶利息才1%,再看看那些投資股票市場的人。愚蠢!至少我會花掉我的每一分錢,我不能白白地丟了它!”
你沒有汽車保險,沒有醫療保險,你和別人隨意發生性行為,沒有采取安全保護措施。
“我能說什么,我是一個敢于冒險的人。我知道保險和生育控制很重要,但現在還不是最優先的?!?/p>
你經常在賭場賭博或買彩票。
“這次能賭贏,是吧?先別管賠率,這次不一樣,我能感覺到?!?/p>
你將自己沉浸在另一個世界中,包括網絡名人、八卦博客、體育、視頻游戲或肥皂劇。
“我只愛看《美國偶像》、《迷失》(Lost)、《幸存者》(Survivor)和《公民法庭》(Peoples'Court)。星期一至星期五從下午6點至10點,我知道我會在哪里。”
你已經在“致富”計劃上花了很多錢。
“有一個簡單的方法可以獲取財富。如果我買這個軟件/深夜電視購物產品,我就會得到秘籍!致富的秘密很容易知道,就在那里!”
當你開口要錢或者請辭的時候,你的家人感覺很煩惱,你自己也知道接下來等待你的是什么。
“天啊,只有500美元。我父母應該照顧我直到我死為止。他們不知道我有多辛苦嗎?我是說,看看這套公寓!花崗巖臺面需要更換!”
你能分辨出這些行為模式嗎?這些思維都來自人行道上的人。希望你不會感覺憤怒或抵觸,因為這可能表明了你的信念就是從人行道路線圖而來的。
人行道上的引力:貧窮
經濟衰退是道路上的顛簸。由于當前的經濟危機,有多少人失去了自己的家園、積蓄、工作以及401K保險?走在人行道上的人得不到保護,因為你一無所有,無力承受打擊。如果你被汽車撞了,你會死得很慘。如果你想在你的財務之旅中不可撼動,你得穿著結實的防彈背心,制訂一個跨越幾年的計劃,而不是幾天。
人行道上的生活自然會拉你下水,跌入貧窮之中。因為人行道是短期的,它永遠不會長期起作用,你的未來會變成當下愉悅的背書。不幸的是,道路上的任何顛簸都會導致你負債累累:經濟衰退、失業、加息、重新調整抵押貸款。毫不夸張地說,生活在人行道上,結局也是在人行道上。
如果你問任何一個走人行道的人,是什么導致他的財務失去了控制,他會馬上將其歸咎于一些外部因素。例如,我被解雇了!我的車壞了!我的腳受傷了卻沒有健康保險!法官判我多付20%的贍養費!當你加速財務引擎到極限時,它保證會燒壞。然后,諷刺的是,你愉快的今天會變成可怕的未來,你將面臨更多的工作、更多的債務和更多的壓力。
我不知道你的年齡,但請誠實地回答一些可能讓你不舒服的問題:你確定能夠在1.3萬美元的凈資產水平上退休嗎,還是11.3萬美元?你認為靠你的資產凈值去再融資是合理的嗎?你有沒有想過下星期的薪水?你在什么情況下才會意識到應該換個方法或重新評估,有沒有臨界值?你做了5年、10年或20年的事情會突然奏效嗎?反復做同樣的事情,但期待不同的結果,這簡直是癡心妄想。
除非你的策略是賭場、彩票,或是給你的配偶下毒以獲得保險賠償,否則人行道不會是通往財富之路。政府援助、社會保障、慈善事業以及“我的父母會很快去世,他們將留給我一筆財富”,這些都不是財務計劃!如果你不想在凱馬特(Kmart)工作到75歲,或者你不想在涵洞橋下的紙板箱里退休,你就需要制訂一個計劃。假如再給你50年生命,你的計劃是什么?
逃離人行道的第一步,是要認識到你可能身處其中……然后用有效的方法代替它!
金錢解決不了金錢的問題
記住:人行道對金錢是視而不見的,它不關心你賺多少錢。你不能用更多的錢改善糟糕透頂的金錢管理。是的,你看起來有些錢,但還是游蕩在人行道上。
走人行道的人來自各行各業,甚至包括那些看起來富有的人。他們擁有自己的事業,他們從事醫生、律師等高收入的工作,或者是成功的演員或音樂家,他們掙錢非常多。但他們有著共同的特征:沒有計劃、沒有儲蓄,花的永遠比賺的多,犧牲明天,享樂今天。
走人行道的人的財富公式是由收入和債務決定的,由他本人的可用信貸來決定。
財富=收入+債務
走人行道的人的奢華生活方式,一般要依賴債務達到收入和開銷的平衡。所有走人行道的人都需要承受各種壓力,例如,支付抵押貸款或租金、支付每日的賬單、還上信用卡的最低還款額,這些都是發薪日短短快樂時光過后要考慮的事情。
走人行道的“富人”:收入很高
一個走人行道的高收入者宣布破產會成為頭條新聞。你有沒有想過一個很有錢的歌手,在出完最后一張專輯的3年后宣布破產呢?或者為什么一個著名的演員在退出公眾視線多年后會申請破產呢?一個身價8000萬美元的NBA簽約球員,如何淪落到破產的境地呢?讓我來告訴你:在人行道上,財富等于收入加上債務。
你不難找到一個高收入的走人行道的人。這些人看起來很有錢,但實際上那些錢就是一份工資,一張專輯或是一部電影的酬勞。一旦失敗,他們無疑就會破產。雖然他們有巨額的收入,但他們將每一分錢都花到了購置奢華的裝備上。他們的生活方式來自高額收入和巨大的信貸額度。是的,他們大手大腳地花錢,用本不屬于他們的錢買了更多本來不需要的東西,他們相信這種巨額收入會源源不斷地持續下去。
我嘲弄這些走人行道的人“全部依賴信用卡”,他們開好車、穿名牌衣服,然而一旦爆發金融危機,一切都是過眼煙云。
有一個快車道論壇成員在一家貸款機構工作,他在論壇中曬出一個關于人行道高收入者的帖子,內容如下:
“一個著名歌手6萬美元的貸款申請被否決……盡管他的申請表中注明每月賺40萬美元……然而,在過去的一年中他被撞兩次,他一定會破產。他的信用記錄也非常糟糕。我來告訴你,財務管理技能和良好的信用是非常重要的,即使你是一個很成功的人?!?/p>
由于走人行道的高收入者能賺到大錢,因此他們有設計師定制的衣服和配飾,有與他們的收入相稱的愛好。例如,一個收入頗豐的走人行道的人,每月能賺到2萬美元,他就會覺得買一雙300美元的牛仔褲是很正常的。但問題是,和走人行道的低收入者一樣,走人行道的高收入者并不滿足于自己的消費,他們會花掉整月的收入,還要多支出許多額外的開銷。這是一種不合理的生活方式,這些人似乎在擔心錢花不出去就會消失。一個月賺5萬美元?那就花6萬美元;賺25萬美元?那就花35萬美元。他們花錢無度,支出總是超過收入。
一個每年賺200萬美元的人和年收入2萬美元的人一樣,都容易踏入人行道陷阱。缺乏財務自律就會停駐在人行道上,這和你的收入或你開什么車,并沒有直接關系。
人行道的收入/財富幻覺
請注意那些行走在人行道上的人,無論是低收入者還是高收入者都面臨著相同的問題,只不過場景不一樣而已。原因在于,更多的錢并不能解決財務管理不善的問題。糟糕的財務管理就像是在賭場賭博,隨著時間的推移,坐莊的人總是贏家。把更多的錢花在有問題的地方,就像是試圖用更多的水去堵塞大壩上的洞,再多的錢也買不到財務自律。
那些缺乏財務自律的人通過濫用金錢來拖延這個不可避免的事實。如果一年給你4萬美元你都活不下去,那么一年給你40萬美元,你也活不下去。當低收入者為900美元抵押貸款而煩惱的時候,高收入者可能在擔心9000美元的抵押貸款。煩惱是相似的,問題是相同的,只是數額不同而已。只有轉變對金錢的觀念,才能解決金錢的問題。要改變你的思維方式,必須改變你的路線圖。離開人行道,不要再把財富等同于收入和債務。
本章小結:助你踏上快車道
※踏入人行道的罪魁禍首是不做財務計劃。
※人行道上的自然引力是貧窮,無論是時間還是金錢。
※你不能用更多的錢來解決糟糕的財務管理問題。
※你雖然收入豐厚,但是依舊躑躅在人行道上。
※如果財富是由收入和債務來定義,財富就是虛幻的,因為它很脆弱,無法承受彎路和顛簸的道路。一旦收入消失,財富幻覺也會隨之消失。
※糟糕的財務管理就像是賭博,坐莊的人總是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