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錦繡河山

長江、長城、黃山、黃河,

錦繡河山的壯美宏闊,

澎湃著中華的聲音,

支撐起民族的精神,

彰顯出國家的氣魄。

東方紅

1961年 袁毅平攝

這是一幅與紅色歌曲《東方紅》同名的攝影經(jīng)典,將新中國的象征——天安門,與日出這樣充滿光輝的形象結(jié)合,政治意義、象征意義都有了極大提升。

對于老攝影家袁毅平而言,拍攝一幅與眾不同又超出現(xiàn)實意義的天安門作品,一直是讓他冥思苦想的事情。

1961年的一天清晨,當(dāng)《東方紅》的歌曲在耳邊響起時,袁毅平突發(fā)靈感,天安門、日出,一直以來都是他心中的兩大主題,為何不把它們結(jié)合一下呢!

8月下旬的一天,當(dāng)朝霞再次出現(xiàn)在天空中時,袁毅平拍下了這幅醞釀已久的畫面。

巍巍長城

1962年 何世堯攝

在這幅“長城第一照”中,長城巍峨綿延、氣勢磅礴,堪稱中華民族的精神寫照。這幅作品從誕生之日起,就被用于畫冊、報刊、明信片、紀(jì)念品、日用品上廣泛傳播。

1974年,按照這幅作品制成的巨幅壁毯,作為國禮被贈送并懸掛于聯(lián)合國總部。

這幅作品的拍攝者是《人民畫報》的攝影記者何世堯。1962年秋,他與同事一起來到八達(dá)嶺拍攝。在那之前的長城作品,多是站在長城上拍攝,為了創(chuàng)新,何世堯特意選擇了長城之外的視角。

畫面中,夕陽籠罩下的長城宛如一條巨龍,輝耀寰宇。這幅作品為當(dāng)時長城題材的拍攝,樹立了新的標(biāo)桿。

大江之源

1976年 茹遂初攝

1976年,在《人民畫報》攝影記者茹遂初的建議與聯(lián)絡(luò)下,長江流域規(guī)劃辦公室牽頭組織了關(guān)于長江源頭的探索采訪活動,一支由記者、專業(yè)人員和解放軍官兵組成的隊伍共28人進(jìn)行了長江源頭的探索。

歷經(jīng)一個多月時間,采訪隊到達(dá)并拍攝了朝思暮想的大江之源——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冬雪峰下的姜根迪如冰川。遠(yuǎn)處可見冰川消融形成的辮狀小溪,長江就從這里的涓涓細(xì)流開始了她的萬里行程。

黃河之水天上來

1995年 惠懷杰攝

壺口瀑布是中國第二大瀑布,黃河水奔流至此,從20多米高的陡崖上奔涌而下,形成一瀉千里的浩大氣勢。

為了拍出“黃河之水天上來”的感覺,攝影師惠懷杰在朋友們的幫助下,用繩子一頭拴在岸邊的汽車上,一頭拴在自己腰間,降到貼近峽谷的石頭上,拍下了這個瞬間。2001年,這幅作品被人民大會堂收藏。

蒸蒸日上

1977年 袁廉民攝

20世紀(jì)50年代,在攝影刊物上看到黃山的風(fēng)光照片后,袁廉民就被黃山的秀美折服。從此,用鏡頭記錄黃山之美成為他最大的愿望。1971年,袁廉民首次登上黃山,并開啟了之后40多年的拍攝之旅。

1977年,粉碎“四人幫”之后的第一個春天,袁廉民希望通過一幅不同以往的黃山作品表達(dá)廣大知識分子期望祖國繁榮富強(qiáng)的愿望,因此,他決定拍攝黃山的日出。

5月的一天,他凌晨4點多就趕到拍攝點等待,最終通過光影與色彩的渲染,打造出這張氣勢磅礴、意境雄渾的作品。

《蒸蒸日上》曾被用在我國向各國政府首腦祝賀新年的賀年片上。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资中县| 郑州市| 滦南县| 新乡县| 秦皇岛市| 澄江县| 福建省| 冕宁县| 平罗县| 乌审旗| 太湖县| 乡城县| 花莲县| 德惠市| 古田县| 湖口县| 浦北县| 普安县| 息烽县| 监利县| 冕宁县| 获嘉县| 涞水县| 赤峰市| 铅山县| 西平县| 舞钢市| 通州区| 临清市| 深水埗区| 甘肃省| 池州市| 昭通市| 政和县| 长顺县| 确山县| 贺州市| 大田县| 榕江县| 育儿| 临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