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親愛的漢語1:長了韻腳的馬
- 張嘉驊
- 884字
- 2020-11-06 16:56:43
四、古詩詞中“斜”字的讀法
作家張嘉驊帶小馬讀一首由唐朝詩人孟浩然所作的詩——《過故人莊》: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這首詩講述作者到老友家中做客,把酒言歡,還約定九月重陽時再來。詩中有很多地方描寫了農村的田園景色。
當小馬讀到第四句的最后一個字“斜”,它歪著頭,疑惑地問:“這個字要讀xié嗎?讀成xié,跟前面第二句的那個‘家’就押不上韻了!”
張嘉驊笑著對小馬說:“你的懷疑沒錯。這個字讀成xié,別說跟前面第二句的‘家’押不上韻,就是跟后面第六句的‘麻’和第八句的‘花’也押不上韻!”
“那它應該怎么讀呢?”
“你猜猜看。”
小馬想了想,說:“我猜它或許可以讀成xiá。”
“答對了。”張嘉驊解釋說:“古代很多字的讀音,到了現代都發生了變化。在一般情況下,我們用普通話的音來讀這個字,但是遇到像“斜”這樣的韻腳,為了照顧到作品的音韻,可以臨時變作近似它原本的讀音。”
張嘉驊又舉出一些例子,讓小馬來了解,如唐朝詩人劉禹錫的《烏衣巷》: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這首詩借由富貴人家由盛而衰的變化,揭示了世事無常的道理。
還有唐朝詩人杜牧的《山行》: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這首詩對于秋天的山林有著非常細致的描繪,也融入了作者對于自然的豐富情感。詩中的“坐”要解釋成“因為”,不能解釋成“坐下”,也就是說,停下車來是因為喜愛傍晚的楓林,不是坐著喜愛它。
小馬讀了這些詩,高興地說:“我學會了!以后讀古詩詞,我會把作品中所有的‘斜’都讀成xiá。”
張嘉驊搖搖頭,糾正道:“這樣說就不對了。”
小馬愣了一下,問:“怎么會不對呢?難道不是這樣嗎?”
張嘉驊解釋:“只有遇到當韻腳用的‘斜’才臨時讀xiá。不當韻腳用的‘斜’,最好還是讀成xié。”
接下來,他吟誦了唐朝詩人張志和的《漁歌子》,這首詞描繪了自然環境的優美,也表現了漁父悠閑自得的生活情趣: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小馬笑了起來,說:“好的,這下我真的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