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書名: 遼末悲歌作者名: 周驀本章字數: 2210字更新時間: 2020-10-23 18:28:37
月亮上來了,只有半闕,慘淡的光把這一片山地照得很陰森,山影石下模模糊糊的,漫荒野地亂飛起一陣陣小風,卷著過了火的草灰打著旋亂轉,據說這是死去的人仍不舍離開這個世界,用盡最后一點靈氣在尋找可供亡魂附著的載體。還冒著煙的樹頭發出陣陣讓人惡心的臭味,偶爾一段半生的焦木“嗶啵”的炸出一串璀璨的火光,雖然短暫,但也給死了般的寂夜增添了一點點活氣兒。滿地的都是尸體,有的尸體上箭頭還在,斷了的長槍卻依然握在手里。幾只烏鴉在上空不停地盤旋,不斷地發出難聽的刮刮聲,似乎要喚醒死去的靈魂。
地上的血已經干凅了,一具“尸體”緩緩動了一下,接著一挺腰便坐了起來,愣瞌著兩眼直直向四下張望,幸虧四周都是死人,已不知了害怕,否則一定會被再嚇死過去一回。
李長風艱難的扭動著脖子向四下望去,目光所及俱是橫七豎八躺倒的尸體,他怔怔的就這樣坐著望著,空氣中彌散著難聞的血腥氣,短短的半日光景,曾經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感情的鄉眾,此刻都倒在了地上,甚至連一具全尸都沒有。人和螻蟻有何區別?他心中不由泛起了陣陣冷意,踢一踢腳邊那具被自己殺死的金兵尸體,抱住在最后那一剎那間用身體擋住進入了半昏迷狀態的自己而死去的勇富兄弟,他的后背上插著不下十支利箭,卻手還死命地握著匕首,那雙凝望著天空的眼睛,終究沒有閉上。李長風用衣袖抹抹額頭不斷滲出的虛汗,卻把血染得滿臉,暗光下面目很是猙獰;抬頭看看天中慘淡的月亮,他欲哭已無淚。只是要維護自己一餐一飯的權利,卻有了這些新鬼冤舊鬼哭的場景。
徹徹底底的慘敗,難道真的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嗎?。站在陰風習習的尸體中,李長風心如枯槁。
考科舉,遼國失利制度取消;討生活,女真強悍稅苛捐狠;就是造反也如此坎坷多難,還連帶毀了這許多兄弟的性命,命運多劫呀。
李長風揉揉通紅的眼睛,沖天狂叫:“不!”他不甘,不服,不認命。
他不知退路何在,當初棄文可以從商,棄商可以從“寇”,但棄“寇”就只能從閻王。
略略緩過神來,心中的悲切漸漸轉化成憤怒,他的生命從此不再屬于了自己,“十八年后又是一條好漢”這樣的語言實際是對死去鄉親們表達懦弱和自私,他現在需要報仇,要為死去的兄弟們報仇,要為失去了親人的老鄉們報仇,頻臨絕望的李長風艱難地作出了決定,他要活著,報仇的前提是活著,他遇事理性的特點在這個時刻起了作用。這種決絕與生俱來,絕非后天所能培養的,就像一個陷入沼澤的人,不動則已但一動之下必須一蹴而出。
現在的當務之急是將死去的兄弟們掩埋起來,他們是隨著自己奔好日子的,卻在這里枉斷了性命,絕不能讓他們暴尸荒野。
李長風跪行著收斂他們的尸體,沒有眼淚,淚水已經哭干了,只有血在往心里流淌。雙膝磨破了,鮮艷的新紅滲進凝結的暗紫,很快融合到了一起一一。
突然,黑暗中有細微的咳聲在死人堆里傳出來,很艱難也很瘆人,李長風沒有害怕,已經不知道什么是害怕了,經歷過這樣的打擊,人的身體和思想早已經麻木。相反,有聲音就證明有人還活著,有人活著終究是好事情。李長風像久渴的人終于見到水一樣,往聲音的出處猛撲過去。
活著的人是孛楞臺請來的師爺王毅,在這么一場大仗下來,一個身無半點武功底子的算卦匠居然未受大傷,只是被嚇暈了過去,除了他常在江湖自然養成趨吉避兇的油滑本事,更多的只能是他的運氣太好了。
有了幫手,斂尸的速度自然快了許多,王毅恢復得很快,所表現出的心理承受能力比李長風還要強悍,只是在乍醒時有些悲傷,哭泣一通后便按部就班的投入到工作中了。這也許和他本不是這兩個村的鄉親,或者只負責出謀劃策而不是組織者的工作性質有關。雖然與死者有過這一番的同生共死,但彼此并無太深的交集,其中.可憐的成分要多與悲傷。
沒有時間掩埋,只得將死者排列在一處大的山坳里面用枯敗的蒿葉亂草苫蓋。好在都是相熟的鄉親,走在陰間道上也不會太感寂寞。王毅提醒:“女真殘兵雖然也所剩不多,但終是逃脫了些個回去報信,現在天已近晌午,估計用不多時就會有大隊人馬回來清掃戰場一一。”
李長風認同,只是現在頭腦里懵懂的有些不知何去何從,他沒有說話,但深陷的眼窩仍然精光外射。他知道王毅欲言又止。
“說吧,兄弟,把你的想法說出來”。
王毅整理思緒,從種種跡象的表現和剛剛收斂尸體時沒有發現顧大新的情形上分析,說明此次起義的失敗實在是奸細作祟,讓金人洞察了先機,才導致的棋差一招。作為游走四方的算命先生,王毅不但擅長察言觀色還懂得投機借力,李長風在危機面前表露出的人品和能力充分證明了他將來也許會成就一番大事。他是一定要結這個善緣的,這就像賭博出老千,明知道骰子的點數了,下注就須趕早,至于贏多少錢那是后話,總之不會吃虧。可現在面臨的問題是,骰子是有了,可骰盅卻沒找到呢。他們投奔哪里。回家么,如何面對家鄉的父老?
王毅低沉著聲音輕聲道:“聽說遼制北安州刺史韓可孤韓大人德高望重,正在招賢納士,欲圖抗衡女真,力挽大遼國事于危難一一“
李長風沒有忘記,他在四方賈貨之時曾與韓大人有過一面之緣,那時的韓大人意氣風發,一言一行都是大家風范,讓自己很是仰慕。李長風面向北安洲所處的西北方向,那里,也許才真是他報仇雪恨的所在,也許老天早就注定,他的悲,他的痛,他的夢想、他的壯志,就是要彌漫在濃厚的硝煙里。
背負起百十多條死難鄉親的魂靈,李長風的神情很古怪,有悲戚,有憤恨,還有經歷過苦難傷痛后積淀的淡定和智慧。虎嘯山林,龍吟云霄,那種關上門鎮日里悲悲戚戚的日子絕不屬于自己,他猛地站立起來,嘶啞著嗓子大聲吼:“兄弟,去投韓可孤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