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收野人雄霸
- 三國之烽煙盡起
- 羽殤繯
- 3046字
- 2020-10-24 00:36:54
吳飛此事非常高興,來到三國,(確切的不叫三國。)還沒有幾天呢,就有了自己的底盤和人馬,自己有了安身立命之本。
李家堡的人因為吳飛救了他們的生命,所以在知道了李良將堡主之位傳給吳飛之后,也都沒有什么,無條件的支持吳飛接管李家堡。
既然決定去買一個太守,就需要錢財,而李家堡因為抵御鮮卑的進攻,將錢財已經耗費的差不多了,所以,吳飛現在的首要任務就是需要錢財,在后世善于經商的他,想到了和鮮卑人做生意,用他們急缺的東西來換去他們的戰馬之類的東西。
拿定主意之后,吳飛便找來了李肅和華雄商量,他們在聽到這個消息之后,立刻就無條件的支持了,李肅還把收集堡內人家錢財的任務攔在了身上,讓吳飛他們三日后來見分曉。
吳飛和華雄對視了一眼,不約而同的笑了起來,三人又繼續商量了一番就分頭準備了。三日之后,李肅也不含糊,李家堡內的人聽說是新任堡主要出去做生意,來發揚壯大李家堡,都很是贊同,都拿出了自己可以拿出的最高的贊助,來支持吳飛的這一決定。
吳飛害怕鮮卑人還會來進犯,便留下了華雄和李素來看守李家堡,自己帶著張南和焦觸出去做生意,他不知道的是,再次和李肅相見實在十幾年之后,因為李肅后來得到吳飛的指示,暫時投靠了董卓。并且在進攻洛陽時對他起了很大幫助,當然這是后話,暫且不表。
吳飛一行很快來到了并州北部的一個鮮卑部落聚居地,那里的人穿著都很簡陋 ,當吳飛看到這些的時候,知道在這里一定能夠賺到大錢的,所以就上前去打聽這里族長的下落,但是令他們遺憾的是,這里只是這個部落的一個分布,族長還在老前方的一片地域。不得已,吳飛他們又繼續前行。
當吳飛他們走到一片山地的時候,只聽到了幾聲嚎叫的聲音,頓時吳飛被吸引住了
前世愛好體育的吳飛,不經過張南和焦觸的勸說,便獨自一個人爬上去看看是什么情況。他不知道的是,這一去,便為他收服了一員大將,終身不離不棄,只聽他一人的號令。
眼前的景象讓吳飛驚住了,一個身形巨大,想做小山一樣的野人。腳下被一個捕獸夾夾住了腳,疼得他直叫喚,旁邊還站著兩個拿著叉子的人。吳非一向心的善良,所以就向這兩位鮮卑人說,希望放過他,并且拿出了一貫五銖錢送給他們,鮮卑人從來沒有見過這么多錢,哪有不放之理,便丟下野人,興高采烈地跑了。
吳飛叫來了張南焦觸,一起努力把野人腳下的夾子弄掉,吳飛的這一切,都被這個野人看在眼里,野人認定了眼前這個小伙子便是他要報答的對象。吳飛看到野人腳已經被弄爛了,所以撕下自己的衣服便包在了野人腳上,野人感動的流淚了,其實他并不是什么野人,原來的他是一個鮮卑的王世子女,因為自己的父親在爭權奪利中喪失了性命,加到便開始中落,還經常被其他的部落欺負,便自己一人進了山里,苦練武藝,結果因為長時間與世隔絕,變成了現在這個樣子。
他是一個知恩圖報的人,當下便對吳飛磕了三個響頭。并且坐著吳飛看不懂的動作,倒是常年在邊關的張南焦觸他們看懂了。告訴吳飛,這是他在向吳飛效忠。無非也很高興,到了鮮卑確實需要一個通鮮卑語的人,雖然他不會說漢語,但無非相信自己的能力,肯定會是他學會的。
吳飛也沒有理會什么,讓隨行的人抬著這個鮮卑人,他現在叫雄霸,是吳飛為他起的名字。有點惡搞的味道。到到目的地時,吳飛也對雄霸的身世了解的差不多了。也知道他有一身不弱的武功。吳飛更加的高興了,爭霸的路上又少了一分阻力。
一路上,雄霸也學會了一些簡單的漢語,可以聽得懂吳飛說話了。吳飛也跟著他學會了基本的鮮卑語,能夠和別人打招呼了。
很快,便到了族長這里,族長也得到了消息,很高興的迎接了吳飛一行,沒想到當族長見到雄霸時,頓時老淚縱橫,雄霸的眼里也有些濕潤。一了解,才知道,這里是雄霸的叔叔所在的部落。這位老族長便是雄霸的叔叔。
有了這層關系,吳飛的目的可以很快實現。族長連夜召集了全族的人,說有南方來的商人,愿意收購一些皮毛。來緩解族里的情況。聽到了這個消息,大家都很高興,反正皮毛多了放在那里還是放,不如賣一點錢,還可以與其他的商人換取一些鹽巴、鐵鍋之類的東西。所以大家都沒有什么異議,一致同意這個決定。
吳飛早上起來,推開帳門一看,雄霸竟然在門口守衛了一夜,像一尊雕像一樣立在那里,吳飛很感動,讓雄霸趕緊去休息,雄霸卻憨憨的一笑,仍然站在那里。吳飛也很無奈,想這個傻大個有點像典韋,就是不知道他們誰的武藝更高一些。吳飛便想趕緊多收服一些人才。
雄霸告訴他,族里的人連夜將家里剩余的毛皮帶來了,就等著吳飛來驗收了,吳飛很快來到了族人聚居的地方,這里的景象令他大為吃驚。毛皮隊的滿山都是的。無非真的為鮮卑人的熱情而打動了。
很快的,吳飛他們帶來的錢便花的一干二凈。在這個鮮卑族眾多依依不舍的眼光的注視下,吳飛一行帶著收獲的喜悅離開了,他們準備去南方的并州做一些生意,來獲得一些錢財,買官。
吳飛也通知了華雄他們,讓他們派一些兵馬過來,因為他們所運的東西數目巨大,而現在的世道又不太平,生怕被賊人搶去,雖然吳飛相信一般的盜賊并不感動他們。有雄霸這個傻大個在這里,沒什么盜賊的。
加上華雄派來的人馬,現在整個隊伍已經有五百人了,但是看上去很精神的還只有那三百精壯,這不,很快便有了麻煩,當他們到達山陰縣時,縣里的兵丁還以為是來了早飯的軍隊,將這一情況告訴給了縣令趙淵,這個趙淵是個庸碌無為的主,每天只知道吃喝玩樂,但是人家有個優點,從來不貪污,對待百姓還可以。在得知這一消息之后,他很快下令關閉城門,準備看看情況。
當吳飛一行來到城下時,趙淵看到了隊伍之中有全副武裝的戰士,更加不敢輕易的打開城門了,任憑吳飛怎么解釋,都不相信他的話。吳飛不得已,只好將隊伍駐扎在離城門五里遠的地方,自己帶著雄霸進城和縣令談判,本來張南和焦觸死活不讓吳飛去,但吳飛的一句話使他們啞口無言。他說:“你們能夠打敗雄霸嗎?如果能的話,我就不去了”。二人在也不說什么了,只是叮囑雄霸要保護好主公。
趙淵放他們一行進來,一行人來到縣衙,分賓主坐定,吳飛便開口了,意思無非是希望可以進城之類的,還送上了一些珍品給他,這個趙淵雖然不貪污,但是對珍品古玩還是很喜歡的,歡喜的收下了,還和吳飛喝的伶仃大醉,成了好朋友,以后還幫助了無非很多忙。這是后話。
派了個人去傳話,讓張南焦觸帶著對隊伍晉城,自己和趙淵又繼續拼酒去了,當然不是白喝,是有目的的,因為隊伍很龐大,糧食也消耗的巨大,尤其是雄霸,每頓飯能吃十個人的飯量,所以他們的糧食現在沒有多少了,吳飛希望這位可以給他們一點。
在兩人的一番談話之中,吳飛了解到了趙淵雖然碌碌無為,但是只是沒有遇到好的世道而已。趙淵也被吳飛的才華所折服,吳飛對天下大事的一番詳解,令趙淵茅塞頓開。
所以糧食的事情自然有了找落,趙淵答應無條件的支持吳飛他們,但希望以后不要忘記了他。吳飛爽快地答應了。
辭別趙淵之后,一行人向馬邑方向走去,吳飛選擇這里為目的地,有多重目的,一是這里的皮毛價格比較貴,有許多著名的商埠,二是因為這里有位名將—張遼,吳飛想要在亂世中有所作為,必須要有強大的武力支持,所以希望收服他。
張遼(169-222),字文遠,雁門馬邑(今山西朔城區大夫莊)人。三國時期曹魏著名將領。曾在合肥郊外逍遙津率領八百勇士大敗孫權十萬大軍,且差點活捉孫權,創造了三國時期為數不多的著名戰例,這一戰,張遼威震江東,名揚天下,吳國的孩童哭聲不止,其母親說:“張遼來了”,孩童就不敢再哭了。張遼官至前將軍、征東將軍、晉陽侯。后人將他與樂進、于禁、張郃、徐晃并稱為曹魏的“五子良將”。可見張遼的影響力之大。
吳飛也是抱著必定收服張遼的目的而來。他能行嗎?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