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紅山文化女神像

國寶講述者:李燕菲

國寶的前世今生:祭祀神像

國寶的開啟密碼:“碧眼”女神

國寶的文化基因:紅山文化

李燕菲同學的講述

大約在6000年前,一群原始人生活在內蒙古赤峰的紅山。這里有肥沃的黃土地,連綿的群山,開闊的大凌河,非常利于農耕。然而,到了雨季,洪水洶涌,把糧食都沖走了;到了旱季,土地干裂,禾苗又被旱死了。紅山人非常苦惱,決定祈求神靈的幫助。

他們搬來巨大的石塊,砌成了女神廟。神廟是成組的建筑,宏大壯觀,對稱結構,非常規范,就好像當時有專業的勘測家、建筑家似的。在南邊的圓形祭壇旁,紅山人還用黏土捏成了裸體女神像。女神高高在上,凝望前面的廣場平臺,周圍靜立著10多個大石大冢,猶如眾星捧月,又和遠處的群山相映照,顯得格外莊重靜穆。

山女神像現藏遼寧省考古研究所,關于紅山人為什么供奉女神而不是男神的問題,有專家推測,當時可能還是母系氏族,女士們說了算,部落由女首領管理。

山女神為什么要裸體呢?這可能是因為當時的人類大多壽命很短,所以,紅山人把她看成了生育神,企望能夠多繁衍;還可能把她看成了地母神,企望大地多出產糧食。

視紅山女神像,就像在凝視一張穿越時空的相片,讓我們第一次真切地看到了5000多年前的祖先的模樣(真人大小),也看到了中國文明處于黎明時的藝術高峰形象。

山女神像的大小和真人差不多,臉型是“盾牌型”,顴骨很高,眼窩很淺,鼻梁很低,嘴唇很薄,耳朵很大。想象一下,這樣一位長相秀美的女神無聲地佇立在天地間,是不是有一種格外神圣的氣息呢?

我也是國寶

我是“紅山玉龍”,也來自紅山,但我可不是一條平凡的玉龍,而是威名赫赫的“中華第一龍”!中國國家博物館是我現在的“龍窩”。我全身墨綠色,身體向內彎曲,像一個英語字母“C”,更像一條龍騰空而起,別提多神氣了!對了,我再顯擺一下,在我身體的中部有一個小孔,如果穿過一根繩子把我吊起來,我的腦袋和尾巴正好在同一水平線上!瞧瞧,紅山人的設計多么精妙啊。

我旁邊的小伙伴,也是我們家族的,請不要嫌棄他胖,你們人類也是有肥有瘦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龙县| 鹤庆县| 资溪县| 思茅市| 扎兰屯市| 遵义市| 平昌县| 奇台县| 高唐县| 延川县| 英德市| 福安市| 仙游县| 瓦房店市| 正蓝旗| 乌兰浩特市| 堆龙德庆县| 剑川县| 舒兰市| 临汾市| 平顶山市| 榆中县| 资阳市| 泰来县| 邵武市| 开化县| 钦州市| 陆河县| 湖南省| 太康县| 重庆市| 广南县| 交口县| 丰原市| 隆子县| 井研县| 息烽县| 奉节县| 宜良县| 利川市| 双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