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之道,有盡頭。地之道,終盡毀。息上古神魔之所不能免。
彼習道術之所為,是為長生。彼習武道之所成,是為強行。
唯破世間萬物,破歲月光陰,破宇宙輪回,破世間苦海,方可長生。
息上古神魔已死,人道始出,奈天道無情,人亦赴神魔之后,永墜輪回,有死無生。顧奮而起,與之天道爭。
道術出,武道方行。
道之所系,順應天意而竊天道,顧為長生,以渡苦海。武道之所成,乃以人身軀干而破天道,強渡世間苦海,破以求長生。二者意,道殊而同歸。……
………………
”
易寒打開這卷“方道無為訣”,里面迸射出一個個的字,每個字都一畝田地大小,字字珠璣,含蘊無上力量。同時,這些字上豪光大放,洞射牛斗,隱約與天地間的一些道理相符,讓人一見即可得神通。
磅礴氣勢,不可謂不強大。
同時,易寒一見這些文字,就知是中古時期,諸子的手筆,筆跡。
“按道理而言,方仙道道統不過五百百余年,不應該有中古的諸子文章才是。”
就在此時,易寒心中卻晃過這么一個念頭。
以易寒的博學,卻又清楚的知道,這實打實的諸子筆跡,假不了。
這個疑問頓時沉了下了。
“放開心神,穩定心意,可得大道。此時你還諸多心思?難不成要被大道拒之門外不成?”
谷不食在一旁瞧的清楚,易寒心中念頭晃動,心神不能合一,頓時一聲大吼,叫易寒放開心神,沉靜到這篇法訣中去。
機會只有一次,像這種無上法訣,第一次得不到精髓,那么以后都休想得到。而易寒偏偏在這個時候,走漏心神。
這樣一來,谷不食怎能不急?
“方道無為,方道為道,承載一切,定神,出竅!無為清凈咒!”
谷不食揮手打出一道符文,一道咒語,化為一片藍塵,頓時鉆入易寒的體內,讓他的心神一下子就平定了下來。同時,也讓他的心神進入了一個不知名的地方。
四周都是一片光燦燦的地方。
這些光與太陽射出的光線有很大的不同,沒有一點溫度,也感覺不到寒冷,好像只是能光亮而已。
但是,易寒的身體一接觸到這些光線,這些光線就鉆了進去,讓易寒舒服到了極致。
如果說當初易寒被抽出身體內的劇毒,那種暢快如大熱天里洗冷水澡般舒服的話,那這種舒服就是冬天里泡溫泉的舒服。
易寒幾乎想舒服的呻吟出聲來。
但是就在此時,光亮的天空傳來一陣陣雷鳴般的聲音。那些光線扭曲起來。隨后一尊浩大無比,擁有無上磅礴氣勢的“大神”,出現在這片空間里。
沒有顏色,沒有感覺,沒有心境,沒有知覺,什么都沒有,什么都不足以形容。易寒心里一下子就認出這是一尊神明,上古時期的神魔。這就是“神”。
這尊大神的出現,一揮手間,帶動無上的力量,仿佛天地元氣都跟著他的輪轉,一捏,一撥,就是一個法訣,一彈,一指,就是一個法印,一揉,一搓,就是一種功法。
周而復始,始而復周,不停的在各種法訣,法印,功法間運轉著。
易寒這時再也分不出任何心神,一下子就沉了下去,緊緊的盯著那尊大神,盯著他手中捏出的各種法訣,法印,功法,深深的記在心里。
就連那尊大神,也要印到內心深處去。
也不知過了多久,易寒睜開眼的時候,那片光亮的空間已經不見了,自己的身體也回到了現實空間的感覺。這種反復,差點點讓易寒吐出血來。
“怎么樣?進‘方道神間’一趟,領悟到什么道術?”
易寒一睜開眼,谷不食就急忙的問道。
“那片空間叫‘方道神間’嗎?果然不可思議,道術就有這么神奇嗎?”
易寒心中暗暗吃驚,同時整理了下思緒問道:“何為道術?我也不知道領悟到了什么,只是有一種感覺,并且看到了一些東西而已。”
“看到了什么?”谷不食催問道:“有沒有看到‘方道大神’?”
“‘方道大神’?那尊大神叫方道大神嗎?”易寒終于知道自己看見的那尊神明叫什么名字了。
方道大神,果然是方仙道的神明,只怕也是上古八十一位神明中的一位吧。
易寒咀嚼了一下,就了解了谷不食說的意思,一點都不糊涂,將思路理的清清楚楚。
易寒點了點頭,回答道:“看見了,看見他不斷的捏出法訣,法印,各種功法。”
“哦?是嗎?那你記下了幾種?”谷不食朗笑道:“那就是你以后修煉道術的根本,就看你記住的那些法訣,法印,功法了。”
“呃!這樣呀!貌似我全部都記下來了。”易寒頗有些不好意思的回答道。
“什么?你全部記下來了?據方仙道這么多年的修道者統計,方仙大神共捏出了法訣一千零九十五種,法印三百六十五種,功法一百二十八種,你居然敢說全部都記住了?”
谷不食不可思議的看這易寒,如看著一個小怪物一般。同時他心中暗嘆道:“果然變態,其父已經那么變態了,現在又出了一個小變態。”
“哦?道長有沒有統計錯誤?功法只有一百二十八種那么少么?”易寒沉思了一會道:“我記下的功法可是有一百八十二種之多,是不是貴派統計錯誤了?”
易寒一口就把谷不食爆暈過去。
“一百八十二種?那么多?”谷不食不可思議的道:“真有那么多?”
易寒見此,很嘉定的點了點頭,承認卻有那么多。并且,隨后拿起殿中的筆墨,默寫了起來。
整整四個時辰,易寒將自己所記住的功法,用自己所理解的文字,一一默寫了出來。這讓谷不食如獲至寶,簡直要失去一派宗主的應有的心態。
“好,好,好!世侄,原本我只是想引你入修行大道,沒有想到卻有意外收獲呀!”谷不食鄭重的將易寒所默寫的功法全部收藏起來,顯得尤為高興。
“道長大恩,易寒難以為報,能為方仙道做點貢獻,易寒總算是心理平定些。”
易寒道心一樹,便知道修道到底修的是什么術,靠什么來支持。
如果說修道如修建樓閣一樣的話,那么道心就是奠基,而運用之術才是修在奠基之上的樓閣。
道術,道術,道心就是奠基,運用之術就是樓閣。
如果道心不固,道術就如空中閣樓,隨時會坍塌,會傾倒。如水中之倒影。
所以,修道要加固道心,使其鞏固。
而加固道心的方式,莫過于念頭通達,積累功德。
積累功德,易寒此時不懂如何做到。但是使得念頭通達,易寒還是能夠辦到的。
交出這份默寫功法,易寒心中就有了明悟,念頭通暢的多,心里也不再有虧欠方仙道的念頭了。
這就是消除雜念,加固道心。
“果然,修道,修道,修的是自己的道,自己心意平定,念頭通暢,才能鞏固道心,使道術有成。”
易寒雖然沒有修習道術,但有道心,也就悟出一些心得了。
“好,世侄有這樣的念頭就好。原本我還想施展道術,消去世侄心中的虧欠之感,現在看來,世侄可以自己就辦到了,很好!”
憑谷不食的眼光,又怎么不知道易寒身上發生的改變?
“就憑世侄這份念頭,這種道心,時時精進,將來道術可謂通天徹地,修成大能,不在話下。”
谷不食稱贊了易寒一聲,隨即拉易寒在兩個蒲團上坐下道:“世侄道心根固,也記住了我方仙道的修行法訣,合二為一,世侄從此刻起就可以修煉道術了。不過在這之前,我還得把道術的九重,四意告訴世侄,以免世侄以后與人斗法,遭遇不測。”
“道術有九重,四意。即九重境界,四重意境。
道術的九重境界分別是:定神,出竅,御言,御法,御咒,顯形,御器,御空,天刑。
而道術的四重意境分別為:圣人境,賢人境,至人境,真人境。”
谷不食一言道出道術的境界,同時叮囑道:“道術的四重意境,乃全憑修煉者自我領悟。倘若悟得到圣人境,那就有可能成就道術圣人。倘若悟得到賢人境,那就有可能成就道術賢人。而至人境和真人境,也都是如此。”
“記得當年,我方仙道有一位前輩,他領悟了道術圣人境,從而使得他的道術修行速度,陡然提升了十倍,從而一舉渡過天刑,取得大能,成就了道術圣人。
從而我方仙道就是這樣被稱為道術圣地的,而這一切爾也全靠那位前輩所賜。
可以說,修煉者悟到何種意境,就能成就何種大能。如果悟得圣人境,就有九成把握成就道術圣人。
而修煉者一生無法悟得意境,就一生無法踏入道術的至高境界,也無法修成大能。
而想倚仗道術長生之念,如果無法修成大能,那就沒有一絲念頭,簡直如天方夜譚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