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9章 洞中奇遇(二)

  • 九陽玄劍
  • 鳶尾鳥
  • 3030字
  • 2020-10-24 01:27:47

他神色不定,好半天才緩緩說道:“當日我曾說過,若被我發現你做了傷天害理之事,我便饒你不得,但是這件事也算是事出有因,若不是你受了我的烈陽掌,也不會被迫住在這濕漉漉的洞中暗無天日,更不會需要少女之陰氣來續命,罷了!這錯在我。”

住在洞中的寒毅行譏笑道:“要不是你清虛道長賞了我一掌,我怎么會得到這樣好的居所呢?又怎么會有如此多的女子作伴,更不會練就那寒冰掌了,清虛,這多是拜你所賜了。”

張天景聽到這里,心道:“原來這是一名道長。”

清虛道長說道:“你跟我回終南山吧,我少陽鐘師叔能助你化了這烈陽掌的內傷,我清虛犯下的過錯,我自然不會放任不管,現在先將這些女子都放回家去吧。”

寒毅行道:“如果你真的能化解了我那痛苦,我自然任你處置,你叫我做什么我照做也就是了,快快解開我的穴道,我好助你一臂之力,你不見得知道她們每個人的家,這事只有我最清楚。”

清虛不疑有他,便解開了他的穴道,那些女子都昏睡不醒,兩人將人分批轉移到船上,挨個送回女子家中。

兩人昨晚這一切,再次回到洞中,寒毅行似乎想到什么,對清虛道長說道:“道長,你來之前,還有一男一女兩人闖進我這洞中,不知是不是和一路的人?”

清虛聞言奇道:“有這回事,人在那里,快待我去看看。”心里卻想:我并沒有同伴,這人會是誰?

兩人走進關著張天景兄妹的房間,清虛看了一眼兩人,問道:“兩位不知怎么稱呼,怎么會來到這洞中?”

其實張天景兄妹早就聽見了他們在外面的話了,起初皆滿懷希望以為來人回來解救自己,發現這兩人似乎早就相識,甚至還達成了和解,兩人就不敢出聲了,只怕這人也不是好相處的。

這時清虛問起,張天景不知要不要實話相告,那邊張夜荷卻先說話了。

張夜荷說道:“這位道長,我們兄妹兩個是受人之托來解救他的女兒,不料卻遭此人暗算,這才兩個人都被綁在此處,道長你可別相信他,他可狡猾的很,我們就是被他一陣毒煙給吹倒的。”說完直勾勾的盯著寒毅行,寒毅行給他看的很是不好意思,尷尬的咳了一聲,道:“清虛道長,這事情說起來真是誤會,我這水簾洞那是相當隱秘的,卻不知被這兩人給闖了進來,我當時炎氣發作,正在吸取女子的純陰之氣,聽見動靜心里大為緊張,后來他們兩個逼近了我藏身的房間,我這才迫不得已使出三步倒,不過兩位少俠請放心,這藥的藥效很短,不會對二位造成什么傷害,我那陰氣吸了一半被打斷,這才功力大減,臉色蒼白。”

清虛想到:是了,怪不得他的脈象如此怪異,原來如此。如果他武功沒有受損,我要拿下他,想來不費一番力氣是不太可能的了,看來這兩位到幫了我大忙了。

于是拱手行了一禮,說道:“如此真是對不住兩位了,貧道這就給兩位松綁。”說著伸手一揮,兩人身上的繩索便被切斷,這些一下讓張天景吃驚不小,這人竟然可以聚氣為刃,內力外發。

旁邊的寒毅行也臉色大變,心里暗道這賊道士好生厲害,他本打算拖到自己功力恢復再與他發難,這時立馬收住這份心思,這道士的武功大大高出自己不少,即使功力不減也打他不過。

張夜荷似是沒有看出那么多,抖掉身上的繩索,站起來盯著寒毅行對清虛道長說道:“道長,這人害了那么多姑娘,是你制服了他,你不愿處置他我們也不能說什么,只是他拿了我哥哥的一樣東西,卻還沒有還給我們,你說這事怎么辦?”

清虛道長微笑道:“小姑娘,拿人物品定然是要還的,寒兄弟,你把那東西還給這位少俠吧。”

寒毅行這才不舍得從懷中取出眼石,交到張天景的手中,清虛道長瞥了一眼,眼色一滯,隨即恢復正常。

張天景將眼石放好,經過這件事,他心底愈發對這塊石頭充滿了好奇,他攜著妹妹,恭恭敬敬的對著清虛道長行了一禮,道:“此番我們兄妹能夠脫身,多虧道長相助,我們在此謝過,在下張天景,舍妹夜荷,多謝道長大恩。”

兩人告辭離開,清虛在后面喊道:“兩位且慢,容我送兩位一程。”說完大步上前,領著兩人走向洞口,到了那溪水邊上,他伸手在兩人背后虛托,兩人只覺一股大力圍繞周圍,輕輕一躍,出了水簾洞。

清虛抱拳道:“兩位小友,咱們就此別過,張兄弟,你那塊眼石莫要再被歹人見到,否則后患無窮。”

說完提步要走,張天景連忙道:“道長且慢,這眼石究竟有何奇特,為何會有歹人奪取?”

清虛卻不停步,縱身一躍進了洞中,風中飄著他的聲音:“青城山下,名仕聚首,劍俠山莊、名劍出世。”

張天景聽了心里任然一片迷惑,還想再問,清虛道長已經走遠了,心想:道長既然不愿意多說,我若再去問他,那也是討不了好的。

這時已是傍晚時分了,兩人被關了七八個時辰,均又累又餓。當下與張夜荷兩人往梁州城去了。

當天晚上,張天景躺在床鋪上,心里卻還在想這眼石的事情,忍不住拿出來仔仔細細的看了一遍又一遍,任然發現不了什么端倪。心里盤算著什么時候見到了爹爹,將這件事說與他聽,他在江湖上闖蕩的久了,或許能知道些什么。那清虛道長說的什么‘青城山、劍俠山莊什么的,難道是說在青城山下面有個叫劍俠山莊的?那又與這石頭有什么關聯?

一連想的他頭昏腦漲,這才睡過去了。

第二天一早,張天景跟帶著妹妹,結完客棧的帳,出了城,向南去了。

這一路倒還平靜,沒有遇著什么危險,兩人騎馬走了十幾日,這時已經來到梓州,這里離成都已經不遠(當時成都稱為益州,本書全部稱為成都)。兩人連日走的都是山道,十分疲憊,于是在梓州稍作休整。

這個時候,大唐與吐蕃戰火不斷,自咸亨元年(公元670年)的大非川之戰后,唐朝這才意識到這個高原國家的強大戰力,于是將隴右道一分為二,分為隴右和河西兩地,在這兩處設置節度使統領重兵,又在南邊設置劍南節度使,以抵御吐蕃人的進攻。

長壽元年,大將軍王孝杰重奪安西四鎮,重設安西都護府,至此大唐以四個節度使的兵力,從南、北、東三個方向向吐蕃施壓。

兩人休息一夜,第二天在城中打探消息,城中沒有發現聯絡記號,看來爹爹跟兄長們都沒有來過此地,不過梓州城中江湖人士匯集,不知武林中又有什么大事要發生了。

兩人與第三天再度啟程,這一路斷斷續續遇見了不少武林人士,且都是往成都方向去的,這一路都是要經劍門關入蜀,期間山道難行,張天景和張夜荷都下馬改為步行,這一來速度大大的放緩,后來李白曾有詩云:蜀道難,難于上青天。

這一路走來武林人士反而越來越多,兩人大多都不識得,只見各形各樣的人都能見到,和尚、道士、鏢客、游俠、劍士。兩人心里大感不安,一路不敢停留,只是悶頭趕路,終于在八月底趕到了成都。

張天景一直在鳳翔,沒有來過,這里他是一點都不熟悉,張夜荷隨著父母來了倒有好幾年,這時回到成都立馬拉著張天景滿街跑,給他講解成都的風土人情,衣食住行,興致之高全然將旅途中的疲勞都拋到一邊去了。

成都在當時是一座大城,經過好幾個朝代的發展,這時的成都是大唐規模第二的城市,僅次于揚州城,城內商業繁榮,人口眾多,各種店鋪也數不勝數。

張夜荷逛的累了,拉著哥哥來到了她常去的一家酒樓,這家酒樓叫做西江樓,也不知說的是長江還是什么。其實成都的兩江是指郫江、檢江,只是這西江樓的‘江’是哪條江,那便是說不清楚了。

四川自古以來就是美食的發源地,今天我們說的川菜,在這時便已經興起,待到后來大唐皇帝躲到成都避難,將成都改為南京的時候川菜發展到了一個高峰。

張夜荷一連點了十幾道菜,都是張天景聽都沒有聽過的,他心里想:或許只是叫法不同,菜也許是相同的吧。

待到小二將菜端上來,他這時才大開眼界,北方人以面食為主,南方然多食米飯,這也不稀罕,但是南方菜肴之豐富,當真是花樣百出。又覺得這次不妥,于是改成‘窮奢極欲’。

這一頓兩人大快朵頤,吃的好不暢快,張天景初次接觸川菜的麻辣,竟然也不覺辛辣,連張夜荷也覺得稀奇。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胜县| 山东| 张家川| 呼玛县| 南投县| 潮安县| 泾源县| 涿鹿县| 云阳县| 突泉县| 大厂| 米易县| 深水埗区| 伊吾县| 嘉荫县| 彰化市| 利辛县| 泗阳县| 百色市| 华蓥市| 康乐县| 南康市| 迭部县| 文成县| 彝良县| 栾城县| 安达市| 沙雅县| 库尔勒市| 德惠市| 大厂| 民勤县| 桦甸市| 兴山县| 黄石市| 石阡县| 苏尼特右旗| 新建县| 阳原县| 甘泉县| 屯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