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年如一日,當每天都在重復同一件事的時候,時間不再是勻速運轉,而是加速運轉,只會越來越快。
秦曦和鐘離戰十三歲了,在方閔月的悉心教導下,不光他倆學有所成,就連齊鳳也跟著她成長起來。
齊鳳不光學習了不少人文仙文,還學習了彈琴跳舞。立志要做方閔月那樣的強者。
這個世界之大,人數之多,超乎想象。每年每月每天,每時每刻,都會有很多人一起出生,都會有很多人到達人生中絕無僅有的十三歲。
十三歲那年,對于靈武大陸每一個人來說都是絕無僅有,絕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年。
每年五月,整個靈武大陸不論是修行界還是世俗界都會舉行盛大的考核。
考核全名叫做“靈武大陸十三歲神苗選拔總考核”,簡稱“十三神苗選”,也有不少人省略“十三”二字,直接叫“神苗選”。
一般來說能夠通過神苗選的人都是天賦較高的人,不論是留在世俗界當官或者參軍,還是進入修行界修行,都能成大才。
當然也有不少天才由于一些后天原因最后落得庸庸碌碌。
如果不幸神苗選落選了,也不必失落。上天永遠都是那么仁慈,只要不死總是會有機會的。
錯過了“十三神苗選”,還有“十五仙苗選”。“十五仙苗選”全稱“靈武大陸十五歲仙苗選拔總考核”,也叫“仙苗選”,考核時間是每年七月。
一般來說只有通過了神苗選的人才能被視為頂級天才去培養。通過仙苗選的人也會得到重視,得以進入宗門修行。
如果實在不幸就只能參加“文武選”,文武選只在世俗界存在。“文武選”全稱“文武百官資格總考核”。類似科舉考試,通過文武選可以在世俗國度獲得個一官半職。
文武選年齡十五歲及以上,參加考試的次數不再像仙苗選和神苗選一樣,帶著嚴格的次數限制,但是考核時間比較特殊,十年才有一次考核。
仙苗選和神苗選只考核兩個項目,仙文和人文,仙文最佳成績是玄級,之下是天級,地級和人級。
人文最佳成績是甲級,之后是丙級,丁級和戊級。
總成績最高為甲玄級,甲天級次之。人文成績在戊級的被視為淘汰,人文成績不如仙文成績的被視為作弊。
這是因為人文是仙文的基礎,仙文在讀音等方面與人文基本相同,不同的是仙文寫法與人文有這極大的差別。
人文只能承載人類的意識,而仙文可以承載神人仙人的意識。
掌控了一部分仙人或者神人意識才能控制靈氣,從而能夠使用術法和法術。能夠掌握越多的仙文,在修行之路上就能走的更遠。能夠掌控的術法和法術就越多。
術法和法術雖然有著本質的區別,但是它們追根溯源還得依賴仙文。
決定一個人的天賦如何很大一部分就是看十三歲這次考核。
十三考核之所以重要,這是因為年輕人在十三歲以后藏于丹田中的一股仙靈之氣開始加速散去。
這股仙靈之氣能夠吸附靈氣,有了靈氣才有修行,有了修行才有術法法術。
這股仙靈之氣與生俱來,是在一中與轉世相關的自然法則的支配下產生的。
這種仙靈之氣在修行界叫做靈根,通過十三考之后能不能進入宗門,能不能進入好宗門,人家最后還得檢測靈根的品階。
十三歲對于宗門來說也是極為重要的,因為十三歲的人靈根最容易檢測出來,能更加精準的檢測出靈根的品階。
十三歲那么重要,方閔月自然不敢馬虎,而實際上她也只能馬馬虎虎對待了。
方閔月是依賴賣藝為生的,賣藝被人看成下九流,自然賺不了幾個錢兒。好在有些時候齊鳳也幫補了一些家用,方閔月的壓力才小了一些。
四月三日那天就是秦曦的生日,鐘離戰的具體生日大概也是那天,具體誰也不知道是哪一天索性就直接認為鐘離戰也是四月三日出生的了。
四月二日,方閔月賣藝回來,破天荒地帶回來兩只活生生的大公雞。
秦曦一推開門,見方閔月背負一把舊琴,兩手一邊拎著一只大公雞。它們還不時速騰翅膀,像是還沒針扎夠一樣,還不死心,依舊在想著逃走。
“娘,咱們家要玩斗雞嗎?”秦曦說。
“都是小城不好,仙文人文不好好學,盡帶著你去逛街!滿腦子盡是吃的玩的!”方閔月說。
“吃的?今晚有雞肉吃?”秦曦水靈靈的大眼睛在打轉,一會兒看著方閔月,一會兒看著她手里的大公雞。臉上全是難以置信幾個字。
往年秦曦和鐘離戰過生日,方閔月最多就是買二十個雞蛋,煮了給他們一人分十個。
就算在整個靈武大陸最大的節日信風節那天,方閔月最多也就買一只雞回家。
信風節類似春節,顧名思義,信風節就是為了慶祝信風的到來。
信風節被定在每年的八月八日,當然有些地方也會稍有不同。大多數種族的信風節都是八月八日這天。
在世俗界,當信風吹來,信風大則預示著來年的大豐收。
而在修行界,信風節同樣意味著豐收。
各大宗門的藥田里都會大面積種植一種叫做信風果的草藥。
信風果是一種樹本植物,矮的一兩尺高,高的可以達到一兩丈高。雖然不是什么稀有仙草,但是作用可不小。
信風果種子埋到土里一年以上才能發芽,要一年之后信風節之后才會發芽。
一年發芽,之后一年才開花,花期一年,結果一年,次年信風節之后成熟。
成熟之后收取信風果,隨后信風果樹在三個月之內枯萎腐爛,連根都不會剩下。留都留不住。
所以信風節在修行界意味著耕種同時也意味著豐收。不管在世俗界還是修行界,信風節都極為重要。
如此重要的節日,方閔月也只能夠買一只雞回家做晚餐。一年中,兩個小不點就在信風節有機會吃到雞肉。
鐘離戰聽到秦曦問方閔月,今年生日是不是有雞肉吃,高興得跑了出來又問了一遍:
“明天能吃到雞肉?”
方閔月看著兩個孩子的眼神,眼中不免產生一起傷感。這都是因為自己掙的錢不夠多。
平時在一些酒樓的歌舞臺上彈奏樂曲,一天下來最多也就能掙一兩銀,有些時候甚至一天只能掙幾百銅甚至更少。而一只兩三斤的雞最少也得二三十銀。
在世俗界,一千銅為一銀,一千銀為一金。
方閔月買一只雞回家做晚餐也就意味著近乎一個月的工錢沒了。
而齊鳳雖然能幫助她分擔一些壓力,但是遠遠不夠。這些年與其說方閔月將齊鳳當成自己的親妹妹看待,不如說是當成一個年齡和自己差不多的大女兒看待。
方閔月剛收留齊鳳的時候,她什么都不懂,甚至連一些女人的個人事務都得方閔月幫著。
一開始方閔月還為自己收留了一個大女兒感到后悔,后來有些厭倦之情產生。無奈齊鳳自始至終都將方閔月當成親姐姐。
方閔月自從師傅離開以后就無親無故,索性就打心底里認同了這個妹妹。秦曦都長大了,齊鳳也能開始自謀生路了,方閔月甚是高興。
第二天,方閔月做了兩只叫花雞一只給鐘離戰,一只給齊鳳。
“給你們做的叫花雞,你們一人一只,我們都不吃你們的!”方閔月說道。
秦曦和鐘離戰都難以置信地接了過來,溫度不燙也不是涼的,溫溫熱熱的很舒服,這是一種可以直達心底的溫暖。
秦曦歡天喜地準備往外面跑,被方閔月叫住。
方閔月取出一把銀幣,說道:
“這里有一百銀,今天允許你們在街上逛個夠!你們一人五十銀!”
平時沒事的時候鐘離戰就帶著秦曦滿街逛,是什么都想買,奈何什么都買不起。除了一些比較廉價的小吃。
秦曦找來一個籃子,將兩個溫熱的“泥球”裝在里面,讓鐘離戰提著上街玩去了。
方閔月則同齊鳳在家里吃早飯,齊鳳一邊吃飯一邊對方閔月說著一些自己的事情。
“姐姐,慧云酒樓的老板楊賀同意我去他那兒彈琴了!”齊鳳說。
“你去吧,難得你有這個出息,以后你遲早會離開我的,要學會照顧自己!”
“不,小鳳絕不離開姐姐!”
“小鳳啊,就算你不離開姐姐,姐姐有一天也會離開你!”
“小鳳不讓姐姐離開!”
“是上天要姐姐離開你,鳳兒留不住姐姐的!”
在方閔月眼中,齊鳳就是個長不大的孩子,永遠都是自己的小妹妹,永遠都需要自己的照顧。
方閔月的師傅曾經也告訴過方閔月自己遲早要離開,方閔月很清楚她遲早有一天會像自己的師傅那樣離開這個世界,離開所有人。
所以方閔月一直像在教育一個孩子一樣教導齊鳳,教她生存之道。
難得有一家酒樓認可齊鳳的琴技,方閔月就答應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