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孝莊妙計平吳藩
- 夭斬大清
- 放開那母牛
- 7811字
- 2020-10-24 00:44:19
陳近南跟著吳老幾個起落就已經到了數里之外。
“總舵主不用護送了,我們還有要事要辦。”吳老冷冷的看了眼陳近南,陳近南則苦笑一聲:“那就不打擾前輩了。”他心想吳六奇派在京中的人還有要緊的事要查探,自己也不便多加干擾,況且他此刻很想回去暗中探查一下四十二章經的事。
陳近南沖吳老拱了拱手,剛想和吳應熊說話,卻發現此人被麻袋罩著頭,已然昏了過去,只能苦笑的搖了搖頭,施展輕功向其他方向飛躍而去。
其實吳應熊根本就是裝暈,他怕和陳近南多說點什么就露出了馬腳,故此一路裝暈過來,此時他拔掉套在頭上的麻袋,大口的喘著氣:“吳老啊,我第一次發現這口袋里也是很悶的。”
吳老無奈的沖他搖了搖頭。
紫禁城中,養心殿內傳出魏東亭和犟驢子等人嚎啕大哭聲,犟驢子還好些,他只是受了點傷,魏東亭則剛剛得知他的未婚妻被鰲拜關進了地牢。康熙臉色鐵青的看著幾人,不停的嘆著氣,時而轉頭欲言又止的望著孝莊,時而咬牙切齒的錘著桌子。
“皇上息怒,注意身體才是。”蘇麻喇姑見康熙心焦,趕緊安慰他道,她和康熙關系一直很好,聽到她勸,康熙面色稍稍緩和,又看了眼閉目養神的孝莊,終于忍不住道:“老祖宗,事情到了這個地步,您說該怎么辦啊?”
孝莊眼睛微微睜開,掃了眼養心殿內神態不一的眾人,又把目光轉向康熙:“孫兒啊,你還是缺了點穩重,事情到了這個地步,急是急的來的么?要做的是想好解決的辦法,快準狠的解決掉這件事可能帶來的隱患。”
“鰲拜的勢力不容小覷啊。”孝莊分析道:“史鑒梅的事只有寥寥幾個人知道,而且知道這件事的人都和她有著很親密的關系,也都信的過,是不會出賣她的。”
“她被鰲拜下牢,能夠解釋的了的是,鰲拜實力通天,他們通過某種渠道,查到了我們機密的部署,發現了史鑒梅的真實身份,又或者史鑒梅在和你們聯系的時候,不小心露出了馬腳,被精明的鰲拜發現。”康熙沉聲道,他此時倒是希望是史鑒梅自己不小心才被鰲拜發現,如果是鰲拜查出來的,那他的實力也太恐怖了,都能染指自己的機密軍情了。
“皇上言之有理。”魏東亭抹著淚哭訴道:“皇上啊,您可一定要救鑒梅啊,她對您可是忠心耿耿啊。”
不等康熙說話,孝莊就一擺手:“這個自然,肯為我愛新覺羅家效力的人,我們絕對不會棄她于不顧,況且她還掌握著我們不少內幕,如若讓鰲拜問出個什么,對我對皇上都沒好處。”
“多謝老祖宗!多謝皇上!”魏東亭趕緊激動的跪下,犟驢子和郝老四也趕緊跪了下去。
“起來吧。”康熙扶了把魏東亭,史鑒梅不光是魏東亭的未婚妻,還是史龍彪的義女,如果不救她,則會寒了他們兩個的心,這點道理康熙還是懂的。
“先搞清楚這件事的來龍去脈再說,如果不找出我們內部出現了什么問題,那么以后我們將處處受制于鰲拜,更何況今日又和鰲拜的軍隊在北京城發生了一些爭吵。”孝莊淡淡的掃過魏東亭他們幾個,想從他們臉上看出點什么。
魏東亭也似乎看出了孝莊的意思,趕緊磕頭道:“老祖宗!我對陛下和太皇太后忠心無二,絕無二心!”見他如此,犟驢子和郝老四也趕緊磕頭表示自己的忠誠。
孝莊點了點頭,轉身對康熙說:“孫兒,你適才分析的不錯,可還是漏了一點。”
“孫兒漏了哪點?”康熙有些疑惑的看著孝莊,他自認為自己剛才分析的面面俱到,不知道還漏了哪點。孝莊微笑著搖搖頭,康熙雖然智謀不錯,但畢竟年幼了點。
“你想,如果是鰲拜發現了史鑒梅的身份話,那么說明他的實力通天,可為什么這么久了,他連伍先生在哪里都沒找到呢?具哀家得知,他鰲拜光光找個伍次友就忙的焦頭爛額,更別說有時間騰出手來查詢史鑒梅的事了。”孝莊搖著頭分析道,陷入了沉思。
康熙見孝莊如此,屏著呼吸,生怕發出一點聲音打擾了她。
“如果說鰲拜僅僅是猜測,就把史鑒梅打下牢籠,那么他的夫人容氏怎么沒有一絲反應?史鑒梅深得榮氏的喜愛,鰲拜如果沒什么證據就該拿她下獄,性格火辣的榮氏早就和他翻臉了。況且埋伏在鰲拜親兵里的劉華,前幾日被鰲拜親自砍了腦袋,由歪虎提著他的首級送到九門提督,這分明就是個孫兒你一個警告。”
“什么!他敢!”康熙臉紅脖子粗道,鰲拜竟然敢殺了自己安插在他親兵隊伍里的劉華,還敢用此事向他示威,真是其心可誅!
孝莊淡淡的掃了眼康熙,冷笑一聲:“他鰲拜有什么不敢的,索尼病逝,遏必隆隱忍在家,蘇克薩哈已死,四個輔政大臣已去其三。此時正好是孫兒你一舉奪得朝政的大好時光,然而鰲拜卻有不甘心就此放權,如今朝中說的上話的輔政大臣也就剩他一個了,你說他會給你好臉色看么?”
康熙低頭不語,他知道孝莊講的都是實話,要是沒有孝莊一直平衡朝中的勢力和鰲拜抗衡,又掌管著京中的八旗兵馬制約鰲拜,只怕自己早就被他廢了另立幼帝。
“孫兒,你知道東漢末年的董卓么?”孝莊看了眼康熙,似乎有意考他。
“孫兒當然知道,董卓此人把持朝政,廢除劉辯另立劉協為幼帝,又有四大忠心耿耿的將領領兵在外策應,京城中也有他的兵馬守護著他,他在朝中大肆殺戮著和他政見不和的大臣,后來十八路諸侯起兵虎牢關討伐董卓,后被司徒王允用反間計,離間了他和呂布的關系,最終被朝臣砍成肉末。”康熙像背書一樣背出一大段,隨后眼前一亮。
“老祖宗,你是說這鰲拜就是董卓?他在外省是有不少心腹將領帶著兵,京城中勢力也不小,也在朝中把持......把持朝政,可朕一無在外領兵討伐他的十八路諸侯,二無忠心耿耿的王允之流保駕護航。”康熙的口氣頗有些失望。
“錯!孫兒你這話打錯特錯!”孝莊用拐杖指著他的腦門,一副怒其不爭的樣子。
康熙嚇了一跳,不知道自己錯在哪里:“難道孫兒的比喻不形象?”
“哼,你的比喻很貼切,也很能說明你現在的出鏡,可是你說的沒有十八路諸侯為你討伐董卓,沒有忠心耿耿的王允之輩為你排憂解難,這打錯特錯也!”孝莊用拐杖頓地,惡狠狠的道:“你知道不知道?我大清在外領軍的還有三藩,吳藩、耿藩、尚藩,其中尤以吳藩的實力最大,我完全可以把他當成袁紹,十八路諸侯的盟主!”
看著愣在那的眾人,孝莊溫和的說著:“你們吶,想過沒有?吳三桂每年都要鬧餉,這件事不光孫兒你頭疼,哀家頭疼,他鰲拜也頭疼!我們不妨借吳應熊的手和吳三桂聯系上,倒時候讓他借鬧餉的事,放任他散布亂兵出去作亂,最后甚至鼓動他和耿精忠、尚可喜帶兵來到北京城下!”
康熙和魏東亭等人都被孝莊的話嚇倒了,他們有些遲疑的看著孝莊:“老祖宗,如果放任吳三桂領軍直指北京城下,那么到時候豈不是......”
“哼!”孝莊把拐杖用力往地上一頓,惡毒的說道:“這種事他吳三桂又不是沒干過!當年要不是有鰲拜坐鎮京城,他吳三桂說不定就敢攻城,但是有鰲拜在,他吳三桂不敢!也不會!他只是要借此事為他云南多要軍餉罷了。”
“可......”見康熙還有些遲疑,孝莊擺了擺手道:“傻孫兒,你不想想他吳三桂敢如此做么?他當然不敢公然領兵直逼北京城下,但是他敢放出亂兵作亂四川、廣東!為了討餉他有什么不敢做的?當然,哀家也會放出點風聲,讓吳三桂知道哀家和孫兒你對返還他前兩年的軍餉并今年的軍餉有些松口,這樣一來吳三桂必定會為了軍餉的事打做手腳而引起鰲拜的戒備!”
“鰲拜的心腹在外省統兵的不少,但是真正能治的住吳三桂的根本一個也沒有,甚至他鰲拜雖然領兵作戰極有一套,也不敢說能百分百贏了吳三桂。”孝莊嘆口氣道:“若這兩人肯老老實實的給孫兒你賣命該多好?一個作戰猛,一個善統兵,屆時收復臺灣,掃清那些妄圖和我大清朝作對的前明余孽!”
康熙此時也嘆息不已,是啊,這兩個這么能打的將領不能為自己所用,當自己攻擊的矛,實在是可惜了。康熙思索了一陣,突然眼前一亮道:“老祖宗您的意思是,讓吳三桂和鰲拜互相殘殺?”
“哪有那么簡單。”孝莊淡淡的看了眼養心殿內富麗堂皇的布置,笑著說道:“吳三桂不敢興兵作亂,因為鰲拜在一天,他安排在外省的心腹將領則有主心骨,到時候遏制他吳三桂區區三萬兵馬有何難事。所以吳三桂必定不會作亂,不過他倒是敢派出精銳的騎兵奇襲北京城,當然也只不過是在北京城下駐軍,方便他討餉。”
“關寧鐵騎,吳三桂這幾年來奉命裁軍,雖然軍隊數量大減,但是能留下來的全是精銳中的精銳,尤其是他兒子吳應麒統領的這支三千人的關寧鐵騎!要說這老奸巨猾的吳三桂生的兒子倒是個個不凡,大兒子陰險狡詐,小兒子能征善戰。”
“哼”康熙聽到孝莊夸吳應熊和吳應麒不免有些不滿。
“孫兒啊,你找個機會跟吳應熊緩和下關系,再怎么說他也是你姑父。”孝莊假意嗔怒的點了點康熙的額頭,康熙吐了吐舌頭。
孝莊見康熙有些不以為然,淡淡的說道:“孫兒啊,這吳應熊可是此事的重要一步棋,你可千萬不能因為私心而破壞了,懂了嗎?”
康熙愣了下,有些不解道:“請老祖宗明說,這吳應熊能起什么作用?”
“哼哼,能起的作用大了去了。你想吳三桂如果在外省發動亂兵討餉不成,他下一步會怎么做?沒錯!就是命三千關寧鐵騎奇襲北京,當然他這三千鐵騎再厲害,哀家和鰲拜也會懼的,如此一來京城的勢力反倒多了一方,對你更有利了些。”
“他只要敢發動亂兵作亂,哀家就把吳應熊下獄,然后召見鰲拜,用我八旗大義說服鰲拜,讓他在朝堂上力諫重罰吳應熊。此時吳三桂必定坐不住,他見你和鰲拜連成一線會有什么表情,嘿嘿,肯定急如熱鍋上的螞蟻。此時哀家就派人去和他聯絡,讓他明白哀家此時首要的目的是對付鰲拜,而不是他們吳家,對于軍餉的事也可以稍稍的讓步,吳三桂是個聰明人,他自然會在此刻命他的三千關寧鐵騎出兵北京城,名義上是討餉保他兒子,實則是給你來助威的,這是場公平的買賣,他知道該怎么做。”
“可鰲拜在外省的心腹軍隊會放任吳三桂的關寧鐵騎進京么?怕不要路上打起來?”康熙有些擔憂道,但眉宇間透著一種躍躍欲試的感覺。
孝莊笑著摸了摸康熙光溜溜的前額,說道:“這就要靠吳應熊了,哀家把他下獄,卻自會放任他跟鰲拜眼線聯系。吳三桂討餉在即,況且他今年還沒向孫兒你進貢,他剛好可以用給你送貢品的借口,命關寧鐵騎進城,一路上鰲拜的軍隊自然不敢太過阻攔。更何況,哀家要讓吳應熊自己喝鰲拜連成一線,鰲拜也不希望這當口和吳三桂翻臉,他會同意把吳應熊下獄是為了遏制吳三桂討餉,但本質上他還是非常想和吳三桂結盟的。”
“到時候讓吳應熊自作聰明的聯系鰲拜,兩人暗中結盟的事不會有太大問題,只要他和吳應熊結盟,鰲拜自然會對吳三桂的關寧鐵騎進京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只怕到時候他還希望吳三桂的軍隊幫他對付你呢。”
“不過說到底,我只能讓吳應熊跟鰲拜結盟,不能讓吳三桂知道。我們一邊和吳三桂保持聯系,讓他的關寧鐵騎駐守北京城外,一邊漠視吳應熊和鰲拜偷偷結盟。只要他吳三桂兵臨城下,哀家對他許以利害關系,他自然知道該怎么做,吳三桂一旦兵臨城下,那么那支十八路諸侯豈不是有了?”孝莊微微一笑,表情溫和慈愛的看著康熙。
“可是單單這樣的話,也不能置鰲拜于死地啊,況且我們對付了鰲拜還有吳三桂的三千鐵騎虎視眈眈,那豈不是放任一只老虎眠于臥榻之下?”康熙依舊有些擔心。
康熙的擔心不無道理,但孝莊似乎并不放在心上,“如果說,當吳三桂的兵馬兵臨城下后,哀家在朝堂上對軍餉的事松了松口,但耿尚二家卻仍死咬不放,那耿精忠和尚可喜會如何?他們定會效仿吳三桂,也派一小部分軍隊進京替吳三桂助威,到時他們三藩連成一線,鰲拜便不會再理會吳應熊,定會提兵和他們兵戎相見。”
想到這里康熙不由打了個寒顫,如果三藩兵馬連成一線,那么其恐怖程度可想而知,雖然到時候北京城下的只是他們的一小部分兵馬。
“沒錯,到時候就不由得鰲拜不調動兵馬和吳三桂的關寧鐵騎交戰了。情勢所逼,吳三桂自然也不會放任他的關寧鐵騎被鰲拜吞掉,他云南的駐軍一定會有所動作,那么鰲拜心腹將領在外駐軍必定也會時刻關心著京城的動向,得知了鰲拜和吳三桂的關寧鐵騎劍拔弩張,他們必定會對遠在云南小動作不斷的吳藩部隊給予遏制,甚至是打擊。”
“老祖宗,孫兒有個疑問,吳三桂肯定會派他的心腹將領夏國相或者大將馬寶領關寧鐵騎入京,甚至是他的小兒子吳應麒領著關寧鐵騎,而他則坐鎮云南,到時候北京城下一亂,他吳三桂在云南也作亂的話,鰲拜那些心腹將領能耐他如何么?況且到時候還有耿精忠和尚可喜兩只老狐貍。”康熙終究覺得孝莊的想法有些天馬行空,太冒險。
“孫兒你又錯了!”孝莊頗有點怒其不爭的意思,康熙雖然聰明絕頂,玩陰謀方面也不錯,但終究還是太嫩,這跟他年紀太輕有關。
“孫兒又錯了?”康熙似乎有心驚訝,怎么自己的想法在老祖宗眼里都是錯的呢?此時養心殿里只剩下他和孝莊兩人,蘇麻姑、魏東亭等人則在剛才康熙和孝莊討論這些大事的時候,就跪安出去了。
“當然錯了。”孝莊沒好氣的白他一眼道:“你也不想想,讓手下最精銳的關寧鐵騎入京,又是為了自己兒子的命、為了討餉的大事,他吳三桂只怕坐不住,非要來京城親自坐鎮!由他來操控事情的發展,再說了如果讓吳應麒來京,他一個兒子已經陷在北京城了,難道他另一個兒子也要陷進來嗎?只怕吳應麒才是真正鎮守云南的那個。”
“什么!他,他吳三桂敢親自帶著關寧鐵騎進京?他就不怕鰲拜和朕一起把他吳三桂拿下么?”康熙要不是對孝莊玩弄權術的手段很佩服,此刻怕是要懷疑孝莊是不是老年癡呆了。
“他為什么要親自領兵?他不會讓馬寶或者其他大將領兵么?他自己扮成親兵躲在關寧鐵騎中,你,我,鰲拜會發覺么?”孝莊冷笑一聲:“到時候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容不得他不和鰲拜死磕!只不過這其中得靠哀家中計來引導他們這兩位大清的好將領了。看來不得不用她了。”
“誰?”康熙吃了一驚,似乎那人很厲害?而且連老祖宗都有些戒備的樣子。
孝莊閉著眼睛搖了搖頭,嘆了口氣道:“哀家也不知道這么做是對是錯,到時候只怕天下又要大亂了,我滿人畢竟少于漢人。”她倒不是怕引發戰亂苦了百姓,而是為他們滿人擔心。
“只要吳三桂在外,他云南那三萬不到的兵馬根本就不足為懼,他那些大將群龍無首,也好解決,怕就怕那些一心想著與我大清朝作對的亂臣賊子,借此機會也作亂。不過哀家不懼他們,反倒可以借鰲拜手下軍隊平了云南的亂兵,吳三桂和他的關寧鐵騎被圍在京城,不怕他兒子不冒險領軍出來,到時候一鍋把他端了倒也省心,至于那些亂賊,目前還不足為慮。”孝莊伸出纖長的小拇指甲,挖了點眼屎出來,彈到一邊。
“老祖宗不怕耿精忠和尚可喜這兩只老狐貍也趁機作亂么?”康熙終究還是不放心,畢竟三藩的軍隊在那,但他同時也不甘心,三藩每年要走朝廷不少軍餉。
“至于耿精忠和尚可喜那就更不成問題了,讓他們派些兵馬支援吳三桂容易,事發后讓他們老老實實的呆在封地不摻合吳三桂一事也容易。他們兩家也剛好要來京向孫兒你送貢品,本來隨行的護送貢品的士兵就有五百人之多,到時候讓他們在這基礎上多加個三百兵支援吳三桂的關寧鐵騎不是問題。”
“耿精忠倒還沒事,孫兒和他弟弟耿星河關系不錯,他也時常進宮陪孫兒玩耍,和蘇麻姑、魏東亭等人交好,所以耿精忠雖然是吳三桂的鐵桿盟友,但抓住耿星河這塊,孫兒不怕不能控制他。但尚可喜就麻煩了,此人極為懦弱,要他派兵支援吳三桂是決計不敢的。”康熙也提出了自己的疑問,畢竟對于三藩的事,他一直都很上心,三藩每年要的軍餉不少,他又要為自己建皇莊,國庫只怕早就承受不住了。
“耿精忠他和吳三桂一樣野心勃勃,他自然會出兵支援吳三桂,這點你不用擔心。至于對付吳三桂的時候,不讓他插一手,這點你可以利用耿星河。至于尚可喜懦弱不敢派兵支援吳三桂的事,孫兒你更不用擔心了,他的大兒子尚之信對朝廷未必如他一般恭恭敬敬,只怕他巴不得吳三桂領著關寧鐵騎兵入京呢。”
“到時候哀家會暗示吳三桂,他自然會知道用什么理由來為他的關寧鐵騎進京找借口,一來是進京給孫兒你送貢品,二來則是鰲拜把持朝政,阻礙孫兒你給他們三藩發軍餉,并且哀家還要許諾吳三桂這老狐貍一筆不菲的金額來滿足他的胃口才行,這樣才能讓吳三桂心甘情愿的打著清君側的口號討伐鰲拜,不是我們愛新覺羅家不給你發軍餉,是鰲拜把持朝政,他不同意。”
“老祖宗妙計!”康熙大喜,一張麻子臉綻放著異樣的光彩,他能感受到孝莊在下一盤很大的棋,而棋盤上的對手有兩家,一家是吳三桂,一家是鰲拜,如果運用的好,這次吳藩的討餉舉動就是鰲拜和他兩人的死期。
“鰲拜的豐臺廊坊駐軍加上哀家和他在京城里的八旗兵加起來也有五萬,到時候不怕制服不了吳三桂,至于鰲拜,連吳藩都打著清君側,罵他把持朝政的口號了,你認為百官會如何?還缺一個司徒王朗和貂蟬罷了。”
“王朗倒是沒問題,遏必隆、熊賜履、索額圖、康親王杰書都可以。只要把朝臣凝聚到一起,朝中的漢臣是值得用的勢力,他們倍受鰲拜排擠,早就對鰲拜恨之入骨,讓他們在朝堂上制約鰲拜黨羽,哼哼。到時候再讓她離間班布爾善、濟世等人和鰲拜的關系。一番推波助瀾,不怕他鰲拜不死。”
康熙對孝莊佩服的五體投地,繼續問道:“但鰲拜朝中黨羽頗多,我們又怎能剪除這個逆賊呢?”
“呵呵,孫兒你忘了?董卓是怎么惹的天怒人怨的?沒錯,他廢了劉辯,另立劉協為皇帝。他是怎么被百官屠戮的?獻帝禪讓給他,結果就在董卓自以為登基那天被百官所殺。你難道還不明白么?”
這會康熙坐不住了,原本掛在臉上的笑容凝固起來,一張麻臉極為難看的盯著孝莊道:“老祖宗,孫兒不明白您的意思?”難道孝莊為了除掉鰲拜,竟然打算舍棄自己,任鰲拜另立新帝?同時康熙也暗道,老祖宗為了祖宗基業沒有什么舍棄不了的,關鍵時刻,自己對他來說也是一顆棋子,身處皇位的康熙對這種事最為敏感,他暗暗下定決心,總有一天要脫離孝莊,獨立起來,到時候看你們一個個誰還敢小覷我,他三角眼里閃過一絲陰毒。
“孫兒放心便是,你是先帝所立,沒人能夠廢的了你,誰敢窺伺你屁股下那塊地兒,哀家第一個不同意!沒等鰲拜成功另立新帝,哀家就能把他給除了。你要做的就是,不斷的給他制造麻煩,讓他對你漸漸失去耐心的時候,突然對他示弱,逼他改立幼帝。只要他敢這么做,吳三桂敢進京討餉,哀家就能讓他兩個全都飲恨紫禁城!”
康熙臉上勉強多了絲笑容,趕緊沖孝莊說道:“老祖宗妙計安天下!”
孝莊搖頭笑道:“孫兒啊,你又錯了喲,這可不全是哀家想出來的,這是由周培公那小子給哀家提的。”
“什么!”康熙大驚失色,這周培公這么厲害?
看出了康熙內心的想法,孝莊冷笑道:“他可不僅僅是你想的那么厲害,他只是對哀家提了個想法,后面的全是哀家想出來的,但哀家不相信憑他的本事他想不出這等計策,他偏偏就不跟哀家提,就是要讓哀家自己想出來,這樣哀家才不會嫉妒他的聰明能干,還會對他贊不絕口,還好他在孫兒手下效力,這人不簡單啊。哀家原本以為伍先生足智多謀,乃當世奇才,但跟他比起來,還是差了不止一點點喲。”
鰲拜手下也就班布爾善一個軍師,還遠不是伍次友的對手,現在又有個比伍次友還厲害的周培公,他鰲拜豈是朕的對手,想到這,康熙的麻子臉上滿是得色。
“孫兒啊,現在的當務之急是和鰲拜各退一步,不追究他部下偷襲吳六一的事,并且哀家會召見他,和他聊一些我們滿人進關來的種種困難,再跟他挑明厲害關系,現在最重要的是應付吳藩的討餉一事。”孝莊淡淡的看著康熙。
“放心吧,適才哀家召見周培公商議過了,這次和鰲拜的事,只要你肯和他各退一步,不會有太大的事發生,畢竟他鰲拜此刻還不敢公然面對京城這么多八旗子弟,做出這些大逆不道的事,要知道,他現在還沒得人心。”
康熙早已喜上眉梢,有老祖宗在,果然一切困難都能迎刃而解,自己什么時候能像她一樣運籌帷幄就好了。以后那個周培公和伍次友,看來都要好好的重用才是。
養心殿內康熙爺兩正在那幻想著以后的宏圖偉業,門外蘇麻喇姑焦急的聲音響起:“老祖宗、皇上!小桂子剛剛傳來消息,周公子很著急的等在上書房,似乎有要事要稟告。”
什么!康熙和孝莊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出了一絲不安,難道情況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