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要去的地方不遠,一行徒步一刻鐘就到了“侈夜”,是個傳統的燒烤店,在婀城小有名氣,卻沒有分店。
吃夜宵的人還真多!
侈夜共兩層,遠看竟然處于客滿狀態。
由于是晚上九點后,門面外臨街還加了座。
他們一行人還沒靠近大門,出來一個三十多歲的男人直接和贏帆打招呼:“來了,都到了嗎?在二樓,剛走了兩桌就留出來了。”
二樓,按說走兩步就行,竟然是外掛式觀光電梯。
一般的燒烤店,為了打掃方便,不都是不銹鋼的餐具居多嗎?這里的竟然全是實木,雖然處在煙熏火燎中,顏色已經快成了深棕色了,還是隱隱有柏木的紋路。
桌子是臨時對拼在一起的兩張八仙桌,椅子是與八仙桌配套的長條高凳。一條凳子坐兩個人剛好。
本來云荇想與星號一起坐的,可是另一個先到的學姐挽著星號已經坐下了。
其它都是學長,云荇就只有在贏帆的示意下,坐在了星號的旁邊,與贏帆一條凳子。
后面魯班格的窗戶有風透過來,云荇側身看向風來的方向,街面上的繁華被燈光渲染的絢爛迷離。
群體活動時,最要注意的就是不要盯著某一個地方過于癡迷,要眼觀八方,耳聽六面,觀全大局;如果是主賓或者是主辦方,要照顧到每一個到場的人。這些話,也是親媽過年節走親訪友之前對云荇念叨的話。
說實話,她真不愛聽親媽的嘮叨,可也不會在過年節時挑戰親媽的權威。每每這時,她都是點頭答知道了。這時,她對窗外多看了一會兒,腦子里突然反映出親媽的嘮叨,她趕緊回過頭,坐直了身子,掃了一眼大局,好在沒有人太注意她。
原來有時候存在感低相當于有一件最好的保護魔衣。
見云荇不是盯著窗外看,就一直盯著桌子看,贏帆小聲問:“看出什么來了,有花呀?”
“是有花呀!已經沒的柏木的味道了,可是像柏木;這木頭做成了八仙桌,木工也很貴的,用在燒烤店——老板真是很大方啊。”云荇本來是想說可惜了的,一想到老板好像跟贏帆認識,便挑了好聽點的字眼。
沒想到身后竟然有人說話了:“云荇還很識貨,這也認得出是柏木。”
回頭,云荇便看到了擋住窗戶的人影,她往上看便是迎他們進來的那個三十多歲的男人。他正推著放置了一桶黑啤的移動酒架定在了星號與云荇的身后拐角處。
在方程式社團里被知道,云荇是可以理解的;因為贏帆第一次與人組隊,而且是個大一新女生。
這個男人竟然知道她的名字,可能跟方程式社團不是一般的熟吧。一時之間,不知如何回復,問候總是沒錯的,云荇忍住讓自己別結巴(她小時候是有一緊張就結巴的毛病的,后來雖然是親媽各種辦法有所好轉了,可有時還會犯),她慢慢出口:“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