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押司上任
- 革宋
- 千寒風
- 2131字
- 2020-10-23 16:35:03
這章開始之前,先跟大家介紹一下這個押司是個什么東東。
宋官署名吏員職稱。經辦案牘等事。《宋史·職官志》所載群牧司與臨安府吏員皆有押司官,其名為官而實為吏。在陳茂同著的《歷代官職沿革·宋朝(下)》中,把官職分為官和吏兩大類,押司屬于吏,在州和縣政府中都有押司一職,主要是招募而來,也有差遣的,宋朝的吏主要是經手征收稅賦或者處理獄訟,押司應該是負責案卷整理工作或文秘工作的小吏,但級別不好說,因為州政府也有押司一職,宋朝和明朝的刑部也有押司一職。一般一個縣有8個押司。
陳振和杜立再加上張亢這個新的三人組再次踏上了趕考的征途,而這邊新任的陳押司也正式走馬上任了,這倒是讓陳拓心中暗自感嘆不已,想當年自己拼命去考公務員,全國各地的跑,都沒考上,還差點把最愛的老婆小魔給氣跑,當真是不爽到了幾點,可現在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就因為一塊碎玻璃,居然坐上了縣長辦公室主任科員(押司),“還是古代人的賄賂成本低呀!”陳拓心中感嘆道。
陳振等人上路已經有兩天了,而陳拓也正式在縣衙里辦起公來,太湖縣有押司十二人,現在接到王知縣的任務就是起草一份《奏陛下祥瑞疏》,王棟祚自打得了那個被他稱作“天河之冰雕水晶龍”的玻璃龍,每天在書房把玩,特別是中午陽光強烈的時候,對著光線反射出來的龍影十分清晰?!皩毼锇。瑢毼锇?!”這是陳拓和太湖縣主簿(相當于縣辦公室辦公室主任)李天良從王棟祚書房領到奏疏任務出來聽到的最后一句話。
李天良是太湖縣本地人,在這主簿任上待了近六年了,就陳拓的觀察,為人倒也和善,至少在陳拓辦公的第一天沒有為難他。李天良父親也是做太湖縣主簿的,從小就培養李天良為吏之道,因此作為一縣之長的佐吏,李天良精通朝章禮法,因此王棟祚也頗為倚重,這次禁口令的發布本來沒有李天良的簽署按例是不能成文的,但是一來李天良人如其名,天性向善,被王棟祚花言巧語拉攏起來,另外李父曾對他說:“為吏者,善從主官,惡從私利,而為官者素惡吏胥,主簿非官非吏,幾近吏首,還要小心佐官為要!”對此李天良銘記于心,因此甚少和他的主官知縣王棟祚有矛盾,凡事惟命是從便是。
“李大人,卑職有一事不明,還望賜教?!标愅卦诨匮瞄T的路上突然想起了什么,忽然問道。
“請講!”李從良夾著一本簿子,右手還不時捋捋胡須,好一派悠然自得的樣子,跟電視上的古代君子形象很是符合。
“前次,卑職被王大人誤以為是香茗山的山賊奸細而抓入大牢,而據我所知,本縣境內山賊土匪早已被王大人招安了啊,卻不知這香茗山賊是何等人物?”原來陳拓出獄后和別人打聽起被構陷的罪名,居然是香茗山賊的奸細。
李天良一聽香茗山賊,頓時神色變得凝重起來,緩緩道:“這群山賊原是本縣之民,現在流竄在太湖縣和望江縣兩縣交界,在香茗山安營扎寨,聚眾五百余人作亂,自前任縣令開始就無法剿滅,反而被賊人偷襲了縣城,縣令和縣尉雙雙被殺死?!闭f到這,陳拓觀察李從良竟然眼神中隱隱有得意之色,“這才有了王知縣上任至今,聽說王知縣已經上奏樞密院,打算調兵清剿了?!崩顝牧己鋈徊蛔杂X地嘆了口氣,丟下一句:你回去看看案卷吧。
“謝大人指教!”陳拓停了下來,李從良自顧自地朝衙門口走去。
李從良走遠,陳拓暗自思忖道:從神色上判斷,難道他跟香茗山的山賊有什么關聯?陳拓點了下頭,也提步朝衙門口走去,李從良的表現勾起了陳拓的好奇心,再說這事畢竟也跟陳拓不是絲毫沒有聯系,怎么說他也為這幫山賊做了半天牢了。
陳拓回到押司的辦公衙門,從卷宗里和一些公文里找出了事情的原委,原來,上任縣令胡世炎因“怒縣吏貪贓枉法者十有八九,而屢勸不絕,甚而結連宵小街霸之徒,大腦縣衙,致衙役死一人,胡縣責主簿管教不嚴,調舒州廂軍緝拿賊吏七十九口,押往京城待審,后刑部公文以事涉吏民,有謀亂之嫌,令斬吏首主簿李天旭及以下主吏十二人,余者皆杖責五十,打入賤籍,與富貴者為奴。”
又查到李天旭的卷宗上說:李家有一妻二子,及李歿,妻悲而去,長子李從善怒而引賊眾上山落草為寇,祭旗曰:斬胡革宋。次子從良居胡處,后胡感其李氏為吏尚廉,憐其家風,而留從良任主簿。
又有一個半年之前的案宗,上面寫道:……李從善引賊眾幾百自漏風門入縣城,殺胡縣令,縣尉齊彪引差役弓手百余來救,于路被劫殺,身首異處……此案宗上承樞密院諸公,盼起雄兵剿滅亂民……太湖縣令王棟祚奏上。
這些都是跟香茗山賊有關的備案案宗,幸好陳拓高中文言學的還行,這些字里行間的意思還是懂的,原來這主簿李從良是那山賊賊首李從善是親兄弟,而他們的父親又是死于官吏互相爭斗,怪不得剛才李從良有那般反應了。
不過從另外一封樞密院的公文上看,朝廷對這種事情倒是很看重,上面說有一支正在前往江南西路(大概在今貴州湖南一帶部分地區)就糧(宋代禁軍大部屯駐京師周圍,而輪流去往糧食充裕的地方購買軍糧,順便短暫屯駐地方,這種形式叫做“就糧”)的一只禁軍已經奉命開赴太湖縣前來剿匪。陳拓順便看了下,帶兵將領是禁軍行軍指揮使(相當于旅長吧)楊攀——楊家將楊文廣之孫(純屬虛構,大家不要信以為真^_^),帶領五路指揮(指揮:宋代軍隊基本編制,相當于營)共2000余精兵浩浩蕩蕩的開了過來。陳拓暗自為李從善捏了把汗,禁軍是北宋戰斗力最強的軍隊,又有名將之后將兵,兵力四倍于他,諒他李從善再厲害,這次恐怕也難逃一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