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一些好笑的好事
- 斷點的青春
- 我媳婦兒叫二毛
- 1172字
- 2020-10-23 23:10:06
求知的動力在于興趣,我第一次接觸與黃書時就發現自己對他們很感興趣,于是不段的求知和探索至今樂此不疲!
記得第一次看的就是日本的還沒有馬賽克,而且畫面質量優良十分的清晰,比以后看的國產片可強多了,由此可見小日本的電影就是拍攝的比咱中國強。那時我就希望有朝一們這代人拍的能打到日本去,不光是為國爭光獲得榮譽,還能為中資出口添油加力增加外匯收入,提高日本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的水平。因為的價格不是很便宜,所以有一點就是一定要做成正版的,這樣不光價格高而且還有版權保護。曾經我就一直置身于尋找正版,到是付出與回報并不成正比,也就是在一音像店里找到過一次還是帶馬賽克的,由此可見中國電影拍攝者的工作真是任重而道遠啊!
再說說黃書,他是我們高中男生最主要的學習生理健康的最重要工具,在里面我們懂得了人體器官各種高雅或惡俗的學名和叫法兒。也許是因為重要才難得,因為每個人都不是那么好意思正大光明的去買黃書,好像不論是在高三還是在高四這項艱巨而難受的任務都落在我的肩上。每次去買書的時候他們都遠遠的站在離報亭很遠的地方,警惕著人來人往的認識的歲數大的老師和年紀小的女生。而由我單身一人去面對那個四五大十的報亭的老娘兒們并和他討價還價。
那時候的黃書作者都是一個臺灣的叫阿扁的人,好像后來還出了一個見小犬純一朗的。書的紙張質量忒次太軟,完全可以用來當草紙就是臟點。好像在高四時一個叫李慫的同學就因為這個得了痔瘡花了不少錢還耽誤了高考最后不得不在高五又趴了一年。那時候黃書的價格不會因為作者和內容的好壞來定的,因為誰都明白這玩意兒誰寫都一樣,唯一定價因素就是書本的厚薄。那時候書只分兩種,厚的定價九塊薄的五塊,我問那女老板能打價嗎?她說看你長的不丑就厚的八塊薄的四塊!我拿起一本厚的一本薄的說你要是這兩本給我算十塊的話我以后常來,女老板說便宜你了以后常來。我就掏出身上僅有的七塊錢扔給他就走了!以后我就成了那里的常客。到了我高三再一次畢業的時候那里被依法取諦了。但慶幸的是那女老板并沒有供出我這個老客戶。哎,真是一言難盡不容易啊!
隨著時間和空間的推移,我發現了一個問題,那些熱衷于此的電影拍攝者和文學創作者們還是將這個不同于其他素材的素材過于藝術化的呈現給了世人。感覺就像現在人們看完了那些大制作,大導演,大明星花了大鼻子錢的大片以后,才知道媽媽的姥子又被騙了,因為里面不僅沒有在前期廣告宣傳中所說的跌起,而且還有類似于花了老多錢去游玩卻沒有得到歡樂的痛苦!
世人常說,黃賭毒害死人,其實也不盡然。在高四時有一同學壓力很大,整天埋頭苦讀,成績卻一落千丈,有一同學古道熱腸,見此情況,不怕背上誤人子弟的罵名,將一黃起塞于手中讓其研讀,正所謂以毒攻毒,不出時的成績又回到原來水平并見誰就漲,到到畢業時他成了我班上考的最好的一個男生。
正所謂人間萬物各有其生存之道,黃書也不亦然!!